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童年爱》
第30章 婚事连连
在农家同样是婚事,往往是闺女出嫁的家人心里不痛快,儿子娶媳妇的家人乐了开花,可能这跟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密切相关吧。
花姑成家以后,我又去过她家几回,周末或者假期里住上几天。后来,她家添了一个胖小子庆弟,我去住亲戚,就帮着看看孩子,这样一直到了我回老家上学。
第二年在后屯老家,就又迎来一件喜庆的事儿,因为四叔也要结婚了。前面说过,老家也一直比较贫穷。当时大大爷早已成家,独立出去过日子,平时赶集上店,摆摊卖一些烟糖之类的小东西,属于发不了大财的小买卖。他屋里的唯一儿子——河哥哥也结婚成家了;爷爷奶奶岁数大了,四叔年纪又小,只剩下二大爷一个人,一手支撑这个家。
二大爷常常这样想:自己已经快四十岁的人了,早已经错过了成家的好机会,怎么也不能让两个弟弟跟自己一样打光棍儿。于是,二大爷操心为三弟(我爹)成了家以后,这些年又一直为四弟的婚事跑腿。
四叔长得干瘦干瘦的,挺精神,可是个头不算很高。按村里说,小子家长得矮就是个“大褒贬”,所以说了两家的闺女没有成。四叔自己都有些灰心了,二大爷却说一准能碰到合适的,只是时机不到;时机一到,好事就成。我好奇的问:“那么说,这时候俺叔的新媳妇在哪里呢?”
二大爷笑着说:“我也知不道在哪里!可是哩,天作的因缘棒打不散,总有一天会把你新婶子娶回家的。”
果不其然,家东南有一位和奶奶关系挺好的陈奶奶,她提了一门亲戚,是后院田家的一个外甥闺女,个头也是不高,但长得很好,又是高中文化呢。她的爸爸在外地煤矿上工作,挣工资的,家庭条件很好。按二大爷的话说,门不当户不对,我家有些“高攀”了。
在陈奶奶的撮合下,四叔和女方终于见了面。那一天的关键时刻,四叔继承了“张家的嘴”,见面客气话、热情话、眼色活儿,还是一点就通的,结果女方十分满意,亲事竟然基本确定下来了。这是令爷爷奶奶万万没有料想到的。
可是,女家又通过媒人提出来说,各方面都很好,只是对住的宅院房屋不满意,嫌宅子太小房子太旧,以后结婚总不能住这么小的“窝巢”吧。爷爷一听人家这个毛病,着急大喊着“算了吧,算了吧”;奶奶一听这个,坐在炕上唉声叹气,私下里抹眼泪,愁的好几晚上没有睡好觉。没办法,只得和二大爷反复商量怎么没办。二大爷说:“这个说好办也好办,就是恐怕办不成!”
奶奶问有什么好办法,二大爷就提到:后院大大爷家的宅子大一些,翻盖三间房放没有问题。如果大大爷同意,把宅子跟他家的换一换,事儿就好办了。奶奶考虑了半天觉得行,便把大大爷叫到屋里,商量换宅子的事情。大大爷听了奶奶的话,为难的说:“这事儿我自己做不了主,还得回去跟小河两口子商量一下!”
几天后,大大爷和河哥终于做出了让步,为了弟弟、为了小叔的亲事能成,忍痛割爱,把自己的三间房的大宅院让出来,大大爷住进了一处只有两间小屋的小宅子。奶奶终于放下心来,有了笑脸,因为四叔的亲事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二大爷开始张罗,借钱备料,没过多久,一座三间宽敞明亮的土坯瓦房建起来了。那又是一个冬天,爹把我驮到老家,说是四叔要娶媳妇啦,让我再次去“押车子”。这一回,弟弟竟然闹着也想去,不过没有人支持他,嫌他怕冷,说他爱哭。而我怕被抢了,答应的比较痛快,有吃好的又挣钱,天也没有上一次那么冷,确实是件美差!
两年之内,老家娶了两房新媳妇——我的一个嫂子,一个婶子。与我平辈的嫂子大几岁,而高一辈的婶子却小两岁。我不经常回老家,称呼她们就觉得别扭。有一回,我见了四婶子的面,一着急喊了一声“嫂子”。四婶子看了看我,笑了,我自己却臊了个大大的红脸。
到了第二年,四叔家便添了一个小闺女,她就是云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