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平房的朋友
作者/沈笑雨
在大多数人家纷纷从平房移居楼房的今天,自己的一位文友却依旧住在平房里,而且自觉生活的很惬意。凡是去过他家的朋友也都这样认为,要知道,他们可都是正在住着楼房的人呢。
其实,这位文友是有过楼房的,随着孩子逐渐成长起来,需要结婚成家,夫妻二人便把楼房让给了孩子,自己跑到郊外弄了块房场,白手起家,盖起了三间大瓦房。后来,又在房子周围建起了一些车库,每年的租金收入不少,的确实惠的很呢。
文友家除去住房、车库、还有挺大的一个庭院,放眼望去,很是开阔,俨然一个庄园般的模样。
夫妻二人面对庭院里的土地,没有让其荒废着,而是起早贪晚地开垦出来,栽种了多种果树,各色蔬菜。这样,既有水果吃,一个夏季所食用的蔬菜又可以自给自足,实在是两全其美。除此之外,又挖了一个大菜窖,生生地把电冰箱也省了。
经过一番设计,文友又将一石桌、一对石椅置于葡萄架下,夏秋时节,天清气朗,坐在石椅上,品茗遐思,实在是美哉美哉。又或烈日当空,葡萄架下纳凉,或月下小酌,悠哉游哉,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一年夏天的夜晚,自己与一友人同去拜访住平房的文友,夫妻二人很是好客,做了几个小菜儿,又将啤酒、白酒搬将上来,在葡萄架下开怀畅饮。
月上三竿,菜过五味,酒过三巡,清风徐来,草木清香,借着三分酒意,三人嗑儿越唠越透,酒也越喝越多。不知不觉,夜渐渐的深了,最后,依依不舍地散去,相约改日再聚。
说来,平房的确有平房的长处,随着天长日久,大庭院益发显示出其无穷的魅力。不仅尽赏田园风光,还把一年的菜钱都省了。不仅如此,多余的菜还可以送给亲朋好友一尝,自己就没少拿文友园中的各色蔬菜。
戊子年秋天,因事到文友家去,临走,老大哥叫住了我,原来,早已准备了一兜葡萄,一个大茄子。葡萄是送给孩子尝鲜的,茄子可以做馅,美美地包顿饺子吃。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归途的一路上心里热乎乎的,这点儿东西是几个钱能衡量的吗,这是文友的一片深情厚意呀。
回到家里,关于那个茄子是否就是东北传统意义上的“茄子”,与妻子争论起来。妻子说,那根本就不是茄子,是南爪。自己则坚持说是茄子,因为,这个东西是文友自家庭院种的,他难道连茄子和南瓜都分不清吗!
争执的结果,最后自然是不了了之,因为,究竟是茄子,还是南瓜并不重要,关键是文友说此物可以做馅,那就试试吧。
待将那枚不知是茄子还是南瓜的东西做馅,包成饺子后,家人们吃后都觉得不错,但怎么都不像是超市里所出售的茄子的味道。
茄子大家谁没见过,形状上有长茄子、圆茄子、矮茄子之分,颜色有紫茄子、绿茄子两种,再大也不过半斤左右。而文友家的茄子确是又大又长,冷眼看去,怎么也不会认为那个东西真就是茄子。那为啥自己坚持认为那就是茄子呢,这要长话短说。
自己一位女性文友的丈夫是搞特菜种植的,属于农业专家一类的人物。有一年,他们夫妻二人登门做客,带来了一些稀奇的菜肴,介绍说这是特菜。据此,自己认为,文友家种的那种茄子就是茄子,说不定就是特菜,并对此始终是深信不疑的。
可以说,世间有很多些东西其实是很难说得清楚的。例如,某些物种,某些疾病,某些超自然现象等等,究竟起源何处,又如何形成,实在是令人感觉莫名其妙。
总之,无论是茄子也好,南瓜也罢,反正那位文友在平房里生活的有滋有味儿,身心健康,其乐无穷,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聚会的场所,这,真的比啥都强!

大连有声文艺,是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的升级版。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包括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