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202)
纳兰性德咏《山海关》
《长相思》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年进士,任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iàn)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决”;“人生何如不相逢,君老江南我雁北。何如相逢不相识,更无别恨横胸臆”;“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非关癖(pǐ)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等名句。

《山海关》
雄关阻塞戴灵鳌,
控制卢龙胜百牢。
山界万重横翠黛,
海当三面涌银涛。
哀笳带月传声切,
早雁迎秋度影高。
旧是六师开险处,
侍陪巡幸扈星旄。
首句用“鳌戴”比喻负荷之重,意指山海关的军事作用巨大。第二句说控制永平府胜过百牢关。第七句说明初徐达率军在山海关建关设卫。第八句说随从皇帝(仪仗)出行从这里经过。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大意是:
将士们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故乡没有这样聒(guō)噪的声音啊!
上阕状物写景,反映了东北旅程的艰辛寂寞。
下阕即景抒情,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更抒露乡情思恋深苦的绵长心境。作者希望能做个甜美的梦,梦里可能会见到亡妻,或会友赏景赋诗,或骑马射猎,或凭几读书……可惜,“聒碎乡心梦不成”,一个“碎”字,极写难言之痛。结尾笔锋一转,揭示了寻好梦难成的缘由:“故园无此声”,思乡之情委婉道出,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纳兰作为康熙身边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随从皇帝到关外谒陵并祭祀长白山。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家乡的思念,遂填下这首有名的《长相思》,抒写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可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
清代词的创作呈现中兴之象。清初阳羡派、浙西派和清中叶的常州派,都是重要的词派。纳兰性德不属于任何一派,但卓然成一大家。 “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这首《长相思》堪称即小见大的佳作。有感于此,得句如下:
清词创作现中兴,
容若卓然享盛名。
常莅榆关留大作,
《长相思》里满乡情。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