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心思
宋晓华
俗话说:靠山吃山。以前,我们那片人家的烧柴要去蒙山捡拾。上山捡拾柴火主要在冬季,一是农闲,人有时间,二是冬季里枯技落叶也多。这是一个苦活、累活,一般都由家中成年男子承担。八十年代前,拾柴要人力挑回来,后来条件好一点了,独轮车多了,可以先把柴挑到山下,再装车运回家。
当我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开始带着我上山拾柴,当时主要的作用就是拉车。从山里到我们家,不但路曲曲折折,而且除了上坡就是下坡,很不好走。有的上坡路太长,中间要歇上好几回,才能爬上去。
有一次,在拉车爬坡的过程中,我看到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女孩,独自费力地推着一车柴正在爬坡。于是到了第一个平缓处,停下休息时,我返回去帮助那个女孩拉车。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个女孩的神情,有一丝惊讶,又有一点感动,但是她一句话也没有说。我们默默地把车停到平缓处,各自休息。过了一会,父亲喊我继续拉车爬坡,到了第二个休息点,我又要回去帮助那个女孩,父亲却突然说:“你不要去了。”当时我愣了一下,但还是顺从地坐下来了。
时过多年,父亲也已经去世了,我一直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阻止我?是不想让我帮助别人吗?好像不是!是怕累着我吗?应该也不是!但我能想明白的是:父亲的决定,无论他是从哪个角度考虑,都是为了我着想的!
作者简介:
宋晓华,男、汉族,山东平邑人,1970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1993年7月毕业于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同年参加工作,现在山东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工作。空闲时喜欢读读书,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