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之耳,挂着一串大风磨亮的驼铃(节选)
作者:王芳闻
诵读 :马玲

1
罗布泊,是上帝
遗落的一只耳朵
耳廓上挂着大风磨亮的一串串驼铃
只为倾听死亡之海的潮夕
只为捕捉塔里木盆地的心跳

2
八月,烈日炎炎
火星岩,在茫茫沙漠中挣扎
伸出一颗颗头颅
诉说大水与沙尘暴的博杀
那一片倔犟站立的死胡杨
据说己经四千年了
仍然伸出干裂的手臂
紧紧抓住一片匆匆的云彩
为罗布泊拧下最后一滴雨水

3
那片汇聚了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的汤汤的大水呢?
那片曾经喂养过楼兰古国的大水
曾洗濯过罗马东征军的战袍
如今己被沙尘暴磨砺成了一个干蹩的影子:欧罗巴人
小河墓地,是最后的归宿
让沙子洗净肉身
让骨殖钻进胡扬
让魂魄回归罗马

4
天空湛蓝
刚被一场罕见的雨水洗过
赶在我之前的雨
肯定是一船从地中海过来的云
在小河墓地盘桓
突然一道闪电,打开了沙漠之心
走出了那位褐色卷发白皮肤的楼兰姑娘
站在一圈圈的太阳城中心微笑
水汪汪的蓝眼睛,端出两碗秋波
送给了来自长安的旅人

5
在茫茫的沙海中
头顶飞过一片云彩
你都会热泪盈眶的当作你的亲人和向导
它说楼南之西南,48.3公里处,是海头古城
还有张骞留下的旌节
那位给斯坦因当过向导的托克塔阿訇
牵着骆驼仍在风中站立着,再次做了我们的向导
象一片羽毛,我们轻盈地推开时光之门
迈进了1600年前的城堡
那些芦苇、红柳、黄泥巴垒筑的山墙
被风沙雨雪撕咬的伤痕累累,残肢断躯
我看见了成吉思汗,单于王,或汉朝的长史官
从他们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飞出了一只云雀
复活了一片开满蒲菖的泽国

6
一辆辆蓝色的大卡车
从罗泊布钾盐池的岸边穿过
带起了一路蓝色的旋风
我和我的越野车
象一只黑甲虫,停在盐池边,行注目礼
落日,将银晃晃的盐池,燃成了烈焰
远处的昆仑雪山呵,我和你同在一个天空之镜里
我们互相凝望的眼神
就象是汉长安城凝望西域的眼神
夜晚,罗布镇用烤羊肉,手抓饭,拌条子和囊喂饱了我的肚皮
又用三弦琴调和烈性酒让我酩酊大醉
跌跌撞撞的扑进了汉朝

7
九月的黄昏
夕阳枕在连绵的沙丘上
也挂在罗布村人的太阳图腾上
一群饱经沧桑的老胡杨树惦着脚尖仰望膜拜
老树下,是罗布人的家
红柳枝的蓠芭墙,胡杨木的棚顶,木桌,木櫈,木碗,木盆,木勺…
百岁的老爷爷正在做木鞋
几匹骆驼在树下啃着芨芨草
其中一个抬起头对着我咻咻,喷着响鼻儿打招呼
老爷爷站在门口招招手让我进去
六条罗布鱼也站在铁架子上瞪大眼睛
好象认识长安的熟客
没有谁知道张骞从此走过
留下脚印化入胡杨树干
站在沙丘上,踉踉跄跄的遥望故乡
(2022年10月24日追记)
王芳闻,丝路行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丝绸之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世界诗人》杂志主编。
曾获2017《诗选刊》杂志中国当代十佳诗人奖、2018西班牙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节丝路国际桂冠诗人奖章、中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2011年俄契诃夫文学勋章、2019年俄普希金诗歌奖章,中英双语诗集《丝路雁影》获第五届中国诗歌春晚全球华语诗歌征文十佳诗集奖,2020第二届博鳌国际诗歌节年度诗人奖。
著有长篇小说《安吴商妇》,长篇报告文学《脱贫启示录》《脊梁》,诗歌集《丝路雁影》《丝路虹影》等文学著作11部,部分诗歌被译成英语、俄语、印度语、西班牙语、韩语、蒙语、马来西亚语等多种语言。

马玲,医院工作者,商洛市镇安县阅读会会员。喜欢用朗诵,音乐触摸未知的世界,有趣的灵魂,有温度的文字,用声音感知作者笔下的山川河流的雄奇瑰丽,鸟语虫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