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罡评论隆光诚藏头诗十首
藏头诗十首赠谭湘燕等十位同学
隆光诚(广西南宁)
一、赠谭湘燕同学
谭吐斯文涌慧泉,湘兰沅芷溢芳鲜。
燕安雅室芸编捧,鹤志鸿心在碧天。
译文(老王):
从说话时的“措辞”就可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现时态度。谭同学的“谈吐”措辞文雅,态度谦恭平和,尽显知识分子质丽气华的“斯文”风范,口若悬河又彰明其内心的智慧之泉在无尽地奔涌;这“谈吐”,这“语流”,象湘江的兰草和沅江的香芷一样芳香四溢,沁人心脾,给人一种清新逸爽“一品鲜”的感觉。
心神安定无杂念,在自己的书房内(陋室?雅室!)手捧书卷专心致志地阅读思考;只见她勤奋刻苦的身影,哪个“燕雀”知道她的“鸿鹄之志”是在那碧空如洗的蓝天!
老王评诗:赠诗都是夸人的,除了象“我今天赠你一言”这样带有“警告性”“恫吓性”的“温文尔雅”的“骂人话”之外,一般不会骂人的。夸人还不能像外国人那样当面直接了当地说出让人肉麻的“奉承话”,中国人夸人讲究含蓄蕴藉,文雅得体,所以,隆光诚老师的赠诗不是为夸人而夸人,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对方的优点、亮点、可塑点,从而使对方清醒地认识自己、确立自信。要达到这个目的,夸人还得考虑方式方法,既要热情洋溢,又要理性对待,从而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产生启智励志的效果。
隆光诚老师的四个绝招是:
一、将赠诗对象的“名讳”拆分暗嵌于各句诗的句首(藏头);
二、把赠诗对象的名字与各种美好的“物象”、“意象”,“天作之合”、“顺理成章”地挂起钩来(中国人起名本来就是按照这一原理进行的);
三、赠诗对象的名字的“意涵”与全诗的“诗意”完美融合。
四、引典,语出有据,摆脱了“生造词语”的“嫌隙”和“指摘”。如:本诗第一句的“谈吐”化用为“谭吐”,依据就是明代冯梦龙的《风流梦◎杜公训女》中的原话:“你哪里得知,他日嫁在诗礼之家,谭吐不俗,也是做爹娘的体面”。“湘”是“湘江”,“湘兰沅芷”都是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吟魂、骚人)所钟爱的芳草,象征品德的高洁。“芸”是一种香草,“芸”、“鹤”、“鸿”都是高贵典雅的美好“物象”,可以直接代表作品中的“主旨意象”(希望赠诗对象能够象这些美好“物象”一样具有高洁优雅的品格)。多用绮丽的形容词也是一大特色,使全诗华丽雅致文采飞扬,如“慧”“芳”“雅”和“斯文”等词的遣用。
二、赠滕艳萍同学
滕王阁序古今传,艳雅风流锦绣篇。
萍水相逢挥妙笔,文光射斗泣神仙。
译文(老王):
滕王阁序不是诗,为什么声名远播,古今流传?因为它写得好极了,简直就是写尽美艳典雅、道尽风流倜傥的锦绣“诗篇”。我与你萍水相逢,从不相识,你却说“相逢何必曾相识”,“相逢本是一首歌”,于是挥舞生花妙笔,草就一首热情洋溢的诗赠给我,全诗的字里行间都闪耀着情感与理智的光辉,文采飞扬就像纳米波光一样直射星斗,又与星斗互相纠缠,打得不可开交,让天上的神仙都觉得可歌可泣。
老王评诗:
这首诗是隆光诚老师接受滕艳萍同学赠诗后的回赠之作。全诗极尽溢美之词夸赞该同学的诗写得好。
前两句高起点地居高临下地“炫耀”《滕王阁序》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但谁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后两句说滕艳萍同学的诗写得更好。这就是“高屋建瓴”的衬托手法。前两句起到了“起兴”的作用,后两句又运用了“比”的手法,中间还有多种“狭义”的修辞手法,这样就使全诗意境的表达效果达到了极致。
第三句还对该同学的品德和性格进行了不动声色的暗中流露。
三、赠陈李诗彤同学
陈吴义勇改乾坤,李杜双骄气象吞。
诗笔风流千古颂,彤霞万里醉心魂。
四、赠杨嘉同学
杨柳春风捧雅篇,嘉才懿品志诚虔。
秀眉澈目芸窗里,雅气融融自俊妍。
附注:
1、诚虔——虔诚,真诚恭敬。《再生缘》第六三回:“斋戒过,秉诚虔,薰沐画描敬佛尊。”
2、芸窗——指书斋。唐·萧项《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五、赠陆玉杰同学
陆藕冰清圣洁开,玉人款款步瑶台。
杰思雏凤腾玄气,振翼云天享快哉。
附注:
1、陆藕——指洁白的莲花。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天琴自张,山含影色,地入毫光,非烟绕气,陆藕开房,泽普三界,恩均八方。”
2、杰思——出色的构思。宋·陆游《进贤驿感怀》诗:“小诗无杰思,犹得当吟呻。”
六、赠奚艳芬同学
奚墨吟笺谱玉章,艳波灵动泛莹光。
芬馨妙翰人称颂,慧雅佳人更丽芳。
附注:
1、奚墨——指唐末造墨名家 奚鼐、奚超父子所创制的一种优质墨。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之三:“谿石含余润,奚墨凝幽香。”
2、玉章——诗文或书简的美称。宋·李仲光《仙学堂》诗:“琅琅诵玉章,勉力探希夷。”
3、艳波——美女的眼波。宋·石孝友《卜算子》词:“一剪艳波横,两点愁山重。”
4、妙翰——指佳妙的书法作品。宋·贺铸的《怀寄周元翁十首》诗:“妙翰骋遒放,抵突黄与苏。”
七、赠谢晓瑶同学
谢女贞心向玉华,晓星残月踏烟纱。
瑶林琼树凭磨砺,鸿志玄霄逐绮霞。
附注:
1、谢女——指晋女诗人谢道韫;泛指女郎或才女。宋·张孝祥《瑞鹧鸪》词:“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
2、玉华——比喻才德。隋·卢思道《辽阳山寺愿文》:“六宫眷属,诸王昆弟,皆智慧庄严,玉华松茂。”
3、瑶林琼树——就像美玉做的树木一样。形容人容貌智力出众。宋·李之仪《蓦山溪》词:“如在广寒宫,惊满目、瑶林琼树。”
八、赠梁东泽同学
梁雁殊姿自拔群,东风扶助上青云。
泽芝孤洁开三夏,秀骨清肌异馥熏。
附注:
1、梁雁——泛指鸿雁。唐·杨知至《覆落后呈同年》诗:“由来梁雁与冥鸿,不合翩翩向碧空。”
2、泽芝——荷花的别称。南朝·宋·鲍照《芙蓉赋》:“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
九、赠李鑫业同学
李诗谢赋竞流芳,鑫盛门庭出俊郎。
业德修心图猛志,豪情健笔谱雄章。
译文(老王):
唐代李百药的诗和谢偃的赋那是出了名的好,可以说是流芳千古,难分高下,可知李家祖上有德;自古以来,兴旺发达的人家常常有英俊潇洒的帅哥让世人艳羡。修养思想品德图的是树立雄心壮志,追求远大理想;满怀豪情,奋笔疾书,谱写出雄奇至伟的华美乐章,这才象李家的后代。
老王评诗:
第一句通过联想并引经据典地指出,历史上在诗歌最兴盛的唐代,名流辈出、巨星璀璨,李百药的诗还能占有一席之地,确实了不起,意在告诉并点醒李同学,你们李家是有过辉煌的,传到你这一代不可能就不行了吧,目的就是为了使李同学心生荣誉感和荣耀感,从而激发出远大的志向。
第二句的“鑫”本义“财富多”,诗中取其“兴”的近似谐音,既代入了李同学的“名讳”又不影响“兴盛”之意的表达。“俊郎”一词出自明代刘基的《悲杭城》,诗中说“割膻进酒皆俊郎,呵斥闲人气骄逸”,“俊郎”带有贬义。本诗取其褒义,意思是“英俊潇洒的少年”。第二句的诗意是,用带有鼓舞性质和语气的话来打动李同学的心,使其意识到,我就是李家的“俊郎”。前两句有点“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意味;祖上有德,后代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后两句从启智励志的角度鞭策激励李同学树立远大抱负,豪情满怀地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服务社会的骄人业绩来证明自己不愧是李家后人的人生价值和无比荣耀。李同学名字中的“业”是“名词”,诗中的“业”是“动词”,“修业”之意,但这只为“嵌字”,无妨诗意的表达。
附注:
1、李诗谢赋——唐李百药工诗,谢偃善赋,故称。
2、俊郎——俊逸的青年。明·刘基《悲杭城》诗:“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
3、业德——谓修养德性。宋·苏轼《赐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君子安身业德,如山岳之镇。”
十、赠谭嘉毅同学
谭说谦和雅气浓,嘉言善语暖三冬。
毅然雄志冲天宇,俊士安能永逸龙!
译文(老王):
小小年纪就这么知书达理,跟人交谈谦恭和气,文雅大方;温馨善意的言语能够融化严冬的冰雪,何止是冷酷的人心。性格坚毅永不磨灭,雄心壮志直冲云天;你是才智杰出的孩子,怎么能永远做隐藏的龙!
老王评诗:
诗人用了分句嵌字法,把作品受赠人的名字暗嵌于几句诗的句首,就像“钗头凤”一样,前三句每句的首字连起来就是赠诗对象的名字。
诗中的一些具有古代风貌的词语不是生造词语,而是有古代典籍作为根据的,比如《新唐书》赞许贺知章“性旷夷,善谭说”。
前两句描摹该同学文雅大方的言谈举止,意在表明该同学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教养,有素质。这是外现于人的一面。后两句着重剖析该同学的“精神内核”,说他有大志,性格又坚毅,言外之意,只要勤奋刻苦,必能学有所成。最后一句,诗人用心良苦,先让该同学认识到自己的先天禀赋,又用一个神话般比喻说你本来就是一条龙,让他的神经兴奋起来,遐思活跃起来,最后说,既然是龙就不能永远隐藏,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择机腾空飞翔。这就把一个休眠状态下的生命的基因一下子激活了,有可能让该同学联想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励志故事。这是多么既有情感又具理智的“劝学”(荀子《劝学》)啊!
附注:
1、谭说——谭,音同“谈”,意为:谈论,谈说。《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性旷夷,善谭说。”
2、俊士——才智杰出的人。清·田兰芳《答仲方(袁可立孙)用元韵》:“填壑既俊士,雷鸣任瓦缶。”
3、逸龙——隐藏的龙。《晋书·束晳传》:“蹈翠云以骇逸龙,振光耀以惊沉鰌。”
词评者简介:
原名王罡,笔名:王子扬,1953年出生,山西大同人氏。
最高学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讲台生涯混迹于小学到大学、学生到教师再到党政干部、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之间,同时进行社会科学某个领域的研究,目前最高成就为,为来华留学研究生做编外导师,指导并修改专业论文。涉猎宽泛,政史为重;交游广阔,诗友为上。
诗评特色:
作评相映,务使读者看懂受益;诗有激情,诗评必如影随形,风格上保持一致;运思行笔、文字呈现多有二次创作的倾向和风貌。多有结合诗评的学术论文。
繁荣诗歌创作是其美好愿景。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之间,同时进行社会科学某个领域的研究,目前最高成就为,为来华留学研究生做编外导师,指导并修改专业论文。涉猎宽泛,政史为重;交游广阔,诗友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