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佬十八匠之打墙佬
目 录【19人 23首】1李善才、2王顺兰(2首)、3宋志清(2首)、4.刘胜和、5姚翠珍、6杨利华(2首)、7刘啟超、8肖春所、9李志丹、10吴惠芬、11刘德芳、12孟庆燕、13李必胜、14江宗元、15肖中耀、16黄耀钧、17张敏(2首)、18李瑞祥、19吴峰20.胡权儒
1.李善才
咏言打墙佬(通韵)
陂邑能工传四乡,垂丝吊线整危房。
东西倾倚换新柱,南北依中立正墙。
黛瓦马头还旧貌,青砖白壁忆沧桑。
木兰生态川原秀,遗古存留韵物香。
2.王顺兰(二首)
打墙佬
(一)
昔日乡亲建土房,平移夹板筑层墙。
木夯上下挥飞舞,唱响号歌岁月芳。
(二)
挥刀砖砌屋房墙,汗湿衣裳日夜忙。
大厦高楼金碧亮,中华匠佬远名扬。
3.宋志清(二首)
有感不同地方之打墙
众说纷纭论打墙,东西南北各传扬。
而今深夜重思起,欲和泥巴泪满眶。
也说打墙
一碗米汤浑土泥,轻轻和入效犹奇。
而今捞饭人都忘,谁记当年夯土坯。
4.刘胜和
打墙(古风)
石块砌基础,延师筑土墙。
木板围模框,丁把斗石夯。
师傅主掌作,乡亲悉帮忙。
为防壁开裂,竹木做筋纲。
黏土主材裕,碎石辅料强。
拌料是关键,掺水须考量。
太湿墙难竖,过干墙会糠。
逐层夯紧密,垒至架屋梁。
立面平似镜,直接粉灰浆。
庐起成本小,冬暖夏季凉。
居适安百载,艺精誉八方。
旧时流行广,农宅越河江。
注: 丁把斗石夯,方言,T形木柄对进(插入)夯眼。
5.姚翠珍
打墙佬
乡村旧事留回忆,老辈时常话打墙。
土积坯成堂屋建,泥糊内外是新房。
6.杨利华(二首)
赞打墙佬
(一)
劳动人民智慧扬,粘泥混合筑山墙
休嫌表面多粗糙,能历人间百度霜。
(二)
劳动人民智慧扬,粘泥混合筑山墙。
休嫌表面多粗糙,能历人间百度霜。
7.刘啟超
打墙佬
旧时农户起平房,迎进专班土筑墙。
亏得人强夯实在,勉从冬夏暖和凉。
8.肖春所
咏打墙佬
紧扣板模入土方,逐层夯实固成墙。
夏凉冬暖居家适,巧技民间运久长。
9 李志丹
赞打墙佬
昔时砌匠土墙打,避暑防寒屋保温。
手艺革新砖块垒,楼房林立锦乡村。
10.吴惠芬
赞打墙佬
叠石平基夯实忙,板框网架土泥装。
木锤敲击随加水,不日功成庆吉祥。
11.刘德芳
赞打墙佬(古风)
黄泥粘土去残渣,手握成团松似沙。
夯实光滑基础好,百年大计好安家。
12.孟庆燕
赞打墙佬
披月迎晨日夜忙,砌砖垒石一提浆。
高楼大厦平凡起,只为民生好住房。
13.李必胜
说打墙佬
家兴业旺福门庭,稳固根基筑师经。
汉派徽风平地起,淋漓大汗伴雷霆。
14.江宗元
咏打墙佬
门板为模粘土装,三人合力木锤夯。
新墙厚实根基稳,华构安居岁月长。
春有和气秋有露,冬来温暖夏来凉。
先人智慧留恩泽,犹见遗存在梓桑。
15.肖中耀
忆打墙(新韵)
少时返校走西村,偶见造房师古人。
模板纵横通坎壑,土颗倾灌筑墙身。
力夯木杵层层捣,汗滴垣围满满筋。
默默陶壶敞天眼,倒干茶水望居臻。
注:1966年余在黄陂二中就读,某周日返校西行 ,偶遇夯土筑墙,好奇观之,现忆当时造屋一瞬。
16.黄耀钧
话打墙(打油)
中华汉语源流长,一个打字义各张:
昔日打墙指筑墙,如今打墙却拆墙。
南北打墙技虽别,遮风挡雨是担当。
三日争鸣为桑梓,求源探本久传扬。
17.张 敏(二首)
泥巴匠
一群壮汉好帮忙,挖取南坡堆谷场。
匀拌米汤成熟料,铺陈稻梗入模框。
锤夯戮力凝坚块,火烤生焦垒土墙。
村户人家难木石,黄泥裹草几间房。
打墙佬
挖坑砌石垒基成,排木森严列纵横。
泥拌均匀承杵力,节随呼喝伴夯声。
民生困顿鱼濡沫,群体功劳土筑城。
北国如今墙尚在,匠工几个有留名。
18.李瑞祥
赞打墙佬(新韵)
挖基竖柱扎实式,镶上凹槽木板型。
众手搬来填用土,墙师把脉筑夯成。
19.吴 峰
论打墙(古风)
群中论打墙,诗友情激昂。
上网查资料,实地作考量。
高谈孩睹事,打墙筑新房。
细叙身经历,打墙建寨庄。
公园尊塑像,那是砌墙郎。
作品现瑕玷,游人被骗诓。
闭门瞎造车,打墙异砌墙。
砌墙垒砖石,打墙杵土夯。
工匠传精髄,求实奉秘方。
诗仙承古律,写意露衷肠。
胜和吟风韵,打墙技述详。
雅儒多讨论,收获满胸膛。
美玉须镌刻,佳作要拭光。
疤痕该铲掉,臻品永传扬。
雕塑就原貌,诗文入殿堂。
打墙成启示:功到质优良。
20.胡权儒
打墙佬(新韵)
两侧地基筐,湿泥板架装。
吉祥如意语,边捣舞歌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