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少年
作者/李东川
眼前的一切,映射在孙子和孙女的心目中一定是清澈透明的,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在人的一生中,唯有少年时光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纯洁明快。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会经过“无忧无虑无烦恼″、“无穷无尽尽烦恼"、“阅尽烦恼无烦恼”的历程,这就是人生。

那天我们去郊游,看着眼前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孙子和孙女,我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了20多年前。
一次和几个朋友在卡拉OK唱歌,一位搞音乐的朋友看着我带着的儿子,说:我唱一首《小小少年》送给儿子吧。
他说儿子这个年龄真好,无忧无虑,可是他很快就要长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就会来了——
于是他唱起了这首歌: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但有一天/风波突起/忧虑烦恼都到了/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当时这位搞音乐的朋友才20多岁,当他唱这首歌时,我看到了他眼中闪动的泪花。
这首歌把当时在座的各位朋友都带进了自己的往日时光里。
只有儿子瞪着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眼前发生的这莫名其妙的一切。
记得1980年代初,在看德国影片《英俊少年》当“小小少年”这首歌从银幕上飞出来时,我立刻被这首歌打动,并随之沉浸在自己的少年时光里。
后来我知道了英俊少年的主演叫海因切,那首“小小少年”也是他演唱的。
每一个经历过80年代的中国观众对这首歌都耳熟能详,直到现在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首歌已经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集体回忆,而是属于整个人类永远的周而复始的回忆了。
记得2010年BTV环球春晚请来了海因切(时年55岁),当海因切用中文唱起《小小少年》时,依然是欢乐跳跃的旋律中,透出的却是一种沧桑。
在那一刻,15岁的《英俊少年》海因切与正在台上演唱的55岁海因切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交相叠映,一瞬间,回忆像奔腾的云一样涌来,有泪水在眼角渗出并从脸颊无声地流下。
20多年过去了,儿子已从少年步入了中年。
他说他永远想着了那一幕,永远忘不了那位叔叔说的那段话,因为歌里说的随着年岁的变大“风波突起/忧虑烦恼都到了”,并正在现实生活中无情地向他袭来。
平日里我和儿子总是会彼此敞开自己的心扉,我们象朋友一样谈生活谈文学谈各自面临的烦恼。
一次当儿子谈到“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时,一刹那间我已然觉得我们俩的认知上已经站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上。
那是在经历了成人世界中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肮脏后的清新脱俗的感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人生洞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应该是悟道后的深刻表述。
儿子说不管穷也好富也好,少年的无忧无虑应该具有人性的普遍性(当然特殊性也是存在的,但绝对没有普遍的意义),对此我深表赞同。
我说“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人的烦恼也会增加的”——“穷人有穷人的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当兵有当兵的烦恼,当官有当官的烦恼”。
儿子说:“人长大了没有没烦恼的!皇帝的烦恼丝毫不亚于老百姓,担惊受怕更是胜于烦恼的烦恼了”。
“除非精神病”儿子补充道。
我们都笑了。
我早已过了“听懂已是不惑年”,早已进入了“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年岁了。
儿子也进入了“听懂已是不惑年”的年岁。
“却道天凉好个秋”,既有年岁的砺练,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因为我从还不到“却道天凉好个秋”年岁的儿子的认知中,已看到了他开始有了走入这个境界的苗头,这对于我而言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不由让人想起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想起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参禅的三重境界”。
我虽然进不了大师们的境界,却总结出了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
不谙世事的单纯
经历世事的烦恼
洞察世事的觉悟
如今孙子已快告别“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的少年时光了,很快他就会走进“风波突起/忧虑烦恼都到了”的岁月时光里。
随后将是更小的孙女......
人生代代无穷已——从“很少烦恼”到“听懂已是不惑年”再到“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永远跨不过自己的年岁。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永无止境的未来。
2022年4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