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俊杰先生之《渔歌子•
有感于名人广告效应》
赏 析
余少敏
沈俊杰先生原作:
连锁加盟误导忙,明星媒体演双簧。谋大利,饱私囊。忽悠百姓没商量。
这是一首讽刺时政的短词,发表在《中华诗词》杂志二0一0年第八期《刺玫瑰》专栏上。
“讽刺”类的诗词不易写,“讽刺时政”类的诗词就更不易写了!因为该类诗词,多由情绪宣泻性的语句组成,并无多少环境或景致的描写。若一首诗词中单有情绪而无环境,则不易形成意境(境界)。那么,该词的作者又是用何种手法突破这一难题的呢?
一是喻中蕴理
“连锁加盟误导忙,明星媒体演双簧。”这开篇两句,将名人“走穴”拍广告的行为作了两个有趣的比喻:前句,喻为市场的“连锁加盟”;后句,喻为戏台上的“演双簧”。这两个比喻,形象而生动,蕴理而耐嚼,使读者自然联想到:原来甲、乙双方有共同猎取的对象,有共同谋取的利益!
二是寓庄于谐
“谋大利,饱私囊。忽悠百姓没商量。”若说开头那两句属于述事,那么这后三句则属于议理,是对“述事”的进一步剖析和坐实。广告“误导”现象,本来属于社会“恶疾”之列,理应板起面孔,大声呵斥之。但是,作者却在结句运用“寓庄于谐”的手法,这就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谋”与“饱”,两字用得准确,有力度。“忽悠百姓没商量”的“忽悠”,诙谐而时髦,应属炼出的“诗眼”,真可谓用活一词而满篇生辉。
照理说,该词应属于有“诗意”而无“意境”之短词,但为什么也很耐读呢?书生不妨继续谈点拙见。常言道:诗意乃意境之灵魂。但是,有诗意并不一定有意境,而有意境则必定有诗意。诗意不等于意境,而是大于意境。因此,在诗词中,除了有意境之类的诗词外,尚有无意境而有诗意之类的诗词。这类无意境而有诗意的诗词,有人戏称为“空中艺术”。之所以称其为“空中艺术”,这是因为它离开了客观环境的依托而存在。例如,某些纯哲理诗、咏史诗、咏物诗及打油诗等。该类诗词的作者,因无意境可追求,就只好在“理”与“趣”两方面下大功夫了。一首诗词,若能蕴理而且有趣味,自然就产生了诗意。一旦有了诗意,不就耐读了吗?
书生抖胆一试,将《渔歌子.有感于名人广告效应》归入上述之列,不知作者应允否?也不知读者认可否?
注:余少敏,系咸宁市电视大学副教授。
诗作者简介:
沈俊杰,字圣通,湖北孝感人,汉族,中共党员,咸宁市商务局副处级退休干部。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华诗词网》执行坛主兼联版首席版主十年;咸宁报业集团所属咸宁论坛之“咸宁诗联”版首席版主十年。2020年(含)前,先后担任《咸宁诗词》《咸宁诗联》《潜山诗词》《潜山诗联》主编。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咸宁市潜山诗社社长;咸宁市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有《联言对语》《以言集》《以言又集》《以言再集》《漫谈对联艺术的诸多讲究》《赋体入门指要》《散曲概述》等专著面世。还曾参与《鄂东南女子诗词选》《古今诗人咏咸宁》《咸宁市对联集成》《诗咏香城泉都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并主编《庚子壮歌》《风雨同舟》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