
李昶阳,网名乐忆江南。籍贯浙江桐乡,从浙江桐乡邵逸夫中学退休,现居上海。上海市老年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漕韵诗苑》编委;百友作家沙龙和上海高行诗社编委。
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 为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奖》。
退休后在“桐教退协”《余晖》报继续担任通讯员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积极通讯员”。现在是上海《漕韵诗协》成员兼微刊编辑、《中国百家文化网》专栏作者、百友作家沙龙、紫藤沙龙《李氏诗词学会》成员。共有一千多首作品刊发在《浦江文学》、《华夏诗词新天地诗社》、《太白风》等各类微刊和纸刊上。北京燕京《华语诗坛》十人刊,排首位30页70篇诗文、合刊《新中国文学记忆》十多本纸刊登多篇诗文。荣获上海市征文二等奖、全国一等奖多次。从全国各地旅游摄影的照片中选择有诗意的照片,配上相应的诗词,编辑成图文并茂的美篇上百集。

喜迎共产党廿大
李昶阳
绿水青山翠灿天,锤镰光耀逞龙肩。
春风浩荡鸿图展,华夏纵横古训全。
国泰繁荣千曲唱,民安昌盛万歌传。
疫情时乱黑云躲,众志成城得梦圆。
念奴娇·黄河壶口瀑布
(词林正韵·宋·苏轼体)
李昶阳
黄河滚滚,望峡壶腾沸,骇浪惊岸。
飞溅处空天溅破,激起云烟翻展。
雾锁长空,山鸣谷动,浊浪排空漩。
悠悠千古,怒涛抛洒喷澜。
往事窑洞通明,枣园热烈,星火燃烧遍。
九曲黄河风怒吼,百万雄狮鏖战。
战马嘶鸣,激流勇进,镰锤星辉灿。
乾坤圆月,九州山赤旗展。
临江仙. 西递人家
李昶阳
春雨蒙蒙霞西递, 清泉户户流花。
青山柳下贾商家。
古邮石巷,粉壁黛檐斜。
峥嵘刺史坊巍峨,精庐园富儒家。
亭台楼阁妙雕花。
漏窗细刻,徽皖苑花葩。
【满江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万舸雄师,登南岸,奋戈勇决。
惊仇敌,炮声震寇,浪汹坚越。
突击英豪雄似虎,冲锋杀寇追歼灭。
猛勇士,奋战赤旗悬,军心悦。
江南解,顽虏灭,千年恨,翻新页。
故土浪淘沙,勇向前伐。
扫荡金瓯残喘马,跃蹄横槊鏖军捷。
势如雷、逐鹿定乾坤,英雄列。
云雾华山
李昶阳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寇准描写华山的诗句,是“云华山,雾华山。” 的真实写照。
天公作美,西安地区前两天倾盆大雨,而登华山正好时晴时阴的多云天。
我在游华山的览车上观看西峰时,白云缭绕,飘忽不定,隐隐约约陡峭高峻的险峰,山峰似剑削爷劈,无立足之地,怎么能攀登啊?果不其然,索道在山腰绝璧上,人工开凿的洞内下览车,开始华山之旅。
“自古华山一条道。” 上西峰唯一条两边悬崖山道,自当勇敢而心里发怵地攀登西峰,道观翠云宫,斧劈石,舍身崖。登上西峰之巅,海拔2082米极目远望,群峰起伏,那云铺深壑,雾掩危崖,汪洋大海波涛滚滚无际;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那远处林立群峰,阻隔云海,像一座座岛屿、也似骆峰、又像是无数春笋直插云霄;随云海翻腾不断变幻,又似一艘艘扬帆海轮,起锚远航。忽见山风呼啸,转瞬间汹涌海浪,山崖边白浪排空、卷起千堆雪。涛涛云雾时而似奔腾千里的急流,有时如倾泻山谷的瀑布,时而像翻滚苍龙,有时也像草原狂奔的羊马群,这气势磅礴云海,雄伟壮丽无比。
原路下西峰,透迤至南峰下。仰望华山海拔2160米的最高南峰,也叫落雁峰。山腰云遮雾障,大半山腰被云雾吞蚀,山尖的道宫时隐时显在云天之上,那不就是天宫吗?是仙境。那怕道路再艰险,也有攀登上去一看究竟的愿望。
当走向北峰的山道,下苍龙岭、过金锁关,看见一棵特别粗大挺拔大松树,几抱粗、数丈高,松树上端云雾缠绕,这时有操山东口音的大汉,手指着松树说:“做人就要象这棵树。”是的,做人应该正直、不惧风霜雨雪。
在松树山道上,见一位中老年道士肩上搁着扁担, 挑着两捆较轻祭祀用的香,双手握着竹笛,吹凑着美妙悠扬乐曲,时而似高山流水,时而如涓涓细流,笛声在悬崖边回旋,在云雾中荡漾,我从未听到过这么美妙的天籁之音,如痴如醉,伫立那儿不动了,直到那道士缓缓走远,消失在云雾之中,笛子的悠悠之音,越来越远,越来越轻,我才慢慢回过神来。
这时雾越来越浓重,四周白茫茫,仅几步看得见,双手攀拉两边湿漉漉的铁琏,步履艰难地往下爬,从最高的南峰至北峰海拔1600多米,有好几百米的落差,象滚下山崖似的爬啊爬,云雾在身边似行云流水,飘逝而过,忽隐忽现,时浓时淡,置身于梦幻世界。
终于到了北峰顶,还是白雾隐绕,苍茫弥漫。一会儿,太阳终于冲破云层,温柔地射透浅云间的光束,使残云色彩斑澜,缤纷迷人,瞬息万变,云雾退潮似地消散。此时,阳光普照大地,万里无云,视觉顿时无限开阔,远处被淹没的山峦呈现越来越多,山上郁郁葱葱,阳光下松柏青翠欲滴;那林立的群峰像刚出浴的美人,悬崖深不可测,放眼远眺,河流似彩练飘飞,又像巨龙在狂舞;一幅美不胜收、神奇而硕大的山水画,让人赞叹不绝。我作为华夏子民,有如此壮美的江山感到无比自豪。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UxMjgzNw==&mid=2247542626&idx=1&sn=71670a6a19a26195f6354f1d45123662
投稿四大典籍,详情请点击上面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UxMjgzNw==&mid=2247540116&idx=1&sn=8dae107b18fb0eae2154b8bdd778eea1&
参赛,详情请点击上面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