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206)
纳兰性德《临江仙•卢龙大树》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纳兰性德《临江仙•卢龙大树》
雨打风吹都似此,将军一去谁怜。画图曾见绿阴圆,旧时遗镞(zú)地,今日种瓜田。
系马南枝犹在否,萧萧欲下长川。九秋黄叶五更烟,只应摇落尽,不必问当年。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多用以咏游仙故事,故名。敦煌词或作《临江山》,又名《谢新恩》、《庭院深深》等。双调58字或60字,上下阕各三平韵。宋•柳永演为慢词,双调93字,上阕五平韵,下阕六平韵。
【将军】 冯异跟随刘秀安定河北,为偏将军,封应侯。诸将并坐论功,他常退避树下,军中因号为“大树将军”。后常用以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南枝】 朝南的树枝,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
【九秋】 指九月深秋。
大意是:
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和历史长河的波澜起伏似乎是一样的,昔日纵马扬鞭、驰骋沙场的将军早已化为一抔黄土,还有几人记得他当时的功劳。又有几人记得凭吊逝去的英雄?谁人知道那些被收入画中的绿荫地过去是什么模样,要知道,昔日的战场如今只化成了一块瓜田。
江河奔流,曾经拴着战马的树枝还在吗?是否早已化作深秋的落叶、五更的晨烟?任何人都无力阻拦一去不回头的岁月,任何言语和行动在注定消逝的光阴前都空洞苍白,那么,过去的丰功伟绩、英雄旧事又何须再提!
康熙二十一年(1682),纳兰性德作为一等侍卫护从康熙皇帝东巡,在途中写了多篇作品,这是其中之一。词人借咏卢龙大树而凭吊古人,抒今昔之感和怀乡之意,流露出一种对沧海桑田的感慨,还有对兴衰交替的明了。

上阕抚今,通过布景以展示现状,着重歌咏词题的本义。词人被卢龙松的真实图景所惊叹,眼见卢龙大树虬劲挺拔、郁郁葱葱,借东汉“大树将军”冯异的故事,将逝去的人和眼前的树相论。携带着无限哀怨的感叹之声,牵引着人们跟随他的思绪飘飞于远去的岁月,将军一去,已无人怜惜;光阴倏忽,往事不堪回首。词人清楚,昔日争战兵戈之地,今天已变良田沃野,历史把一切碾碎,化成了云烟消散。

下阕追昔,通过说情以表达观感,为词题的引申义。昔日征战地所遗留下来的箭镞,让词人联想到当初在此用以系马的南枝,可惜眼前的深秋时分片片黄叶都已飘零殆尽,哪里还有当初的“南枝”。词人看着一片萧条惆怅之景,回想当年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奈何曾经建功立业的他们都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化为烟尘,唯能叹一句“只应摇落尽”,并由此发出英雄人物和英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的惆怅感慨,认为一切都应当在摇落中衰朽,不必重提当年,自然而然地抒发出了胸中的感叹。
读纳兰这首《临江仙》,记感如下:
思接千载在卢龙,
吊古伤今不忍停。
沧海桑田成过往,
悠悠岁月总前行。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