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汗”
王伯民
“汗”有什么可说的,盛夏大伏天出汗不是自然的吗?秋凉了汗就出的少了,冬天一般就不出汗了。这不是闲的没话找话?还真不是没话找话,话还不少呢。
正常情况下,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食品,情绪紧张,穿衣服过厚,气候炎热等时候都会引起出汗,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汗”,主要是通过体内产生热量或者受到外界高温刺激,激活汗腺功能后,通过汗腺分泌形成的。汗液在人体中可以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通过散发的汗液,有利于将体内热量带走,还有利于将体内代谢废物排出。因此,还具有排泄功能,适当的排汗对于滋润皮肤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好处,有利于防止皮肤出现干燥的现象。
传统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是津液所化生,即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与肌肤表面则为汗液。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如果当出汗而不出汗,不该出汗时汗水淋淋,或者是局部出汗,就属于病理现象的出汗了。其表现方式就不同于适时汗出,时时出汗,动则益甚的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是盗汗;大汗淋漓,肢冷息微是脱汗;突然恶寒战栗是战汗;汗色黄而染衣的是黄汗。通过汗的大小、冷暖表现可以诊断身体好坏和病因。
“汗”,从中医的角度说,是与心肝脾肺肾,虚实气血相关的一门大学问,我们一般人说也说不透,听也听不明白,咱别难为自己,没病找病。
从正常的角度讲,出汗简单自然。不论是三伏天,还是大运动量,高强度的劳动后,都是满头大汗,汗流浃背,挥汗如雨,汗如雨下、大汗淋漓——,但是汗流到一定程度,变自然属性衍出了社会属性,什么汗颜天地,汗牛充栋,汗马功劳,捏一把汗——,尤其是到鲁迅先生那里,汗还显出了味道,不仅有咸淡之分,还有香臭之别。什么“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还被定格为“永恒不变的人性”。一下子把简单自然之汗,写出了文化之汗,陡然上升为社会之汗,真是佩服先生的文字和思想,不由的对先生产生无限的敬仰。
本来人有黑白棕黄之分,美丑之别;汗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说,好坏之论。不像医院生理化验的血那样,血糖有高低,血脂分粘稠,血球论红白;也不像看尿样有酸碱,含糖多少,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病无病。
但是,从出汗量的多少、大小、方式、温度,还是可以断定一个人的身体状态、身份地位、社会界别、生活理念、生活态度等等。
汗从量上说,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周身发热的微汗,也有汗如雨下,汗流浃背的大汗。至于汗大好还是小好,那就因人因事因时而宜了。运动员、长跑者、劳动者主动出实汗热汗,让人身心愉悦快乐,有利于身心健康,就是好汗;若是静而不动,心烦意乱被动的出虚汗冷汗,使人身心疲惫劳累有损身体,就是病汗;心有余悸,惊恐不安而出的汗,就祸汗和灾汗。虚冷的病汗是很不好根治理的。
适时适当出汗可以抵御暑邪、寒邪的入侵,若是过度出汗,会伤津耗气,导致心慌气短,增加身体损耗,所以炎热的夏天,要防止过度出汗。如果不慎出汗过量,要及时补充淡盐水,避免出汗较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以便保持体液平衡。出汗多了也未必清凉,“心静自然凉”,保持好平静内心,良好的心态,让心情舒畅,气血和缓,不仅有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养三九,夏养三伏”。“练”和“养”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是符合天地自然规律,是有章可循的,只是时机的把握与量的把控,因人因时而宜。不可一味的,盲目追求量,盲从顺大流,刷面孔给他人看。要顺应天时,“天睡我睡,天醒我醒”,莫要“该睡不睡,该醒不醒”,要尽力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天地同步,与日月共鸣,不可逆天时叛天道,那样时间久了会损伤身心,遭老天的惩罚,。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事业成功需要付出汗水,天上不会掉馅饼,收获需要汗水的浇灌,不是坐等而来。它是指对事业的坚守,持续不断的坚持,是日久天长的总量累计,而非是一时一地一次的一暴十寒的剧烈猛冲。事要一件一件的做,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成绩是奋斗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比出来的。运动强身更需要循序渐进,身体可承受,着急吃不了热豆腐,馒头要一口一口吃,不可机械的简单对照。
诚然,“汗”对不同的人,其价值不同。对于农民、工人等劳力者,是用辛勤而廉价的汗水,挣点可怜的钱;对于成功的精英、企业家、学者教授、公务员干部等劳心者,平日里在机关写字楼、实验室、空调屋,四肢活动少,难以出汗,若要想出汗,还需要挤时间到俱乐部,租器械花大钱“买汗”。汗水不会白流的,很值钱,不过“有的出汗挣钱,有的花钱买汗”,也有不劳而获的“硕鼠”、“大老虎”,出的是害怕、恐惧之汗,有时热有时冷,身上很粘手,令人惊恐难受。
但愿每一个人,多出激情、欢快、兴奋的实汗热汗,让自己身心愉悦;少出紧张、惶恐、焦虑的虚汗冷汗,远离心虚惊恐。
出汗是人的自然本能,是人类生存的常态,汗是最好的润肤剂,是最廉价的化妆品。不要“汗不敢出”,该出就出,不能憋着,该出不出是病,不该出出了也是病,该是微汗却出大汗也是不对,该汗流浃背,却汗不敢出更可怕,只要正常出汗,出正常汗就好。
大冷天,说出汗,从自然到文字再到社会,说的我都出汗了,还是少说多做吧。
作者简介:
王伯民,雄安新区安新人,安新作家协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公务员,先后在教委、组织部、编委办、政法委供职。工作之余喜欢文学,追求“用真实的我,写我真实的感受”,其作品多见“雄安文学”、“安新在线”、“今日头条”、“都市头条”、“新区白洋淀”、“碧丝”、“晨光”、《辽宁文学》、《中国乡村》、《白鹭文刊》等刊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