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DNA,每个文字不仅代表一段文化史,更是一部宇宙生命发展史。
汉字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字形体亦由最初的符号,逐步演化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不同的书体。而承载这些书体表现形式的媒介,因时代与地区的不同,也一直在变化,于是便出现了龟甲兽骨上的锲刻、青铜器上的铸刻、碑碣摩崖上的凿刻、木牍简帛上的书写、瓦当砖甓上的模铸等形式。由于文字载体的不同,影响了书体的演变及风格的呈现,也就造成了我们今天赏读与审美感受的巨大差异。
【楷书】
我们给同学们按照书法教程第一册,讲的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我国古代书法大家,雄浑大度的颜体字是与颜真卿刚直忠义的性格相维系的,擅长行、楷,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同学们首先要从基础练习,通过 “画线、画圈、横、竖 ” 开始练习,掌握控笔能力。为进一步书法教学,和快速提高打下基础。

“ 用手中的毛笔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
孙晓云 /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金文】
我们首先给同学们讲 “ 中国 ” 二字,因为,中国二字最早出自在我国秦朝以前,也就是三千年以前西周时期青铜器 “ 何尊 ” 的这件国宝上。其中“宅兹中国”是我国“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何尊正面,西周早期
通高38.5cm,口径29cm,重14.6kg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
一一铜尊的内壁底部有122个铭文,
记录了周王室的一位重臣,
放言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的故事。
铭文中,“中国”二字首次现身器物之上,
这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引以为豪的祖国名称
在泱泱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首次崭露。


【中国】
“中国”的“中”字是在城邦的中心两侧树立旌旗,两军对峙保护城邦。所以,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城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国”字有兵戈守护,在古代“国、或、域”互相通用,所以,“或”就代表国,右偏旁 “戈” 代表兵戈守护,左偏旁上下“一”横代表天“口”代表城邦。何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洛阳一带。
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
一一我们生于中国、生于周秦汉唐,我们学习传承金文书法艺术我们自豪并责无旁贷,希望同学们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作业】
金文书写:“ 中国 ”二字,注意写字时行笔要慢,注意行笔的藏锋、收锋。
二年级仁慧4班姚泽晨作品
三年级仁慧1班 杨博宇作品
二年级仁慧3班 董艺菲 作品
二年级仁慧3班 董艺菲作品
二年级仁慧3班 董艺菲作品
三年级仁德3班段菲萱 作品



@铁一陆港小学一年级仁德八班刘耿乐同学这幅已经不是作业而是一幅作品[强]在黑白分布上,在位置处理中,都是可圈可点 ,将水墨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干湿浓淡焦这幅画面都能够找到。在小写意花鸟画面中处理应该有工笔的一部分(也就是细节的处理),后面要注意一下嘴巴,眼睛,还有羽翅,如果能改进的话,那进步是非常快的[强][强][强]






周玲,资深传媒人,艺术品经纪人。现为中国发布网《科教之窗》栏目主编、陕西广播电视台《书画人生》栏目制片人、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西安领事馆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副总经理。
移动电话:15398093328
邮箱zl1539809332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