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就这样不知不觉又到了1938年的4月份。野战医院还得往山西的静乐县城转移,静乐县在晋西北的汾河上游,东部和忻府区、阳曲相邻;南边接娄烦、古交,西邻岚县、岢岚;北边靠宁武、原平。静乐县南北长大约有50公里,东西据说宽45公里,总面积是2000多平方公里。县境内的山峦叠嶂,丘陵连绵起伏,沟壑纵横,汾水流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县内海拔1140至2420米之间。
那时候,日本军队已经占领了雁北13县,那是大同县、怀仁县、应县、山阴县、朔县、平鲁县、左云县、右玉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后来,日本军队又进占了长城的宁武关、代县、平型关、并在驰名的忻口会战之后还占领了山西省的太原,部队伤病员特别多,都往李天铭所在的野战医院送来救治。等李天铭忙完了,金院长也知道他平时好学能干,而且干活又不偷懒,很想把自己知道的全告诉李天铭。
那天又是夜晚,冬天的寒冷还在发威,金院长推开了李天铭递过来的烟,他劝李天铭最好也少抽点烟。他告诉给李天铭听,从1937年开始,在“国共合作时期”,全国抗日战场分十个战区,如果要把十个战区都说出来,也只能简单地说一下,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程潜,其作战地区在平汉路方面……
李天铭发现金院长的文化才学要比裴医官还要厉害,和其他人不一样,而且非常能吃苦,就拿行军途中来说,从来都不喊一声累,如果说累,这野战医院里的人谁不累,都累,但是,在非常时期,就必须要拿出非常措施来处理各种问题,尤其是复杂的问题。听金院长说话,李天铭能学到不少,首先他觉得自己的眼睛亮了,眼界宽敞了。李天铭非常希望自己今后能够成为像金院长这样的人。
金院长叫金真。一个单名,一听就感觉到一种货真价实的味道。李天铭在他手下学艺,感觉到这是他的幸运。
李天铭就在行军的间隙中,总是去寻金院长唠嗑,经过聊天,李天铭有了一点小野心,就是他也要出人头地,总不能给老李家抹黑。出人头地也得靠机遇,也得需要人在你边上帮衬。李天铭对山西境内主要的作战部队基本上了解了,都是阎锡山的晋绥军,晋绥军也算国民党统治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一支军事力量,阎锡山统治山西也有38年的时间,他也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勤奋的苦干精神,在治理山西、建设山西的过程中有不俗的表现,但也有人说阎锡山这个人心胸狭窄,为人小气。但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山西大部分地区都沦陷的情况下,阎锡山基本上还是做到了坚持民族大义,不妥协,不投降,坚持抗战。
在李天铭的脑瓜里,萌生了要和阎锡山见面的念头,最好能留在他身边做事。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的了还两说。不过,李天铭的心里已经有了这个目标。据李天铭知道的当时情况还有蒋介石和卫立煌指挥的汤恩伯等部队,以及八路军的115师等,这些部队都归二战区的阎锡山直接指挥,另外还有高桂滋的陕西军队和四川的邓锡侯所部,那个时候,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同抗战,军民全力以赴对付日寇的信心很足。
身为国民党员的金真,至今还能把这些往事记在心里,他告诉给李天铭听,受人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只不过,他没有在李天铭跟前说出他要报恩的那个对象。那时候,晋绥军共有八个正规军,每个军有一个民族革命军政干部分校,那么其余的两个分校,则由决死队十纵队来办校(即十分校)。
野战医院的金真院长介绍李天铭来到四分校医务所任医务员,而李天铭的直接领导是个姓顾的医生,全名顾兆秋。他和李天铭都是由野战医院的金真分配去的,主要是给男女学生看病,校长名义上是阎锡山,实际上都是由各军军长负责。
李天铭记得军政四分校的校长是骑兵一军军长赵承授,政治部主任朱振寰是延安派来的。当时国共合作。
金真关照顾兆秋,好生带着李天铭做事,把他带好。金真好像跟李天铭有缘。顾兆秋一口答应下来,但顾兆秋心里也没数,自己能不能把李天铭带好,因为大家都处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当口上,关键时候,恐怕谁也保护不了谁。
李天铭能从医院的看护员升到医务员,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李天铭正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到了1938年10月,日寇又进犯晋西北的静乐县城,四分校就设在这座县城里。之前,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9月14日至19日,薛公岭的一场战斗,八路军的第115师第343旅在山西省汾离公路上伏击日军第108师团,三次伏击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
当时四分校从城里撤出来的时候秩序非常混乱,李天铭和顾兆秋两人冲散不说,一会儿工夫,学校连影都没有了,找不到学校了,李天铭一个人在大街上转悠,人来人往,马车、汽车、人力车,你挤我,我推你。李天铭这会发傻了。枪声、大炮声,还有人嘶哑的喊叫声,全混在一起,这时候,李天铭非常想念金真的野战医院,不管怎么说,在野战医院里,虽然撤退和转移也是人心慌慌,但基本上大伙都在一起,没有走散过,现在倒好,走散了吧。
正好骑兵一师三团医务处的宋医生发现了李天铭,“你怎么还在这里呢,快,你跟我走,你千万不能再掉队,掉队就麻烦了,听到了没有。”李天铭见着宋医生像是看到了救星,心里有一股热流向全身散发,一直到手到脚。李天铭这时候仿佛见到了真正的兵荒马乱就是这副模样。
宋医生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匹马,他骑马,我跟他在后面。好像宋医生也不会骑马,马不听他的,只见马一会儿尥蹶子,一会儿又嘶叫起来,是大炮声和枪声还有人的呐喊声都会让马受惊。好像宋医生没坐稳,一个趔趄,身子从马上面栽了下来,李天铭一个箭步冲上去,强把他扶起来,马一溜小跑,跑没影了。“我日你姥姥的,”宋医生这下摔的不轻,骂人的话都有点哆嗦。李天铭强把他扶住,宋医生斜眼瞅着李天铭,好像说了一句患难与共之类的话,李天铭没听清楚,“什么?”“什么也没说,赶紧走人!”真不知道这两人下一个目的地是在什么地方。还是人家宋医生有主意,毕竟岁数比李天铭大七八岁,正年轻有为,英姿勃勃。他吩咐李天铭别跟着老百姓跑,千万记住。宋医生决定先去找部队,只有找到部队才能打听到四分校的情况。
李天铭扶着摔伤的宋医生,后来找到了宋医生所在的三团。李天铭把他扶着坐在一张椅子上,宋医生吩咐李天铭留下来,“就在三团干,哪儿都别去了,听懂没有!”李天铭明白他的好意,但还是想找到军政四分校。“哪那么容易,我说,你跑丢了,最后把人跑没了,你怎么办,我告诉你,你可还没结婚呢,你知道女人是什么滋味吗,你跑,你跑一个试试,”宋医生急眼了,他后来说了实话,就是因为李天铭的岁数太小!容易丢。
李天铭终于听了宋医生的规劝,留在了骑兵三团医务处当了一名医兵。骑兵三团团长是徐靖夫。彭毓斌是骑兵第一师师长,下有三个骑兵团,李天铭在三团一干就是两个月。
有一天,李天铭被医院的长官郝阜千叫到跟前,“小李子,部队行军打仗,你说你这么小岁数,跑步行军能跟的上吗。”“跟得上。”“行,那我可要给你安排一个差事,我估计这活,你能干,你肯定能干。”“报告长官。”“行了,在我跟前就别喊报告了,我说的是,我想吧你调到骑兵二师五团四连,给林连长当勤务兵,你肯干吗。”
郝阜千已经在林连长面前拍胸脯打保票,说他们医务处里有一个十分听话,而且十分能干的人。那天,林连长正在骑二师师长孙长胜那里有事。孙长胜听了哈哈大笑,他说如今要能发现一个十分机灵而又十分听话的,但年岁又不大的兵,现在不大好找,要不这样吧,你们不要,我要!林连长马上两手作揖向师长求情,先给他试用几个月再说,“如果用的好,我马上给师长您送去。”骑兵二师五团四连林连长林怀刚是河北涧县人,他原先在吴佩孚的作战部队里是一位老骑兵连长,因为他的资格老能寻根溯源,早在满清时期他就是骑兵连长,自从吴佩孚失败后,他的骑兵也就归属于山西阎锡山的骑兵二师编制。
作者:王荣根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