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连载(十九)
《为爱永恒》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宋厚健文
大学期间,王伟曾经收到刘媛的一封来信,信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愫:“小伟,高考之后,我们各奔东西,走进了大学的校园。时间飞逝,秋去冬来,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请允许在这寒冷的冬夜,我把真挚的友情、醇香的记忆、美好的思念寄托,让笑永驻,让美好永恒!”然而,由于王伟自身的羞涩、矜持,他不敢勇敢地追随刘媛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待爱情的悄然绽放,没有好好地发展、好好地把握,在男女关系方面表现的踌躇、胆怯,在彷徨和回避之间挣扎,为此,两个人的关系也就渐行渐远,慢慢地疏离,最终因为王伟自身行为的迟缓、延宕,错过了这段美好的姻缘。以致若干年后,高二(3)班同学聚会,大家看到班上两对同学结为伉俪,在举杯相庆的时候,同学们十分认真地说:我们班上最为般配的一对俊男靚女没有走到一起,这是最大的遗憾。王伟真诚地告诉同学:“我虽然和美好的爱情失之交臂,但我面对爱情还是充满了向往和期待。高中阶段令我最为难忘的:就是同桌那位乖巧、靓丽,眉宇间充满灵气的刘媛,她的出现得到了班上一大群男孩的青睐和喜爱,也使人们对我投以羡慕的眼神。虽然我们之间没有走到一起,存在人生的缺憾,但对我而言:那是一种真实的美,这种美永驻心间。”开启尘封的记忆,甜美的往事愰若一场青春梦想,遗憾终将成为永久的思绪……
青年时代的王伟,喜欢中国文学,尤其爱读中国古典小说,十分崇拜杰出的历史人物,崇尚完美无瑕的情爱,追求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他特别敬佩和崇尚三国时期江南才俊周瑜和妻子小乔的爱情生活。正像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描绘的那样:“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周公谨英姿雄健睿智卓越,风度翩翩光采照人,身边又有初嫁美女小乔相伴,这种男才女貌、男欢女爱、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的家庭氛围以及和谐的夫妻生活,正是王伟由衷所向往和孜孜以追求的。然而,他的婚姻生活却差强人意,十分的苦涩,家庭关系事与愿违,夫妻感情冷若冰霜。王伟和余慧巧结婚之前,由于双方都没有正式谈过恋爱,他和余慧巧的婚姻是经表姐同学介绍而成,由于时间仓促,双方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详尽的沟通,感情基础并不牢固。结婚之后,王伟才发现自己和妻子的兴趣爱好截然相反,两个人不仅缺乏共同的性爱,就连两个人的兴趣、共同的志向都难以契合,加之彼此缺乏共同的理解和信任,在一些生活琐事上经常产生矛盾、发生口角,久而久之双方的关系变得十分的疏离,处于一种冷漠的状态。人们常说夫妻感情的七年之痒,也就是结婚七年以后,夫妻之间要经历一段平淡、乏味,彼此感到如同左手摸右手的过程,这种生活状态使夫妻的关系实难相处,也很容易在感情上发生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形成情感摩擦,造成感情上的伤害,甚至导致婚姻的解体。其实对于王伟个人而言,真正能够连接和维系他和余慧巧夫妻和婚姻的纽带,唯有他们那活波、可爱的儿子王晓强。今天面对久别重逢的何丹丹,王伟感受到双方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怀,这种感情发生在不同的二代人之间,也许常人难于理解,惟有王伟、何丹丹在共同的感情交往过程中,在爱情观和一见顷心、一见钟情的感召下,心有灵犀、心心相印,两个人彼此之间情投意合、肝胆相照。
二00四年的夏季,将满二十二岁的何丹丹终于迎来了大学毕业的幸福时刻。毕业的那天,校园内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同学们欢聚一堂。在学校的教学主楼前,大家身穿学士服、头戴学士帽兴高采烈地合影留念,同学们踌躇满志,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何丹丹同样如此。毕业后,对于她来说,在人生的旅程上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赴美留学;第二留在北京继续发展;第三返乡工作。经过认真的权衡和反复的考量,何丹丹最终下定决心留在北京发展。做出这样的决定和抉择,她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其实在同学认为,赴美读书是何丹丹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她的大姑移居美国多年,姑夫又在美国一家金融机构担任总裁。此时,姑姑、姑夫极力推荐何丹丹到美国留学深造,并愿为其提供入学担保和所需的一切费用,这样的优越条件在所难得,况且当时国家急需人才,具备出国留学条件的人凤毛麟角。然而,何丹丹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次机会,因为她想留在京城发展,并想尽快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和王伟继续保持联系,在感情上与对方更多地接触、更好地交流、更快地发展,这样不但能够实现自己伟大的理想和抱负,还会收获美好的爱情。
元旦前夕,何丹丹与王伟在舞会上邂逅相遇,终于使两个久别重逢的有情人携手向前。俗话说:久别逢甘雨,他乡遇故知。何丹丹和王伟的再次见面重新点燃了两个人之间的炽烈感情,也彻底改变了两个人的情感命运。这次舞会的不期而遇,使何丹丹真正感悟到对方内心同样对自己情有独钟、一片深情,尤其是二人携手相牵、一起跳以周冰倩演唱的《真的好想你》这首歌词谱成的慢四舞曲时,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王伟情意绵绵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何丹丹的眼睛,那颤抖的双唇,急促的呼吸,始终难于掩饰其内心的慌张。何丹丹坚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爱,就有阳光,爱在那里,幸福和快乐就在那里。要想拥有真正的爱,一靠的是勇气,二靠的是浪漫的情怀。何丹丹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渴望,敢于梦想、敢于追求、敢于超越的现代女性,作为八十年代的一代新人,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情观的巨大转变,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和体验。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世界华人小学生获奖作品评析》、《世界华人中学生获奖作品评析》、《阮玲玉之死》、《青衣行酒》、《说悔》、《食色与欲》、《儿童急病与意外》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100位名人早逝之谜》等图书。荣获全国首届“无量杯”诗酒融合文学大奖赛“十大诗酒文学魅力作家”;第二届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成人组:二等奖;第三届中国青年作家杯征文大赛诗歌(含词赋):一等奖;2021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散文组(含随笔、评论)一等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767344.html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