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墨客们歌咏柿子的诗赋也不少:“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唐 刘禹锡《咏红柿子》)“严霜八九月,百草不复荣。唯君粲丹实,独挂秋空明”。(宋 张九成《山中见柿树有感》)“一支红玉向亭台,未惧霜寒入眼来”。(作者不详)这些名词佳句也都是描写柿子的美丽景致和迎风傲霜的铮铮风骨。 柿子是最普通也是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栽培史。柿树一般用软枣树嫁接,二、三年内即可开花结果。春天,柿树上先长出嫩绿的叶子,初夏时节,当桃、杏、李等果树都已结出绿茸茸的小青果的时候,柿子树才姗姗来迟地开花。柿树开的花平实而素静,它,无海棠之妩媚,无玉兰之高洁,更无桂花之芳香,但它却可以结出好吃的果实。实际上,柿树的花也是可以吃的,它有一种淡淡的甜涩味。小时候,每当柿花开放的时候,我们小孩子们就会去柿树下捡拾,并用线串起来,带回家慢慢吃。柿子的成熟期较长,从每年的五月初到十一月上旬柿子熟透,大约需要六个多月时间。


柿子树是最易栽种的果树,它没有一点儿犹柔娇作之气,一般不用施肥,不用灌水疏花;它抗病能力极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故,亦不用打药防虫。生长在沟边堎边的柿树,经历长年雨水冲刷,大部分根须裸露在外,但它仍能顽强的生长、开花、结果,可以说,柿子树确实是大自然的健儿。


柿树浑身是宝,它木质坚韧、耐磨,是农家打制农具的好木料。柿子是老少皆宜的冬令佳果,比称作为木本粮食。它含糖量高,营养丰富,五、六十年代以前,农村妇女生了小孩,如果奶水不够,就用火柿作为补充。柿子除作为水果食用外,还可以制作柿饼,柿糕、柿片等多种食品,亦可酿酒做醋。柿子食药同源,可补虚、解酒、止咳、除热,止血和胃;常吃柿子可防治高血压、血管硬化、痔疮出血,便秘等疾病。柿蒂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中药,有降逆行气之功效。柿树属于彩叶乔木,树叶是随着季节变化的。盛夏时节,深绿色的颜色,闪闪发光,生机勃勃。秋天,叶子由橘黄色变为红色,点缀着收获后的村落和苍茫的原野。


关中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柿子树的生长,是优质柿子最古老的家园。东府临潼一带的火柿,西府南北二山沿山带的柿子,品质都特别好,很有名气。古邠州的柿子和梨一样知名,制作的柿饼特别好吃。岐山落星一带的柿子,更是名气在外。落星生产的柿子,糖分高,水份充沛,味道香甜醇美。我在岐山县委工作时,秋冬季到落星下乡,那里的朋友首先拿出柿子招待我,落星的柿子确实好吃。难怪民间曰:“进了落星湾,先问柿子后问烟”。可见柿子和当地群众生活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多么不可缺失啊!
在人类历史艰辛而漫长岁月里,在种类繁杂的果木树中,柿子树是人类最可靠最亲密的伙伴和朋友。柑橘产于气候比较温暖的南方。旧时,就是在当地,大多数穷人家也都没有自己的橘树和橘园。那时,柑橘的身份是水果中的贵族,大多是用来祭奠神佛的,是供少数贵族和有钱人享用的,一般穷人和北方人就根本见不到。而我们现在经常吃的号称水果之王的苹果,它是西方传教士带人中国的,在我国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大量栽植,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发展起来的。至于桃、李、杏,也只有在夏秋时节尝尝鲜,细细想来,只有柿子是平民百姓自己的水果。

我对柿子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我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故此,很少吃肉,亦很少抽烟喝酒。然而,这个不大值钱的柿子,却是吾之偏爱。家人和熟悉我的亲友,都知道我爱吃的三种食品:玉米珍、红芋和柿子。小时候我家很穷,没有一棵柿子树。但是舅父家却有个柿园,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柿树,棵棵粗壮得像一个个身经百战、威武不屈的武士。而那个柿园也是我小时候经常游玩的地方,今天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冬天,常从舅父家提回一篮一篮的柿子。过去粮食十分缺乏,农家常用大豆、玉米等杂粮炒炒面代食。但只要有了柿子,难以下咽,不太好吃的炒面就成了美食。炒面用柿子一拌,再放几十分钟渥一渥,这时炒面就香润可口,吃后回味无穷。


我爱吃柿子,然而我更敬佩和喜爱柿树那朴实无华,枝繁叶茂、躯干粗壮,在风霜暑寒中不屈不挠的风骨。柿树耐瘠薄、耐旱、抗涝;它默默无闻,从不计较得失,从不计较人类对它的苛刻和冷漠。许多生长在荒凉的沟坡山峁的柿子树,主人平时很少光顾,当深秋的寒风吹落了树叶的时候,主人家这才想起了它,柿子红了,去采摘吧;它不分大年小年,柿子年年挂满枝头。每年柿子成熟,人们连同它的枝桠一同折下,而它来年却更旺盛,果实更繁。这就是它的风格,它的品德!柿树可真是果木树王国里的真君子啊!它春天不与百花争艳,秋天不和万果争先。深秋,惧怕风寒袭击的各种果实都已纷纷逃离了野外,躲到了温和的室内。柿子却仍在山坡荒野之中迎风傲霜。严霜来临,它才更红、更鲜、更艳、更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旧时代,柿子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解了多少家的难啊!我说柿树就像我们祖祖辈辈耕耘大地的农人,勇敢而坚强,平凡而伟大。他(它)们把生命一代一代传下去,把历史推向前进!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柿子树啊,你为人类作了多少贡献?为大地增添了多少春色?难道我们今天不应该颂扬她,为她唱一唱赞歌吗?附战友杨玉祥诗一首
读于辉《柿子红了》有感
箭括岭下柿飘红,俏立枝头唱大风。
春末花开逐艳趣,深秋叶落显激情。
冷霜暖雨身如铁,碧血丹心品似琼。
大雪纷飞冰冻日,铮铮傲骨向天宫。
注:杨玉祥,生前曾任宝鸡市审计局纪检组长,和作者为同年入伍战友,已去世。
2020年11月24日初稿
2022年10月24日修改


作者简介:
于同兴,笔名于辉,岐山县京当镇人,退休公务员。爱好文学,中国散文网会员 ,著有纪实散文集《风雨流年》 《流淌的岁月》 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