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阳 ‖ 诵读/麦子
2020年9月的一天,我收到长汀县濯田镇羊赤村村委会信函,邀请老红军的子女回故乡。9月28日,我乘坐最早的航班从哈尔滨飞往厦门,堂弟李心德从龙岩专程来厦门接我,他在厦门的小儿子全家在酒店宴请我们,午餐后我和李心德乘当日高铁去龙岩市。
龙岩市的好友林兰娣女士接站并安排了接风晚宴,她在敬酒时对我说:欢迎李哥第一次来到龙岩,你从黑龙江到福建可不容易呀,希望你回故乡多走走多看看,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说。
我对林兰娣说,这次回老家长汀路过龙岩,我想见一个人,她是龙岩电视台的主播丁洁老师,你认识龙岩电视台的人吗? 林兰娣告诉我,她认识电视台的沈庆城台长。我高兴地说,那太好了,请你尽快联系一下,明天上午去电视台拜访沈台长和见丁洁老师,下午去参观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
林兰娣接着问我,李哥,你来龙岩为何要急着见丁洁老师呢?我回答她:我想要尽快完成母亲的一个心愿。
2017年夏,我退休在家,全天照顾96岁高龄的母亲,常言道家有老母不远行。当过中学校长的母亲看我赋闲在家,要求我学习写诗歌、散文,写怀念父亲的文章,还必须要作成音频稿播放给她听。天下母愿难违呀,我怀着孝心拿起笔,写老母亲命题的文章。
我写的第一篇散文《难忘的故乡》完稿后,我犯愁了,请谁诵读制作成音频稿呢?有一天,我偶尔在微信里看到龙岩电视台学军视频工作室推送的《你们从未远去》,这位诵读者的声音吸引了我,她朗读声音清晰、节奏分明、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我立刻联系龙岩市的栾振芳,委托她以这条线索寻找到这位诵读人。
第二天,栾振芳联系到龙岩市新闻中心记者邱学军,她得知是一位老红军亲人的请求,很快找人就录制好了,将配好背景音乐的音频稿发给我。我认真听了几遍后,立即回复栾振芳,不知道是哪位大师诵读的这么好,她的音质听着动人心弦,让人产生共鸣,完全表达了我的情感,我很想知道这位诵读者的大名。
从栾振芳那里,我才知道诵读者是龙岩电视台新闻主播丁洁老师。不久,我的散文《难忘的故乡》在龙岩市全媒体中心岩声夜读栏目播出。我与丁洁老师首次合作的作品,敬献给红军的故乡长汀县,敬献给红军父辈及他们的亲人,满足了老母亲的心愿。
母亲聆听丁洁老师诵读《难忘的故乡》时,表情凝重,若有所思,眼含泪水怀念远去的亲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母亲对我说:你的写作成绩我只给打80分,丁洁老师诵读是第二次创作,我可以给100分,她字正腔圆,节奏清晰,自然流畅,声情并茂,用有声语言对文中人物刻画的很好,提升了你的文章内涵感染力。你要继续努力写出新作,再与丁洁老师合作。我很爱听她专业的诵读美声,不愧是电视台的女主播。有机会你回老家时,你要代我当面谢谢这位有爱心的丁洁老师,就说有一位离休的老干部,老红军的家属衷心感谢她,我最爱听她为我们诵读的作品。
2020年9月29日上午,林兰娣女士陪同我到了龙岩电视台。在台长办公室见到了沈台长,他和蔼可亲、气质不俗,嗓音洪亮地说道:欢迎“红二代”的家乡人来作客,小林陪同你来电视台有何事需要我去办呀!我回答道:很荣幸认识沈台长,这次登门拜访,是来代表母亲和亲友团感谢贵单位领导和主播丁洁老师。沈台长知道事情原委后,立刻拿起电话,通知丁洁尽快到台长办公室。
不久,丁洁老师从庆祝国庆节的筹备现场赶回来。我第一次见到了丁洁老师,她长发披肩,目光清澈,举止大方,一身青春活力,亲身听到熟悉的声音十分亲切。我感激地对丁洁老师说:很高兴见到丁洁老师,我代表母亲和家人来感谢你和你的领导。
丁洁老师回答道:这是我应该做的,歌颂红军将士,弘扬长征精神是新闻媒体的主旋律,那也是我应该应份的责任,能诵读您写的红色散文,也是我对老革命前辈的尊敬与爱戴。您是我的家乡人,今后如有需要,可以直接找我,我会尽力而为。
在龙岩市我相识了沈台长和丁洁老师,并与两位建立微信联系,同他们的合影照珍藏在我手机相册里。临走前,沈台长还将我写给母亲的一首诗《高高的白杨》留下,他要请香港凤凰卫视首席配音师张妙阳大师,友情为我诵读,以表达家乡人对老革命母亲的一份爱。

此后,我关注着丁洁老师。从互联网上查得,“非科班出身”的丁洁,经过苦练基本功,不断勤奋努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甲等,成为业内的佼佼者,曾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最终成为龙岩电视台“一姐”。2019年获得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2020年从主任播音员晋升为播音指导(正高级职务)。曾多次承担了龙岩市大型晚会的朗诵节目的指导和编导,福建省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还担任龙岩市朗诵协会会长。她培养了新生代的播音员、主持人,还利用节假日培训、指导许多爱好朗诵的新人,推动了本地语言艺术的发展。
2021年5月,我将一篇征文稿,微信发送给丁洁老师。第二天,在手机微信的朋友圈,我才得知丁洁老师母亲不幸病逝的消息。丁洁老师处理完母亲的后事不久,尚处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就诵读我的文稿,让我心生感动。她以诚待人,乐于为人,心有大爱,品格高尚。丁洁老师这次诵读的参赛作品《奶奶送父亲当红军》,我获得了远方诗歌文化传媒远方杯大赛优秀奖,排名在第一位。

2021年6月一天,我代表母亲领取了中共中央颁发给老党员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看着着这枚迟来的纪念章,我情不自禁的留下了泪水,很遗憾母亲生前没能佩戴上这枚纪念章,她在3个月前永远离开了我。
为纪念逝去的亲人,我写了两篇追忆父母的文稿,微信发给丁洁老师,并附言: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丁洁老师你一定很忙,待有时间一并诵读。在第二天晚上,丁洁老师将音频稿就发给了我,并留言:诵读第一篇《献给红军父辈的歌》感觉良好,一气呵成,这篇散文让我感受到闽西儿女参加红军,他们从苦难走向辉煌,红色闽西是血染战旗的土地,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诵读第二篇《母亲最后的一枚纪念章》,我是流着泪读完的,感觉得到您对母亲的深情。我几度要停下来调整情绪,哽咽地无法读下去,您写的文章真挚感人,我被深深的感动。 在建党百年,在红色七月,在母亲一百岁生日那一天,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同时推送我的两篇散文《献给红军父辈的歌》和《母亲最后的一枚纪念章》。作品中丁洁老师的诵读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她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音,把我的思想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2022年,丁洁老师诵读了我的《母亲的青春选择》和《难忘母亲的老屋》两篇纪念文章,分别在母亲的忌日和生日那天在新媒体推送,儿子献给母亲的作品,是对在天堂的亲人最好的纪念。
在3年的时间里,丁洁老师友情诵读我的多篇作品,这些作品我会珍藏永远。当我思念远去的父母时,打开手机里收藏,倾听丁洁老师感人肺腑的诵读,这是红色闽西最美的声音,激励着我用红色基因弘扬红军的精神,用红色血脉传颂父辈的故事。

诵读者简介:麦子,本名连铁增,热爱朗诵,用心诵读,声音浑厚,情感质朴。2014年曾获得网络“天志杯”朗诵大赛三等奖,2015年获得“夏青杯”朗诵大赛牡丹江赛区一等奖,2017年“夏青杯”朗诵大赛获得大庆赛区优秀奖,2018年获得“为你诵读”杯第三届中华诵读大赛最美声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