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言诗 彩霞(平水韵)
文、于公谨
雨后初晴映彩霞,秋风戏弄野黄花。
抬头落叶飘飞处,紫蝶流连现白纱。

卜算子 傲骨
文/于公谨
举首月如钩,
耳畔秋风笑。
已是浮霜散落中,
犹见黄花笑。
雁去水清寒,
傲骨含香到。
叶去残枝委婉中,
品味芬芳好。

临江仙 感念
文/于公谨
漫卷秋风明月处,
长河舞动云烟。
浮云已挂在西山。
影飞飘转处,
淡淡在回旋。
万种情牵思念倦,
星辰如雨寻欢。
沧桑淡淡数波澜。
菊花留傲骨,
感念有三千。

随笔
故事的主题
文/于公谨
小时候,喜欢听故事。那个时候,因为可以玩的东西很少;并没有很多消遣,白天的时候,还有一些可玩耍的地方,比如冬天的陀螺,夏天的狼河什么的,反反复复,就是那几样;而晚上,就是很长时间寂寞,那些故事,成为了夜色里面的主角。通常来说,很多的短故事,几乎是忘干净了;而记忆犹新的故事,过了很多年,也没有忘记;并不是这个故事有多好听,有多美妙,而是因为这个故事,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讲了什么,或者是说,主题思想是什么,或者是说,意义是什么。故事,都不仅仅是故事,而是有着很多的内涵;只是这个故事,有些例外。
故事并不是很复杂,毕竟是农人所讲;如果是秀才什么的,就会有着很多文绉绉的词汇出现,农人就没有了。故事的主干是,有一年,有一个屯子,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人”,挨家挨户地说,上吊好;很多人都已经上吊;这个“人”到了一家八十多岁的老人家里,也是这样劝说上吊好;老人不客气,直接用?头,把这个“人”打死,这个“人”就露出了原形,就是一件破棉袄;这个破棉袄不知道是谁扔掉的,成为了妖怪,转化成“人”。
我当时听了,是有些害怕,毕竟是很小;有时候,在屯子里面玩耍,就会看到破棉袄,就会有些忍不住想到,是不是会化成“人”?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才知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只是人们编了一个“瞎话”而已。问题是,这个“瞎话”,到底要说明什么?我思考了几十年,也是没有思考明白,这个“瞎话”的主题是什么。可能是爱琢磨的缘故,就是对这个故事,一直没有忘记;即使是现在,也是没有弄明白。
可能是劝说人们节俭?只是破棉袄,有什么节俭?一个破了的东西,不能用了的东西,怎么可能继续保留?这样的保留,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是没有什么意义,怎么就不可以扔掉?破棉袄,已经是不保暖了,而且是有着很多的细菌,有着很多的脏东西存在;如果是强行保留下来,可能会传染疾病,解决办法,就是直接扔掉,或者是毁掉。当时,那个年代,很多家庭,都没有多余的东西,当然衣服棉袄什么的,也是不可能会多余;都是在不能够继续使用的情况下,才会扔掉,否则是会继续存在。
这一点是不对。那么,是什么样的主题?
我有猜测过,可能是人们觉得,乱扔东西不好,才会这样。如果是现在,可能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不对;而当时,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毕竟是吃饱都成问题,怎么可能会在意别的事情?这就像是古代的人,不知道花儿是美的一样,因为在当时的年代里,人们吃不饱,怎么可能会注意到什么是花儿?在那个时代的人,美就是大羊,从美字构成,就可以看出来。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吃饱饭了,才知道花儿是美的。
也就是说,当时,不可能会觉得,乱扔东西是错误。这一个观点,或者是猜测,也是错误的。
那么,这个故事,到底主题是什么?
清平乐 孤灯
文/于公谨
烟霞几缕,
柳舞千思绪。
落叶旋飞将欲去,
雁过山峰无语。
闲散可叹西风,
悠悠且转朦胧。
影淡孤灯犹在,
曾经且笑情浓。

七言诗 春潮
文/于公谨
东风一夜涌妖娆,水荡青山挂玉桥。
细看杨花飞舞处,归来燕子叫春潮。

浪淘沙令 残红
文/于公谨
云淡在悠悠,
星掠娇羞。
何堪岁月有闲愁。
酒醉今宵归去处,
冷落清秋。
雁去叹温柔,
孤寂不休。
曾经望去百花洲。
只是残红飞舞在,
水荡江流。

随笔
高素质
文/于公谨
傍晚,散步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一个熟人,就被熟人拦着,坐在了广场边上。后来,又过来几个人,坐在边上。我们是说话很低声,而他们几个人则是在争论着什么。我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也是没有心思去关心,毕竟是我出来散心,也是锻炼身体的。而有一个戴眼镜的人,说日本人的素质,本来就是不错。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说实话,从来就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日本人是人,还有什么侵华战争的存在?
有一个平头的人,说日本人什么时候素质高过。戴眼镜的人说,你看看日本做得事情就知道。熟人说,你认识他们?我说,不认识;我还以为你认识。熟人说,我也不认识;你不喜欢听?我说,如果日本人有素质,世界都和平了。这句话是被戴眼镜的人知道了,就说,日本人的素质,是有目共睹的。我说,我不想要争论。戴眼镜的人说,你是说不出来。我说,不是说不出来,而是你的话根本就不值得反驳。
戴眼镜的人说,怎么就不值得反驳?我说,我不知道你的想法;只是日本人的无耻,如果说世界第一,美国人就会排在第二。戴眼镜的人说,美国人是世界上最无耻的国家,我承认;而日本就不是。我说,你知道不知道,日本人在中国领土上面,都做过什么?戴眼镜的人说,我知道;这都是过去的事情。我说,过去了?你知道不知道,现在中国找到一些东西,是日本侵华时期,没有带回日本的东西,日本就会说,这些东西,理应是他们的?戴眼镜的人说,怎么会?我说,这个有案可查,而且是很多。
戴眼镜的人说,日本人真的是这样无耻?我说,不单单是无耻,而且是卑鄙;他们对中国是不宣而战;而结果是,却会倒打一耙。戴眼镜的人说,这一点我知道。我说,既然是你知道,为什么还要说日本人有素质?一个卑鄙无耻的民族,还要说高素质,你觉得可能吗?戴眼镜的人说,我是觉得,他们在很多事情上,做得是很好。我说,日本人做过什么好事情?我们可以摆出来,就像是他们的工业发展,除了造假,就是造假。
戴眼镜的人说,日本制造,都是很出名的。我说,是假的出名吧?戴眼镜的人说,怎么会?我说,他们用很多的假数据,来说明他们东西好;就像是卖给英国人的高铁,直接漏水什么的;你觉得日本人会说,他们的质量存在问题?戴眼镜的人说,这个是不可能。我说,日本人的无耻在于,他们会为了他们的假货,鞠躬而已;屁股一撅,就万事大吉;这就是日本人;想要让日本人赔款,几乎是不可能,除了他们的美国爸爸。
戴眼镜的人说,是,他们是造了很多假货,而且是大行其道。我说,这就是日本人的素质高?戴眼镜的人说,这是日本人的无耻。我说,本来就是无耻,而且是卑鄙;你可以看,静静地看,可以静静地品日本人,就可以知道,很多的日本人,都是卑鄙无耻,而且是在骨子里面藏着坏。戴眼镜的人说,就像是日本人随地大小便一样,坏的那么随意?

散文随笔
大约在冬季(油腻的我 一五五)
文/于公谨
人和人之间不同,却也是因为他们的心不一样。就像是理所当然的得到,和感恩的人,是两种不同的人,他们的处事风格也是截然不同。感恩的人,可能是性格有些大大咧咧,在意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好;而理所当然的人,则是计较着自己给别人的恩惠,而不是想着别人给自己的恩惠。
曾经有一个人说,计较太多的人,活着太累。
我不知道,只是接触过很多这样计较的人,他们想要幸福,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印象最深是一对姐妹;姐姐的性格,有点憨儿,很多事情都是不放在心上;而妹妹想法,很多事情都是放在心上。结果是,姐姐过得很幸福,而妹妹过得很不好。
很多人都说,姐姐傻,没有妹妹精明。我不想要说什么大智若愚,只是想要说,并不一定是傻,而是不愿意计较而已。妹妹看上去的容颜,显得苍老;姐姐的容颜,看上去就像是比妹妹小很多岁。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姐妹的差距。
我曾经对妹妹说过,你也可以和你姐姐一样生活。
妹妹说,生活不了。
我说,怎么生活不了?
妹妹说,我想要什么都不管,只是不可能会不管。
我说,没有说你不管;就像是你丢了一分钱,会念念不忘三年;即使是有人给了你钱,你也会觉得,如果那一分钱不丢,就更好了。
妹妹说,还真是。
我说,你姐就会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妹妹说,根本就不可能会去想。
我说,对啊。你学不来?
妹妹说,学不来。
这也是亲姐妹之间的差距,谁会得到幸福,是一目了然。
我认识的一个人说,她们之间,可以说,是本性难移。
我说,不知道。
那个人说,并不是妹妹想要计较。
我说,是吗?
那个人说,就是妹妹的性格决定的。
我说,你怎么知道?
他说,不信你可以看看。
我说,你的话有道理。



于公谨。辽宁省瓦迈店市人,喜欢写作,爱好书法,散文,小说,诗词,剧本,皆有作品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