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兄弟,辛苦了!
文/厚德载物
我家属和孩子户口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我家分了7.7亩责任田,至今一直作务着。
我虽退休3年多了,却还在工作岗位上,实际上相当于一名打工族。
我常回村里,与农村有一种不解之缘,通过种田,了解和体验农村人的忧愁与快乐。
农民身处社会底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辛付出与低微收入反差很大。虽说是脱贫了,脱离了温饱,但依然不富裕,多数家庭处在收入与支出正好相抵,没有多少支出。供孩子上学,给儿女在城里买房买车,也是从牙缝里节俭积攒的。
一句话:农村穷,农民苦,农业难!
至于说某某人勤劳致富了,3亩猕猴桃卖了5万元、4亩苹果买了3万元,那是表象。仔细计算纯收入,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
以我家为例,马上秋播,种子、化肥两千多,机器耕作一千多。不足8亩麦子即将投资3000多元。后边还要防虫、除草、灌溉等。农民种田,从不计算投劳成本。虽说今年麦子丰收了、涨价了,我家留够口粮,小麦出售了14400余元,净收入也就一万元左右。小麦从种到收,8个月时间,发愁阴雨不开天、违了农时种不了,发愁开春不能及时灌上返青水,发愁红蜘蛛、吸浆虫,发愁抽穗后干热风……。
种地几乎没利润,是个不争的事实。没有人愿意把孩子绑定在农村,“十户九空”的现象逐渐在发展,种田的多是留守老人。我在想,这些留守老人一旦老百年了,土地荒芜,又将是怎样一种凄惨景象呢?

尽管农业是微利,种田是鸡肋,但不勤劳耕作,一家人生活指望什么呢?
农闲时,农民进城打工,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生活条件受限,且60岁以上劳力,用工单位是不喜欢的,担心赔不起。
这几天,村民群里轮番通知缴纳2023年合疗款,每人350元,从每人20元开始,逐年增长,何时才是个头,不得而知。若一家有6、7口人,这一笔将支出2000多元了。多少家庭,上月刚为上大学儿女凑够学费,这个月买化肥种子,负担机耕款,还得筹备合疗款。唉……
这些费用,我如今是不愁的。我是为我的父老乡亲们说点公道话!
我是一名具有37年党龄的老党员。我热爱党,拥护人民政府。我恳求我们的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多多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涉身处地为老百姓办事谋幸福,“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千万不可愚弄百姓啊!
(2022年10月10日写于贞元桃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