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源流诗苑】
第768期[优秀近体诗]周刊
再创新佳作,传播正能量!
(作者文责自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涉侵权,请通知删除;排序不分先后。)
神州源流诗苑
2022年10月11日
1.七绝•夏夜过青杠园
细江野老(贵州遵义)
山重水复与天和,路转峰回耐琢磨。
几处农家灯影里,满田蛙鼓满田歌。
2.桥
水溶(辽宁)
横亘空中似彩虹,展腰舒背卧如弓。
江河湖海轻松渡,峻岭高山一路通。
3.七律·壬寅年寒露
源流诗纪(广东)
风吹叶草凝珠晃,露润丛林爽气清。
玉桂花开飘郁馥,丹枫色染醉浓情。
闲游野岭苍松茂,遥望田园水稻盈。
菊灿天凉鸿乐舞,逍遥墨客咏秋声。
4.也谈农民养老
文/程维亮
农民养老漫推敲,休以扶乩问吉爻。
共富经年夸海口,脱贫多日戏香包。
虽无饿殍填沟壑,却有衰翁守穴巢。
即使钱钞能到位,难将窘境一时抛。
注:今日从腾讯新闻得知人民大学郑凤田教授提议给70岁以上的农民每月发放五六百元养老金。
5.晨起菜园收秋
文/王宝生
露水殷勤正洗秋,老夫园里耍风流。
飞镰若使金箍棒,十万云天一把收。
6.壬寅仲秋口占
金荣(湖北)
秋风何不凉,灵泽几时扬。
有菊无霜露,稻花难送香。
口占
金荣(湖北)
大庆假长期远游,疫魔常扰众多愁。
令颁人守家乡逛,电视同欢同调讴。

7.喜见秋雨有吟
王小
其色透明看似无,其形可爱滚如珠。
我家溜去哪儿了?不在清江在玉湖。
8.七律*登完达山
文/老兵
登高极目正逢秋,林海波涛放眼收。
湿地环围缠玉带,群山拱抱塔琼楼。
完达岭小千层染,河道湾湾九曲流。
寒意青丝金岁月,雁乡故事此间稠。
9.七绝·暮秋
俞春林
南飞雁叫击长空,秋暮秋高秋爽风。
落木萧萧黄草路,冬天脚步急匆匆。
10.七律•寒露
文/马静泉(吉林白城)
秋深寒重菊花香,冷夜风微皓月芳。
凤叹梧桐尘海舞,雁寻丹桂碧空翔。
草枯旷野牛羊倦,果硕田园百姓忙。
锦季丰收心悦笑,天虹炫彩凯歌扬。
11.七律·塞北寒露时节(下平一先)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秋风爽朗雾轻悬,贺岳山头梦万千。
菊蕊依然薰艳丽,蜻蜓浪漫舞缠绵。
寻踪旷野几多露,觅迹丛林十里烟。
虽有红枫涂绚彩,金黄醉意入诗笺。
12.七绝•秋韵
文/风清(辽宁)
雁影横空一字描,蛩声彻底几回消。
不知树叶谁梳落?秋韵霜风尽力摇。
七律•月色
文/风清(辽宁)
娴静银盘挂上天,安祥玉镜举云肩。
如钩倒影参差月,似水流光皎洁船。
欲语盈盈辉万里,含情脉脉耀经年。
何须梦境寻春醉,自是心期盼夜圆。

13.壬寅寒露得句
徐复峰
阴晴几变化银霜,近日何堪度夕阳。
冷热无均花败去,清秋惹客养生堂。
14.七律·寒 露
文/幸福使者(张建国)
漫山红叶铺霞韵,遍地黄花溢雅芳。
雁阵蓝天云里去,林园赤柿树梢扬。
丰收晚稻呈金海,怒绽新棉现雪乡。
满畈农人忙种麦,繁荣锦绣盛华祥。
15. 重阳
姚树元(武进)
年年九九是重阳,岁岁金秋寿客黄。
瞩目林中桐叶落,风闻院里桂花香。
娇妍木槿迎丰日,绚丽芙蓉唱小康。
杜牧齐山今设宴,诚邀墨客谱华章。
16.七律•娄山感怀(其二)
细江野老(贵州遵义)
娄山胜景令神驰,两地通衢险隘移。
公路蜿蜒开故道,林园宛转焕新姿。
登临望海腾嘉誉,伫立西风赋壮词。
雁叫长空惊晓月,残阳似血染军旗。
注:望海即望海楼,西风即西风台,乃大娄山顶峰两处景点儿。隘口摩崖石刻有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两地,娄山关扼川黔要冲。
17.七律*寒露
文/老兵
日渐霜寒冷气秋,光阴似水向东流。
千山百草呈金色,万岭一林雁阵游。
几见黄花迷夜月,还惊红叶遍坡丘。
爬摘树果防唇裂,蒸煮羔羊蓄体头。
18. 七律 • 霜降抒怀
(中华新韵)
星辰
万木萧疏已近冬,菊临霜冻亦从容。
阵鸿鸣唱飞南域,江水欢歌笑世风。
素笔欲描秋画卷,雅怀缺少杜公情。
且将诗意托明月,来日挥毫绘彩虹。

19.七律 寒露
刘耀南(黑龙江)
落叶飘飘披彩纱,诗随秋水漫天涯。
风中鸿雁归云表,篱畔黄英散绮霞。
万木襟怀山岭俏,千园面貌果蔬佳。
登高眺远身心健,老窖新曲乐岁华。
20.环卫工人之歌(新韵)
王楼(内蒙古)
朝陪残月暮追星,锹帚为毫绘市容。
纸屑瓜皮收眼底,大街小巷记心中。
披霜沐雨弗觉苦,献力倾情倍感崇。
汗水浇出环卫果,双肩扛起万千峰。
注:鹿城指内蒙古包头市。
21.寒露
贺律魁
雁阵南飞玄水寂,菊香细引客愁浓。
情牵影落珠辉闪,泪洒风摇玉坠溶。
眺远怀人攒万竹,登高逐胜倚孤松。
心安遂有陶篱趣,景悦何须得暂逢。
22.七律•寒露梳景
洧霞-陈法营
令已深秋换衣单,温差相异夜更寒。
几场潇雨云沉冷,霁日携风地覆干。
水蟹芝麻鲜口味,红枫艳菊染山峦。
晨阳晶露迷裙裤,明月清婵万家安。
23.七律*倾听寒露
文/风啸青花
沉浮气雾化珠玑,起伏心怀梦紫薇。
往复秋冬寒露跃,频繁季节雪花飞。
无形有境轮回晓,雁去冰封冷暖围。
亦向红尘诗酒醉,还须淡泊水云挥。
24.七律·寒露
吴景彦(沈阳)
时逢寒露珠晶耀,忽见幽风疑似霜。
日月相辉秋色淡,玄黄入梦九华香。
千山锦秀涂骄态,万木斑斓润彩妆。
金鼎丰盈承硕果,颐年瑞喜百家康。

25.茂荆堡山坳布达拉宫
一一'农耕时代袖珍小国'尤溪盖竹乡
葉紅/文
桥溪土堡布拉宫,砌筑石夯木雕龙。
护厝厢房阁碾铺,悬山翘脊构乾隆。
斋堂文武廊桩艺,高落差阶级坡丛。
御警天然钟古礕,敲鸣荡漾谷屾穹。
26.寒露秋深吟
七律•寒露
文/平湖(吉林)
露华寒集放清凉,秋色浓妆映暖阳。
原野菊黄芳蕊绽,蓝天雁舞展云翔。
香甜瓜果欢歌唱,五谷丰登笑脸扬。
岁月峥嵘前路阔,江山多彩日光长。
五绝•寒露
文/平湖(吉林)
秋深寒露凉,千稷众农忙。
风劲叶归本,万生储食粮。
27.苦吟
吴锡峰(河南)
孤云宿鸟柳枝攀,落日飞霞照牖轩。
黄叶残花霜满地,碧天明月酒盈樽。
珠星笑眼思翁寓,玉蕊清风只自藩。
废寝忘时拈好韵,诗成雪茗宴吾孙。
28.寒露
水溶(辽宁)
西风拂露欲凝霜,塞雁晴空过几行。
碧叶凋零原野素,菊花绽放竹篱香。
29.七律*秋枫
文/老兵
寒风瑟瑟尽萧条,霜染枝头似火烧。
红树千林阡陌美,白云满岭鸟声飘。
河桥有景期游客,湿地芦花隐野樵。
大雁高飞南国去,小城枫叶独妖娆。
30.秋游
文/山风(本溪)
一叶报深秋,西风醉岭头。
千山枫色美,四野菊香稠。
树下成群坐,花前结队游。
亭中扶短笛,曲曲激情悠。

31.七律.寒露暮秋
剧 道
金秋地露到寒霜,照眼丹青染彩黄。
色切斑斓千里韵,花堆绚丽满山香。
深知此景留不住,断定私心费思量。
引我年年枫叶醉,如痴枕卧菊花旁。
32.五律•寒露
细江野老(贵州遵义)
晨露结霜华,枫如二月花。
斑茅飞白雪,湖水挽青纱。
树老蝉声噤,荷残日影斜。
篱边千亩菊,闲饮正秋茶。
33.佚题
金荣(湖北)
晨醒机响又查酸,国庆宅家期早安。
超市一行餐品备,儿孙团聚也心欢。
喜迎二十大
金荣(湖北)
十月沐春晖,北京精锐聚。
红旗处处飘,金菊人人慕。
领袖有佳篇,众心得参悟。
全民廿大迎,谋略超前路。
34.秋雨
天上有个太阳
秋雨不遮天,无云湿玉肩。
平畴承惠泽,沃野饮甘泉。
户户耕牛动,村村佳气连。
幺姑休动怒,此景兆丰年。
35.寒露
高原风
晚秋落叶寒霜降,菊绽枫馨万物凉。
阴雨绵延难遂意,三更露气惹人望。
36.暮秋
中原客:河北
遥岑空漏一亭云,小径山花已不存。
瘦木畏寒呈老态,余风落寂过黄昏。
秋华尽去心生怨,形素堪怜月近门。
光景凄凄愁梦冷,南窗秀竹现霜痕。

37.枫叶红了
金荣(湖北)
风瑟风寒入晚秋,红枫卧水喜漂流。
露霜披菊欢蜂蝶,鸥鹭戏鱼追鹤舟。
蝉泣枯枝欲攀上,荷残碧浪不垂头。
云高气爽农家乐,行岭坐峰君醉眸。
38.珍惜不期而遇 (新韵)
颜景泉 (江苏 连云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是江南风景好,落花时节又君。
39.七律 寒露节气吟唱
文 / 胡 可 兴
寒来雁去已深秋,树木枯黄落叶稠。
寂静层林山色暗,欣开桂菊艳花优。
油菜抢种宜时播,稻谷收仓贩客求。
幸遇京都盛会至,城乡大众喜心头。
40.恐袭(新韵)
王敬龙(福建)
两国战乱几时消,凋敝民生怎忍瞧。
恐怖袭击今上阵,人安世泰路迢遥。
41.暮秋思绪
林木
独楼望水水流湍,寂寞霜秋百卉殚。
多少晨昏宾雁苦,寻常巷陌故乡寒。
新醪启瓮杯初满,老砚濡毫墨未干。
短句吟成难就梦,月魂映烛泪光残。

42. 七绝·岸 柳
文/幸福使者(张建国)
春天插柳夏成荫,岸柳生烟百媚临。
莫道纤柔奴少骨,深冬傲雪万丝妊。
七绝·寒
文/幸福使者(张建国)
秋耕种麦热熔霜,晚稻丰收遍野黄。
寒露天凉风正好,吹干耕者汗衣裳。
43.寒露
高原风
一夜风凉地有霜,菊残枝蔓落荒殇。
雁声阵阵催秋去,寒露无形冷夕阳。
44.读史漫吟
文/程维亮
浩繁典籍久钩沉,真伪忠奸探杳深。
汉代嬴秦非进步,唐承隋业总亏心。
姬周不忍殷商绝,司马终将帝胤侵。
信史几人持董笔,江山社稷漫敲吟。
注:司马,即司马懿父子。
45.七律 寒露
吴锡峰(河南)
残叶枯英遍地黄,深秋寒露夜飞霜。
问梅小院何时蕊,陶菊疏篱依旧香。
月下玫瑰花语笑,笼中鹦鹉道凄凉。
功夫荏苒红霞缀,好景难寻醉夕阳。
46.七律*秋草黄
文/老兵
相貌不扬阔野生。蓬飞逐影舞孤清。
寒来暑往能迷客,雨落云浮亦寄情。
细叶密排鹅岛聚,纤枝长穗白花倾。
遇风张伞裙方走,散播天涯悄默声。

【神州源流诗苑】周刊
主编: 源流诗纪 (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主编、原国际诗苑总顾问等)
副主编: 萧锦良(江河一石,兼主管)
副主编 细江野老(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编辑等)
副主编 帘子(原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编辑)
副主编 天水(国际诗苑编辑)
副主编 笔架山人 俞春林(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红井诗社副社长、《红井格律诗词》副主编等)
编辑 独秀山人丁宪杰(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安庆市诗词楹联研究会副会长)
顾问: 孙丽华(华夏诗社编委会副主编)
编委: 源流诗纪、帘子、萧锦良 (江河一石)、细江野老、天水、笔架山人俞春林、独秀山人丁宪杰
编辑制作: 神州源流诗苑(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