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歌明天文学群重阳佳节诗词集锦

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七律·重阳
文/杨长元
欢欣国庆又重阳,盛世金天兆吉祥。
枫叶渐红秋色艳,菊花徐放丽容装。
脱贫致富财源旺,圆梦兴邦大运昌。
万里神州披锦绣,腾飞华夏屹东方。

阮郎归·重阳节感怀
文/李伟
星移斗转又重阳。金风送菊香。
良师墨友谱华章。荧屏古韵芳。
登高处,望家乡。椿萱盼远郎。
佳期遥祝体安康。年年笑语扬。

七律·重阳晨登贺兰山景
文/于金奎
峰峦一度雾成烟,冷沐轻盈叶拂肩。
喜鹊吟蹊歌委婉,残花落泪舞缠绵。
还听雁语齐呼远,伫立秋风感悟全。
浓染山梁红烂漫,霞辉吻我绽蓝天。

【古风】·重阳节抒怀
文/杨忠昌
重阳节日天晴朗,田野庄稼片片黄。
风扫杨柳纷落叶,晨凉大地覆银霜。
登高远眺观秋景,枫红染岭菊花黄。
夕阳老人逢盛世,晚年幸福体安康。

七律·重阳(新韵)
文/郭小林
丰登五谷又重阳,桂酒金菊分外香。
华夏不乏优景致,家庭更有俏夕阳。
千条丝柳迎风翠,万道霞辉照地黄。
举步登高思故祖,鲜花一束慰爹娘。

七律·壬寅重阳感怀
文/刘高友
瑟瑟秋风拂柳枝,雁群渐去玉蝉稀。
登高约友创新意,赏景携妻觅异晖。。
发白始知朋亲少,气衰更感愿情违。
一年一度菊花酒,遥望家山何日归?

七律·今又重阳
文/杨广武
寒江瑟瑟雁南飞,烟雨茫茫下翠微。
柿子霜描红似火,菊花鬓插白头归。
谁将酩酊酬佳节,我自登高看夕晖。
银发携卿同望远,重阳岭上露沾衣。

七律·重阳抒怀
文/王代孝
今又重阳美酒尝,红旗悬挂五星扬。
参军卫国功勋铸,退役回家政绩强。
紫气千寻腾瑞彩,彤云万朵耀祥光。
青松翠柏山川美,鸿运当头度健康。

七律·重阳节
文/姚会昌
轮回四季又秋深,云淡天高日映林。
敬老重阳前辈喜,欢声晚节后生心。
病无体健思长寿,钱有才疏恋旧今。
几世同堂闲语乐,一门永昼好诗吟。

七律·重阳抒怀
文/杨志
金秋十月又重阳,沃野如金稻谷黄。
带露丹枫红似火,披霜秋菊紫幽香。
笑吟盛世风光好,喜赋神州国吉祥。
美酒佳肴呈富贵,茱萸遍插庆康庄。

忆秦娥·重阳
文/姚会昌
霜天阔,秋风又送重阳节。
重阳节,登山赏景,入园观菊。
莫愁霜染青丝发,中华崛起心头热。
心头热,老残有养,饱温无缺。

采桑子·重阳登高(新韵)
文 /孙庆浩
登高寻觅兰亭事,情亦悠然。
情亦悠然。梦里欢歌、诗絮越千年。
群山次第金黄色,状我家园。
状我家园。风鼓旌旗、骏马再加鞭。

江城子.重阳节(词林正韵)
文/汪转户
菊花满地又重阳。
稻秋香。桂春芳。
携朋山岭,把酒叙衷肠。
追忆孩提掏鸟蛋,
如昨日,更殊乡。
离家四秩守边疆。
业无强。鬓生霜。
双亲驾鹤,梦念岂能忘。
也赋诗文沾笔墨,
涂雅韵,舞华光。

水调歌头.重阳(苏体)
文/哈恩成
风扫蒼寥廓,九九艳阳天。
心随鸿羽浮纵,步履亦翩姗。
曲径黄花沾袖,亭榭凌波叠影,鸥掠带寒烟。
古渡漫芦絮,锚起动桅帆。
倚横掉,观沧海,水澹澹。
碣石兀立,魏武凭槊有遗篇。
煮酒英雄自诩,立马威平官渡,樯橹向江南。
潮起复潮落,往事已千年。

七绝·重阳节打工仔思乡(新韵)
文/陈福林
星稀夜静思明月,望远登高恋故乡。
梦寐常思慈母泪,娇儿爱眷断柔肠。

七绝.重阳情
文/李曼秀
九九重阳绿叶黄,东篱菊艳傲新霜。
清风露洒枫林染,满目秋光彩绘妆。

七律·重阳咏怀
文/雅云斋
九九重阳天渐凉,菊披金蕊泛秋光。
登高望远含深意,品酒吟诗寄远方。
沙印鸥痕添雅韵,天书雁字写评章。
欢心虽感顽心在,却叹衰身不敢狂。

七律·重阳怀古
文/老头儿
斑斓秋野沐寒凉,旅雁无踪菊感伤。
卧榻裁诗吟半月,登高把酒醉重阳。
枫林霜染莲茎折,水岸风吹蓼穗戕。
居士香山抒长恨,黄泉碧落两茫茫。

五律·度重阳
文/丑翁
九九度重阳,黄花格外香。
茱萸迎寿客,苇顶白头霜。
五黍粮醪酒,金杯小酌尝。
登高何去远,瞩目画端详。

蝶恋花·重阳听雨
文/長安路(西安)
孤独重阳听晓雨。
滴答凄凉,虫鸟难言诉。
塘雾断蓬斜蕾苦。
街坊寂寞无人顾。
花逝随溪浮子渡。
草木新愁,叶乱秋堤路。
败柳残枝风剪树。
梦寒天漏轻衾素。

收集整理: 杨长元
审核老师: 杨长元
本期编辑: 李 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