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爱上秦皇岛”专题连载(第22集):
《爱上秦皇岛》
(摘录第22篇)
长寿山(下)
主播:梦 雨
【悬阳洞】
有“山海第一胜景”之誉的悬阳洞,是一个穿透式的花岗岩洞,被称为长寿山石洞之最。我国许多溶洞多为石灰岩洞,如此高大的花岗岩洞在我国北方实属罕见。悬阳洞呈纺锤形,前后宽阔,中间狭细,全洞长117米,前洞为悬阳洞的主体洞穴,进深37米,宽14米,高13米,呈拱门形,右上方60米为中洞,后洞20米。
悬阳洞最早垦辟和建设在明代。明初洪武年间,四川峨眉僧人到此建庙塑像,并以汉隶形式留下第一笔蜀人创修。之后随着明代魏国公徐达1381年在山海关建关设卫,边臣武将、僧人、道士云集,百姓香客络绎,文人墨客咏诵。儒、释、道三大宗教汇流于此。他们和平共处,修真养道。悬阳洞三教并立,融融相生,成为历史上宗教文化现象的一大特点。
20世纪30年代后,悬阳洞走向颓败。6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这里的佛像、庙宇毁坏殆尽,只留“悬阳洞”“清虚凌空”“万善同归”“通天幻境”“别有洞天”“紫塞桃源”“蜀人创修”“洞天福地”“云根奇辟”“一窍通灵”十幅刻石,石刻书法真、草、隶、篆齐全,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沿着石砌台阶扶栏而上,洞由明变暗,又由暗变明,石阶由宽而窄,又由窄而宽,凉风习习,别有情趣。约行数十步,仰面而视,洞顶有双孔,为自然形成,有日光悬于其中,悬阳洞由此而得名,并成悬阳洞窥天一景。悬阳洞之奇恰恰就在洞中有洞,洞上有孔,孔能通天。
出洞后可见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留下的《造钟碑记》碑碣一通。向左平台上有两棵古松拔地而起,对峙而立,直刺青天,独峻于林,树高30余米,树围3米,为明洪武年间栽植,距今己有600余年。30余米高的百年古松给人苍劲傲然之感,伴风送涛,凛然正气,其状如两巨人,威不可淫,故得名“双松挺峙”
【药王岭】
药王岭上有一巨石如海豹,神态逼真,昂首怒吼,似有惊雷滚滚而来,令人胆战。相传,远古造陆运动中,海豹正在酣睡,海水撤走,海豹一觉忽醒,见身边突变,一声怒吼,直震青天,遂化成石。
【神医石窟】
神医石窟位于药王岭山腰峭壁之上,是以古代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雕塑为主体的摩崖石窟群。神医石窟依山就势,半隐半露,窟壁上凿有神医的生平事迹和妙手回春的医术、名药方和名人题词,还附有“刮骨疗伤”“五禽戏”等典故的浮雕。
石窟群像为中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雕塑家付天仇、曾竹韶创作设计,“神医石窟”为著名书画家吴作人题写,此外还有国际友人的摩崖碑题,此景集中医学、书法、雕刻艺术于一体,是依山就势而造的人为景观,立意新颍,别具一格,让人在领路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和炎黄子孙聪明才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石窟魏峨挺拔、气势雄伟的独特风格。
【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 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李可染先生题词命名,四个大字随山就势,展现了桃源山幽径深的意境。这里群山环绕,树木苍劲,山谷间有桃、杏、李、核桃、樱桃、山楂等药用乔木,以及数十种藤草类植物,是一个自然形成、稍加人工培植的中草药植物园。
【一线天】
人工开凿的一线天系石门要塞,身临其中,两崖之中,仿佛天系一线,令人毛骨悚然,上有飞来石,下踞长寿河,左依古堡,后依高句丽营盘遗址,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传,薛礼征东时曾与高句丽兵激战于此,黄天霸与窦尔敦在此一决雌雄。这里两旁悬崖壁立,似刀削斧劈,中间河水通过,狭处仅二三十米,十分险要,称为石门天堑。巍峨对峙的石门山上的明代“百二山河”镌刻,古朴雄深,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璇靥潭】
花鸟翠树中有一奇石碧潭,游鱼戏水,微荡涟漪。相传何仙姑出游至此,见水清澈映影,便宽衣而浴,撩水洗面,忽觉脸上麻子皆无,复掬轻抚,则现一对迷人酒窝,故称“璇靥潭”,其放衣石被称为 “衣架石”。
斯逢盛世,人思长寿。长寿山风景区山峻石奇,洞古窟新,水秀天清,林碧草芳,雕塑石刻,巧夺天工,淙淙溪水,蜿蜒川流,是快节奏生活群体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绝佳胜地。
城市之光书店推荐提供用书
主播:王桂荣, 网名 梦雨 。秦皇岛开发区供电公司退休 。喜欢在读书和朗诵过程中,提升自己,享受品味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