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童年爱》
第十九章 看梨趣事
三十里铺村东,有一片片的白蜡林、梨树林和苹果园。村东北的“老牛槽”西边土岗子上有一片梨树林,我家曾经承包过十多棵梨树。
春天到来的时候,梨树林里一片洁白,散发着阵阵清香。蜜蜂围着花儿嗡嗡的闹着。到了初秋,我家的甜梨、酸梨、面梨快要成熟的时候,爹就靠着一棵高大的面梨树搭起了窝棚,准备看梨。
我家的窝棚是与众不同的。爹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工巧匠,他做窝棚当然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他先靠着一棵面梨树身安放了一张条桌,四个腿上绑住四根白蜡杆子,上头弯成呈弧形对接,用铁丝捆住,上面再横放四根白蜡杆子,系牢,铺上苇席,盖上塑料布,这样又挡雨又遮阳。娘背来一个大卧单,把里面裹的被子和褥子抱出来,平平整整的铺到条桌上。一个窝棚便做成了。
这样,星期六星期天的白天,或者上学前放学后的时间,我领着弟弟来看,我俩在窝棚里玩耍;晚上爹来看,在窝棚里睡觉。晌午饿了的时候,奶奶在家做饭,让花姑给我们送饭。
花姑长大了,早已退了学,便经常和爹娘一起去下地干活。她的几个好朋友找上了婆家,出嫁了,有的还抱上了小孩儿。可是,花姑的婚事还没有着落。前几年花姑还小,二大爷保媒的事儿是假,开玩笑而已,如今可能是真的了。这又让我感到十分的不快。
花姑从家走着来给我和弟弟送饭,老远就能听到她响亮的歌声。她是那么的开朗、乐观,无忧无虑,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心灵纯洁的好似一面镜子。
到了窝棚前,她大声叫我和弟弟起来,坐好,然后把一个笼布包打开,拿出温热的饼子和咸菜,递给我和弟弟,催着让我俩吃。我把饼子举到花姑嘴前,让她先吃。花姑笑着说:“你这洋学生先吃吧,住一会儿还要去上学呢!”
于是我才大口吃起来。花姑一边为我俩晾着开水,一边看着吃饭,一边讲着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牛郎织女》的故事,花姑说的就很吸引人:
从前,有个牛郎,是牛家庄放牛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他的嫂子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条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天上的织女带着几个仙女下凡……
看梨,其实就是看偷摘梨的人,尤其是在中午和半夜。虽说几乎家家户户都承包了梨树,可是还是有人舍不得吃自家的,却偷偷摸摸摘别人家的。怎么会这样呢?爹说得好,他们这些人,是前些年偷生产队的东西“顺手”了,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了。
记得有一天晌午,花姑还没有来送饭,我和弟弟玩“叉茅厕坑”,玩累了,就躺在窝棚的蚊帐里休息。那时候的蚊帐是棉线织的,线粗孔小,在外面几乎看不清里面的人,但里面的人模模糊糊可以看见外面人的影子。
这时候,我猛一抬头,发现村里有个叫锁儿的,老远的向我们窝棚的方向走来,鬼鬼祟祟的,似乎要干点什么偷事儿。于是我和弟弟都不吱声,假装睡觉。他来到我的窝棚前,往里看了看,我和弟弟躺着紧闭着眼睛,屏住了呼吸,怕是叫他发现。好在他只是看了看,并没有撩起蚊帐来,仔细查看里面,可能以为我兄弟俩回家吃饭去了呢!
锁儿觉得没有人看梨,便直起身子,快速伸手摘了我家一棵树上的甜梨——这棵梨树上结的梨,又大又脆又甜,是出了名的。锁儿只摘了两个梨,一只手里攥着一个,另一只手拿着梨就往嘴里塞,一大口一大口的咬。他恐怕此时我家有人来,还背对着窝棚蹲下来,一个劲儿的朝南面的小路上看着,瞧着。其实,我和弟弟在蚊帐里呢,他的一举一动,我们都看的清清楚楚。
怎么惩罚他一下呢?我冲弟弟张了张嘴,弟弟便明白了。于是见锁儿吃的正起劲儿的时候,我俩站在床上,突然大声一吼:“啊——哈——!”
这一声大吼,太突然,声音又高又尖,竟然把锁儿吓得一哆嗦,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吃进嘴里的梨块儿飞出来,手里的梨一咕噜掉到了地上,满身是土,狼狈不堪!然后,他在地上使劲儿爬,可是因为害怕吧,腿上没劲儿,爬了好几次都不行,好不容易才爬起来,便一溜烟逃跑了。
我和弟弟见状,则哈哈大笑起来。我以为,这是我看梨经历中最惊险、最有趣也是最难忘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