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念(通河一中)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捧“丧文化”“佛系”,许多年轻人不满于现状,便为自己套上“精神枷锁”,失去了身为少年的蓬勃朝气。然前有匡衡凿壁偷光、终日乾乾,后有周恩来先生于国家危难败破之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又怎能自怨自艾、丧失希望呢?
低谷之中,仍怀希望。
生命之中从不乏挫折与低谷。晋书中“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切中肯綮,很多人可能终身都在低谷之中,但仍有很多人不放弃理想。颜回终身贫困,不幸早逝,可《论语》中写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终成七十二贤士之首;庄子同样穷困潦倒,但也“逍遥于天地之间”,终成后世心中的至圣之人。由此可见,乐观与希望是我们对抗低谷的利剑,也是在低谷心生幸福的源泉。

逆境之中,追寻初心。
即使在逆境之中,有人也能把残败变为幸福,也能抛开尘俗,在黑暗中开出花来。陶渊明曾在黑暗官场沉浮30余年,最后却能隐居田园,过上诗意的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正是陶渊明生活的真实写照。田园生活对他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挑战,可陶渊明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也正展现了他的高尚修养。在黑暗社会中努力寻找清明,在田园中能保有追求所期望的生活的初心。他确实实现了他的理想,也能不断优化他的理想世界,颇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非凡气度。因此,心中的追求是立身逆境、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
蛰伏隐忍,终成大业。
苏轼说:“古凡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生于现今世界,如果还要抱怨叹息,是成不了大事的。反观宋濂幼时家贫却何其好学,不介意蕴袍敝衣,终成明朝开国文臣之首。那么,我们也不能止步于黑暗之中,要学会像宋濂一样隐忍蛰伏,为自己的成功付诸努力,于逆境之中不退却,永远朝着胜利前行,创造内心的美好境界,才是幸福的真实来源。

我有明珠一颗,照亮山河万朵。我们要把乐观、追求、忍耐作为我们心中的明珠,让这些明珠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时代的宠儿、国家的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不再惧怕艰难险阻,为报效国家消除心中的悲怨,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做时代长河中的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的优秀青年!
指导教师:张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