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东北诗刊第180期同题“头条诗人”名录
晨霜
文/原来的我(甘肃)
这是秋最后的判决书
大抵只有半月,十五天的日子
光阴便走向另一个始端
我,站在露天处仰望来的和去的
能够从曾在绿荫下久违长凳上看着
一些一层零散的落点
我的愚昧永远不会叫上它们的名字
或许会去想,是不是它们归入各个星座
一旦我将变为流星,何等逍遥
能够意识到冬天将至
渐渐去扩大臆想
理性地要和剔透圈球相互取暖
沉睡的鸟儿准备召集去南方
入冬的拱门,覆盖一层薄情
央求它们,我不拒绝
这些事物,也许就是诗
(一笑了之简评:在这首诗中,作者先把视角立于宏观,笔下的晨霜落下意味着秋天开始进入一个极端,为书写主题确立了季节和情绪坐标。第二段作者的视角则转到微观,晨霜被视觉还原成一层零散落点,并被思维发散想象成流星,流星的意象随即被放置到季节转换的节点,去预测未来。最后,作者移开视线,把焦点停留在冬天的入口,写了即将南飞的鸟儿和自己的心情。至此,晨霜在作者笔下实现了形态与内涵的丰满。诗意浓郁,思想深刻。)
晨霜
文/东白(浙江)
怎怨日子无知
不知不觉已走进深秋
晚霞,那是暮年
看天色更凉
老菜农刨地卖生活
像夕阳做一辈子的美梦
朝晚城里赶,何时
拥有钢筋混凝土森林
光阴流淌
像河水一样为何一边倒
口袋鼓似鼓起
却还是买不起厨卫几米
皮囊一腐泄了气
像一觉醒来
清晨,已是满头白发
(一笑了之简评:读这首诗之际,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两首诗的主题一样,都表现了社会底层辛苦一生,却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只不过卖炭翁奔波在寒冬,老菜农顶着晨霜。作品充满强烈的现实感,令人动容,引人深思。)

晨霜
文/华意(辽宁)
草径铺陈嘻闹
晨光从高远里抖落宛秋
草木的生命
经月色洗涤之后,一夜白头
树枝醒悟荡几句高处不胜寒
兀自吹起萧瑟
它把沾了银霜的绿收起
用脉管里的血迎接阳光
无法抵抗白色里的细小
一粒粒晶莹,一粒粒寒
都装进眼中敷进皱纹里
青丝如草瞬间被晨霜收纳
一片飘零的叶子
(一笑了之简评: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完美呈现晨霜出现时的秋天和早晨,整首作品唯美优雅,既有岁月流逝引发的伤感,更有迎接阳光的期望。这便是诗意的生活,这便是诗人眼中与众不同的晨霜与深秋。)

晨霜
文/王子(湖南)
面朝东方
往昔的落日余晖把孤独晒得黝黑
脚印遥望淌过的泥泞
窗花是剪平了岁月
还是把月圆才来相聚的水珠
写成了横折弯钩?
终究把晨霜落在了山那边
展开拳头,以为握住了全部
十指弯出相思语
凝结成霜的时候
周遭过于安静
以至于杜鹃声声都是归期
风干之前
汲取醉倒在镜片里的整碗热气
仿佛与朦胧相拥
自从贴上无箭头的车票
窗内的,窗外的
始终被凌晨两点牵挂
(余新明读诗:是谁,失手打翻了白露,让那草尖凝霜,芦花白头?本以为展开了拳头,就握住了全部,怎料十指弯出的相思语,全部凝结成为霜露,一张无箭头的车票,将他乡与故乡的距离缩短,匆忙的脚步踏出的,是征程?还是归途?)

晨霜
文/龚小猪
落了,又起了
昼与夜的更替,沉睡与苏醒的过程
小草也会醒,一个侧身
惊动于你的湿润,像母亲一样泪水流过的驱身
你以为的早晨
其实是霜降如至清的纯粹
要将秋节里,那些即将离去的风尘
滋润,再滋润
所剩无几了,这次第的晨
若还拥有一丝的怜爱,便是倾其所有
充当一回爱的验证
和身而伏,干枯的人生
(余新明读诗:一场晨霜,便是一场离殇,生与死的别离,情与缘的离殇,都在这秋意渐凉,白露凝霜的时节里,演绎出一段悲欢离合的绝唱。)

晨霜
文/一笑了之
前世是夏天的精灵
清晨,在草叶上起舞
忽闪着晶莹的眼睛
如今沐浴秋风
叫醒枫叶的绯红
让秋天的激情铺满山川
送落叶归于尘埃
让天地开始萧瑟的轮回
溶于蜿蜒,河水便添一丝寒
考验深秋里迎风向前的人
已经习惯用这晨霜染发
朝霞映衬下
头上晨霜潇洒飘逸
(余新明读诗:窗前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晨霜,如前世夏天的精灵,在草尖上起舞,在枫叶上燃红,在白发上染白,在山川间轮回,看那晨霜潇洒飘着,看那人生沉浮轮回。)

晨霜
文/陈荣根(浙江)
晚风,张开臂膀
摇落星辰里、岁月积淀的寒露
滚动在,秋荷沧桑的脸颊上
凝霜
喝醉了的记忆
倒在芦苇脚下,抖落白霜
然后,披着霞光醒来
洁白的思绪,挂帆飞进父亲的船舱
曾经,父亲的菜园蔬果
青翠浓芳
冬瓜,满身晨霜结晶
是父亲,老茧中熬出的向往
菜叶伸展着手掌
给父亲侍弄的希望,抹上了晨霜
但,父亲额头江淮上的风霜
依然绽放
挑一担尚暖的秋光
为父亲御寒,因为他说
他不再抹晨霜
(原来的我读诗:作者对待晨霜,感触颇深,有种暖流从内心涌出,波浪层层叠叠,从远至近从浅入深融合在诗行里,意象频出,意在引出父亲,这样便于忆父,船舱、果园、甚至于对家父的记忆,都是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令人感动和难忘,凡都凝结着对家的眷恋和温存!此作入选纸刊!!)

晨霜
文/雄鹰(黑龙江)
风沿着夜,打开咒语
更多的情节捉对厮杀。时光冷冰冰的
叹息声在指尖停留
星星隐去。文字在晨光里依偎
万物退进骨子里
锁链还在原地,真相散在肌肤上
冰冷的词,渗出体内的白
散落的句子,缺乏完整
修辞依旧尖锐
从夜里走出的故事,留下独白
(原来的我读诗:晨霜感染的诗词,同时诱惑着修辞,把过往和流年一并带向寒冷,读此作身感微凉,留白空间拋于夜空里,让落笔的墨重染霜夜,加深了冷的程度,作者是夜行人,并随夜归者,因为部分故事和详细情节,在黑暗中跌倒又被扶起,易引发读者思绪翩跹,既有同情心又有好奇感!!)

晨霜
文/蝶鸢(黑龙江)
第一次见到您
是在火车站的出站口
一双明亮的眸,藏着火一样的情
一头乌黑的发,写着童心未泯
默默地望着您
笑容里藏着亲切感
眉宇间,刻着父亲般的慈祥
谈吐中,流露出艺术家的风范
每一次,看到您与情人
在宣纸上激荡,飞来跳去
看到您挥毫泼墨,凝重又飘逸
婉转而流畅的笔势与潇洒轻盈的身姿
都让我赏心悦目,肃然起敬
从此,陌生的城市里
青山绿水间,留下了我的足迹
也留下了我永远的牵挂
那份情,诗意般地流淌在沂河畔
可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雨
打疼了您的身体,打碎了您的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天越来越阴,雨却下个不停
一个初冬的早晨,我从远方来
开门的一刹那,我惊呆了
一阵凉风袭来,热泪凝霜
掉落一地的失望,离开了
(原来的我读诗:“掉落一地的失望,离开了”,在此,重门深掩,内外不通,关防严密。与此同时满目中只见有幽寂的冷雨,那残春的落花,纷纷成阵,或者狼藉满地,或则飘坠池中,随水流逝而去,如此残局甚好,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初冬清晨,何为萧条,归于自然界安排,也彰显了中国汉字文学的特点,正在作者心中产生了无法解释的妙谛,只那“流水落花春去也”,人人为之倾倒,作者为之将文字搬于素纸之上,正是这首诗要解答晨霜所产生景致的奥秘之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