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岷学院一一你是我心中
不落的太阳
一一致阔别20年的母校
散文诗/何荣
自幼爱好文学,从小立志寂寞做一位诗人,清贫当一位作家的我,由于生活的挫折及命运的坎坷不幸,欲想在医疗道路上重操旧业东山再起的我,兴致勃勃的迈入了令我今生时刻想念的人生驿站,迈入了令我终生难忘的地方,迈入了令我魂牵梦绕四川合江少岷学院。
初来少岷学院的我,准备静心刻苦专研学好各门功课,可我被那激动人心场面激动不已、措手不及。每时每刻我思想感情的潮水都在放纵奔流着,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很想将朝气蓬勃的身影描述,很想将血气方刚的状态描写,很想将意气风发的神态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可才疏学浅的我难以找到丰富华丽的词语来修饰表达……
每当上晚自习,教室里同学们一片哗然,各抒己见,我多次被喧闹的吵声弄得头晕脑胀,难以静心看书学习,偶尔只有管纪律的老师过教室外的走廊,同学们才突然住声,教室里顿时才会有鸦雀无声的现象。后来我逐渐感觉到晚自习课成了多人聊天室,成了我不想参与凑热闹的场所。性格孤僻的我便暗自庆幸当了逃兵,独自呆在寝室里,享受孤独,感受一番难有的宁静。对写作产生了灵感,进行不懈的课余创作。每到星期天,全校放3小时让封闭一周的学生走出校门外,到街上闲逛放松一周以来的紧张学习气氛。我便伴随摩肩接踵的校友如潮水般的人流涌出校门。我将一周以来写好的稿子带去邮局,装进信封寄往祖国各地的一些报刊杂志编辑部,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我内心感觉充实。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收到来自编辑部的回信,每当我拆开信封,取出信笺与书报,看到编辑同志们对我勉励之语,让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便暗自发誓,尽管创作之道无比的艰辛,今生要在坎坷曲折的文学创作道路上跋涉不息。同时也引来在母校就读的不少文学爱好者常聚一起谈天论地,谈普希金,泰戈尔,海明威,契可夫,莫泊桑,巴尔扎克,歌德,高尔基,唐宋八大家,辛弃疾,李清照,徐志摩,巴金,鲁迅,汪国真……等这些古今中外在世界文坛上不胜枚举数不胜数灿如群星的文学巨匠及文学艺术大师们,还谈那些各大流派的作家,诗人,臭味相投的我们都有着殊途同归的爱好,都各抒几见无所不谈争论不休,便结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如今天各一方的我们还在不断书信往来,联系不断相互学习勉励慰问!
记得那时,有时班主任来察晚自习的纪律,可多次都不见教室里有我的身影,待第二天抽空问我:“何荣,你昨晚又不上晚自习,到哪里去了?”我不便直说,只好幽默而又风趣的回答:“在寝室里晚安!”座在我身边的同学们听了当时忍不住笑出声来,很多次挺生气的班主任问我时,涌上心头的怒气也听了我这样的回答便消了许多,就不再刨根问底的追究了,当时无地自容的我心里才稍有平静。
那些诸如此类的事例时至如今相隔20年了,但我依然记忆犹新丶历历在目。记得母校正式升办成学院,举行挂牌接交隆重典礼仪式的那天早晨,阳光明媚,鲜花盛开。校园上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蔚蓝色的天幕映绿了校园,学校操场上,整齐地站满了眉飞色舞斗志昂扬的全体师生。一首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在万众瞩目中随风飘扬,王校长站在旗帜下热情洋溢地着了继往开来的重要讲话,全体师生都静静的聆听着,聚精会神的我全身的每一根神经,每一棵血管都充斥着对生活无限的追求与憧憬,对未来的明天充满了希望和向往一一
我仿佛感觉母校是我心目中那轮永远不落、光芒四射的太阳,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每个求知者人生的万里鹏程,指引着我们青年一代争分夺秒地勇往直前的去努力奋斗!
倏然间,一股强劲的动力油然而生,仿佛来自故乡的山路,来自王中平校长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的皱纹路。于是我与在场的同学们暗自发誓,无论惊涛骇浪,任凭雷霆风雨,决定要鼓风扬帆、乘风破浪的前进,走出与母校血脉相连共同心跳、通向远方那无穷无尽的路!
作者简介何荣:男,汉族,笔名,东旭。出生于“中囯散文诗之乡”70后,自幼爱好文学。生活常以书为伴,以文字为友爱用真诚的文字填充人生的缝隙,写诗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籍,弥补过去的失落。系开阳作家协会会员,贵州诗歌学会会丶贵州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北方诗人协会会负,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系《三峡诗刊》《三峡文学》《沿海文艺》特约创作员。《神州文艺》签约作家(诗人)。《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诗人),《世纪诗典》研究中心研究员。诗作散见于《茉莉文学》《中国散文诗之乡报》《长江文艺》《黄河诗报》《雪国诗报》《都市作家》《华夏文学》《神州散文诗》等近40家国内刊物,在多次参与全国性的征文大赛中作品皆获奖,有待作入编《开阳散文诗精选》《新诗人诗选》《中华诗歌精选》《中华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精品集》《诗歌中国》《文脉中国》等文学丛书:2003年“五,四”前夕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邀请去北京中央党校参与召开过中国21世纪文学创作研讨会,2010年再次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邀请,与中国文艺界代表团赴新加坡,泰国丶马来西亚采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