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善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中央领导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高度评价了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近几天通过学习,深切感到这次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必将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觉,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新,充分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我们深知,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的百年奋斗贯穿着我国百年文化奋进的历史。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特种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勉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力更生,发愤图强,更激励人民在改革大潮中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决心,增强国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中央在我党第二个百年,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继续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万民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国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中央领导告诫我们,“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气象。
在讲话中,告诫我们“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文艺工作者要发扬追求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活动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价值观,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盈。
我们知道,当前中国的文坛形形色色,泥沙俱下,各种不正之风司空见惯,尤其是追求个人写作,自由随意,象湖北诗人余秀花用“下半身”写作,还赢得不少人的观赏和捧场,贾平凹女儿贾浅浅的“屎尿诗”在诗坛上也不少人追捧和模仿。传统的审美观备受质疑,畸形的低级庸俗的审美大行其道。
中央领导特别强调,文艺工作者应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作家、艺术家的襟怀和学识的贯彻,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正所谓“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张无补”。创作需要专心致志,久久为功,那些只想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幻想一夜成名,追逐一夜暴富,最终成为过眼云烟。文艺要通俗,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创作不能跟风、不沾染铜臭气,不当市场的奴隶。任何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
当前,我们正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时代,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好好学习党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精神,肩扛人类灵魂师的使命和责任,深入生活,以鲁迅为榜样,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砭假丑恶,要为时代鼓与呼。
2021年12月

作者简介:梁宏善、山西省平遥人。
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从上世纪80年代发表文学作品,其作品散见于《园曦》《乡土文学》《秋实》《诗印象》《中国政工》《中国纺织报》《山西工人报》《山西广播电视报》《晋中报》等报刊杂志,并有三篇评论文章收入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网络文学精品2010年选》,曾在2012年出版《诗词与诗论》一书。现为《天涯诗刊》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