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式感
作者:单立文
三毛说:“人这一生,匆匆而过,若说真有所图,也不过是一份温暖和惦记。”
生命在于仪式感。仪式感就是特别的时刻,给经历刻下标记,划分阶段,标注这一阶段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
生活中富豪有富豪的忧虑,贫民有贫民的快乐。过年裁上二尺红头绳,就能让白毛女父女欢天喜地,年味浓浓。中秋节儿女一个越洋视频电话,让因疫情宅家独守老家空房的父母顿时宽心舒颜,感到岁月静好。
工作余暇,我宽衣沐浴,静坐阳台小憩。在和煦的阳光下,捧一杯暖暖的香茗,听着曾经喜欢的歌曲,读一本许久都没能读完的书,感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真是天大的享受。
阳光暖身,书本暖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轻柔的阳光照耀着我心,抚摸着我的肩膀,不再彷徨生活的一地鸡毛,相信这个世界任何事情总会有转机,相信命运的宽厚和美好。
钱钟书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心若安好,便是晴天。
仪式感为生活增添了情趣和味道,有了希望、梦想和期盼,也就有了诗与远方。
儿子刚从乡下进城读小学,好动顽皮,学习粗枝大叶,做事丢三落四。考试前惶惶无主,左突右击。考试后班级垫底,懊悔不已。如是一而再再而三,对考试就产生了些微恐惧。
“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在督促平日按时学习完成作业后,每次考试日吃早饭都要举行个小小仪式。煮一碗面条,面条里一定放两个鸡蛋,碗边摆放一双筷子。告诉儿子,一根筷子俩鸡蛋是一百分,一双筷子正好双百分,对语文数学两门课的考试充满了期待和祈福。儿子感到很新奇,对仪式感充满了兴趣,而且大受鼓舞,暗暗较劲,结果考试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全家心满意足,皆大欢喜。
从此儿子伴着仪式感成长,终于考上了大学。虽然仅是一所普通不过、令学霸不齿的三流大学,但是全家人依然感到幸福和快乐,因为这是儿子高考拼搏得来的,浸透了儿子的汗水,“尽吾志与力可以无悔矣”,一点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好遗憾的。全家人仍然为儿子举办了升学宴,也让儿子得到了成就感。
生活中总有一些仪式感,事后回想起来,很入心,很温暖,令人没齿难忘。
仪式感就是在别人眼中的苦难,在自己的心里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无关荣华富贵、名誉地位。有关的,只是一种心灵感应和默契。这种幸福,就像花儿开放,悄无声息,但却将馨香,在彼此心田里缠绵、涟漪,化作了生命中的一种永恒和地久天长。
生活充满了无尽的酸甜苦辣,仪式感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力量,一种涵养。“要相信内心有多强大,自己的世界就有多美好”。
凡是能激励人,鼓舞人的仪式感都应得到肯定和理解,别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儿子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研究生,事业爱情双丰收,妥妥的人生赢家。
仪式感,唤醒了对人生和生活的尊重。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让生活更美满。生活无色无形,无处不在。仪式感,丰富了记忆,让回忆更值得,更美好。每当想起以后有那特殊的一瞬,就会对未来的美好更加充满期待和深深的祝福!
作者简介: 单立文 (字 文方 )男,1966年3月生,1987年山东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专业毕业。中国农业银行作协会员,有文学作品在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和获奖。

《文化强国》编辑部
总顾问
姚卫东 董山峰 阎雪君 耿建华
顾问
王伟 李浩 许莎朗(香港)
肖霖生 孙春亭 赵林云
张希木 柏承恩 逄金一
邱 锋 王培元 隋鉴武
赵洪祥 戴永夏 徐发蕴
陈志铭 李式法 傅先河
总策划/总编辑/出版人:戴思翰
编委会主任:成吉思翰
编委会副主任:
子令 偶然 静轩 桂平 慧子 韩瑛
主编: 偶然
执行主编:子令
副主编:静轩 子墨
编 审:慧子 天承
责任编辑: 安然 苏琪
文图编辑: 舒心 丁恺
投稿邮箱:
wenhuaqiangguo957@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