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妖婆西狩长安
文 憨子
“蝉鸣高枝颂圣明,虫寂浅池颤魂灵。八狼逐妖孽缘重,泾渭蒙羞念佛声。”此一首孤零憨子的无名诗,说的是太平军被剿灭之后,泱泱大国的老佛爷执掌朝政,朝堂满是中兴盛世的颂扬之声,草野尽是饥寒冻馁的寂声之民,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妖婆老佛爷西幸十三朝废都,由此使很多长安人以“我爷见过皇上的面,我婆跟娘娘吃过饭”而骄傲。真是让秦山蒙羞,渭水泪奔。何为如此来哉,听憨子给你慢慢到来。
一.西狩
“庚”者“梗”也,有梗则不通,不通必变乱;又,“庚”之意,赔偿也,“庚偿”以求通。“子”者,鼠也。鼠辈当道,穴居宫闱,国家必乱。庚子注定丧权辱国,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的庚子年就是个庚偿祸乱之年。
天朝的事情我还真的搞不懂,泱泱四万万人的天朝大国,竟然尊“弹丸小国”为列强,且任由列强派兵来到京畿要地耀武扬威,镇压“扶清灭洋”的义和团;煌煌天朝的皇帝万岁爷下旨向列强宣战,天朝的虎狼之师曾文正公的湘军,李大中堂的淮军,还有花巨资训练的小站新军竟都做壁上观,任由八国联军横冲直撞攻下京津;几十万“刀枪不入”的“神助拳”在自己的首都攻打数百人的列强大使馆,竟然两个多月毫无收获可言,待区区万人的联军进京后即刻做鸟兽散;八国联军行军有大清子民为其扛携辎重,抢劫大清王府有大清子民带路,火烧圆明园有大清子民站着看热闹,感叹“好大的火”……
这些事情不懂了就不说了,咱就说说大清的老佛爷和万岁爷的避难西安吧。不对,大清朝没有人说避难,而是上下一致的叫“西狩长安”。
“西狩长安”?什么意思?就是到西安打猎玩儿。
是的,堂堂天朝上国的皇帝太后,还怕什么红发碧眼的洋鬼子?我这是在北京闲的心慌,出来打猎乐之。到那里打猎?不是西安有个上林苑么?孤家就去那里打猎,所以就叫“西狩长安”。
你说老妖婆这货的弥天大谎能骗过人吗,你还别说,舆论权就掌握在大清皇家手里,它爱咋说就咋说,洋鬼子进京不准议论,“两宫逃亡”更不准议论,谁议论就是损害国家形象,是洋人走狗卖国贼,杀无赦。就是有几个胆大的如于右任之流说了实话,你猜怎么着?陕西乡党们不信,不但不信,还说这些人是“反贼”,是“不忠不孝”,有人还到官府密报,家人亲戚担心被株连九族,不等衙门捕快到来,就逼着他们赶紧躲藏。你说这上面够狡诈的吧?其实,够狡诈就建立在下面的够愚蠢上。
按理说八国联军进京烧杀抢掠,这妖婆既掌国之大权,不去守土抗敌也就罢了,却第一个带着傀儡皇帝跑路。跑路就跑路,逃跑之人应该是“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但这老妖婆却还要摆足“西狩”的架势,享受皇家太后的殊荣,你说她肥胖如最肥的猪,其重也就三二百斤吧,但却要八八六十四人抬着,一路悠哉悠哉而又威风八面的西行,还有数以千计的御林军吆喝开道,所到之处还要黄沙铺路,百姓两侧跪迎。
就这样,老妖婆于1900年8月21日离京,于1900年10月26日(庚子年九月初四)抵达西安。
慈禧西狩
说起这西安,其名原非西安,而是长安,长安又脱胎于秦之咸阳,秦之咸阳又是西周故地,汉之后又有十余个大小王朝在此建都,今人称之为十三朝古都。算起来作为一国之都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十三朝之中最让人瞩目的是秦汉唐三朝盛世,但盛唐之后,虽然还有几个小朝廷以此为都城,但都不值一提,宋之后就被彻底抛弃,是为“废都”。这慈禧老佛爷要西狩废都,可这废都的驻跸之地却成了问题。由此,陕西巡抚端方为首的奴才们可没有少费心思。
史载,就在8月21日老妖婆离京之时,端方就接到皇宫密令“审度形势,于西安府城酌备驻跸之所”。这端方本就是奴才出身也就罢了,他的一应手下更是奴才的奴才,知道慈禧“老佛爷”与“万岁爷”要来西安,以为自己的后代可以骄傲的吹牛说“我爷见过皇上的面,我婆跟娘娘吃过饭”,就像祖坟里要冒青烟了,一个一个都屁颠屁颠的跟着端方做接驾的准备。
这些奴才们接到密令之后立即在西安城内选址,拟定速修行宫的“方案”。并与两司商议,着手成立了“支应局”,专办“迎銮”事宜,如勘探道路,打造舟桥等。然后依照方案大肆修饰陕甘总督署(现已不存,旧址位于今西安市南院门一带。1888年陕西巡抚部院署衙由西大街鼓楼北面迁移至此处,因此名为“南院”,南院大门前的街道也因而得名“南院门”),“门柱改红漆,牌坊画云龙”,将其包装成为太后老佛爷的行宫。
妖婆们悠哉悠哉的一路奔波了两个多月,不对,是一路颠着屁股两个多月,终于于庚子年九月初四(1900年10月26日)抵达西安。当时陕西正闹灾荒,各地遭遇大旱,60个州县的300万人口受灾,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有些地方甚至“人相食”。但那些大清的父母官们却罔顾陕民的死活,仍然逼着饥民在沿途路上张灯结彩,这个地方平整,那个地方拓宽,路修好了还要黄沙铺路,老妖婆到了时还要在御道两旁低头跪迎。可怜这些大清子民,一个个跪得膝盖疼痛腰背酸硬,肚子里填的那点糠菜早已消化的无影无踪而开始咕咕叫饿,至于老佛爷与皇上呢?不但面没见,就连人家的脚腿都没见,他们偷眼扫到的,是六十四台大桥和抬桥的桥夫、还有喝道护卫们的腿脚,以及这些腿脚带起的黄沙粉尘,很多倒霉蛋还被这带起的黄沙眯了眼睛,呛了鼻子。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的后代中有人吹嘘:“你先人算个啥,我先人还接过老佛爷与万岁爷的大驾呢!”
唉!难怪大史学家陈演恪说:“天朝之事,上诈而下愚。”
二.废都
慈禧到达西安时的情景
在今人的眼里,慈禧一路上六十四台大桥抬着,数以千计的奴才前呼后拥,但在老妖婆及其奴才们心里,这一路上很是狼狈。所以刚一到西安,就立即要弥补最高统治者该享受的生活。尽管端方等奴才已经费尽心思尽了最大努力,但老妖婆还是不甚满意,认为总督署改建的行宫不够高大上,体现不出皇室的威严。于是奴才们又大兴土木,广招工匠,强拆民居,征收位于总督署北院的陕西巡抚衙门,将两处衙门的所有房屋连接起来,依照皇宫的样式重新装修改建,甚至厨房都照着皇宫御膳房的模式,细分为荤局、素局、菜局、饭局、茶局、酪局、粥局、点心局等多个“部门”。
与其说老妖婆来到西安避难,不如说是来废都放松度假。
就说吃饭,你以为老佛爷肯定过的是油攃面的日子,顿顿的橪面锅盔就着八碗一盖,纯肉没菜的席面,难不成也就是八凉八热八道小吃顿顿的重八大宴?要知道,当时陕西的600多万大清子民正惨遭灾难嗷嗷待哺,数以十万计的灾民已经饿毙或者待以饿毙。
乡党,你错了,你这是典型的以凡人之心度妖魔之腹。老妖婆的腹岂是你绞尽脑汁能想出怎么填的?还是听我慢慢给你粗说。
老妖婆的每一顿饭,必须先由太监进呈菜单一百多种,由她挑选。当时两宫每日仅膳费就要耗费200多两白银,按当时关中地区的粮价,每石白米价值为六两白银,约折合大米30多石。若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则慈禧一顿饭能吃掉近十万元。除此之外,地方当局还专门收购了6头奶牛,开辟了一个牧场,由一个五品官员专门负责打理,仅是为了给妖婆提供牛奶,每月就要花费600多两白银。妖婆一顿饭的花费,就足够5000人吃一天。两宫在废都近一年的时间里,光是生活费就花了12万两白银。
至于日常生活方面,老妖婆更是奢靡无度,全然不想会给百姓带来多沉重的负担。老妖婆到达废都时,正值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她向手下索要冰镇酸梅汤,但废都没有存冰,有奴才出主意说距西安城200多里的太白山石洞里,有“万年不融之冰”。于是官府便派遣当地农民,拉着大车去太白山取冰。还费尽心思找到几口绿色琉璃大缸,将冰放入缸里为妖婆降温。
慈禧在西安时的行宫旧址(1951年摄),位于今南院门一带
老妖婆除了自己生活上的大肆铺张,为了笼络人心,还巧立名目,大肆赏赐随行官员,并专门定了“规格”:亲王、郡王每天拨银60两,贝勒、贝子每天30两,皇亲贵戚每天15两,二品以上大员每天7两,三品以下官员每天5两、3两、2两不等。
你别“我的妈呀,那么多?!”你知道人家老妖婆怎么说: “向来在京,一费何止数倍?今可谓节约矣。”
听听,“向来在京,一费何止数倍”?想想,老妖婆及其皇室贵胄是怎样的腐败奢侈!
你骂老妖精厚颜无耻,可人家说他们“俭省节约”呢!
比较而言,人家说的是实话!
老妖婆说“可谓节约矣”,奴才们就大肆宣传慈禧老佛爷与皇帝万岁爷多么的艰苦朴素,忧国忧民的省吃俭用,号召人民勒紧裤带为国纾难捐资捐款。
你还别说,大清的子民还都相信这样的宣传,很多人感动得涕泪交流的:“甭说我们吃草咽糠了,老佛爷和万岁爷都和我们一样受罪呢!”
大清子民们纷纷共纾国难为国捐款,但他们哪里知道,这些捐款都被老佛爷毫不谦让的尽情挥霍。
最有名的是泾阳县的安吴寡妇,对了,就是电视剧《那年花好月正圆》中的周莹,她因经商有道一下子就为国捐款白银10万两,慈禧一高兴就让光绪下旨封周莹为“一品救国诰命夫人”。周莹如果知道老妖婆及其皇室贵胄这样挥霍无度的生活,大概后悔得要搧自己几十个大耳刮。周莹42岁抑郁而亡,说不定就和这事有关。
有时想想,也不要怪周莹等这些大清子民愚蠢,他们听到的消息都来源于大清王朝,舆论一律啊,不由你不信。
慈禧在西安的行宫内
老妖婆如此挥霍无度,西安地方上的财政加上大清子民的捐款也根本供应不起。因此,妖婆又以光绪的名义下了一道圣旨:“朕暂时住在西安处理朝政,各项开支甚大,各部各省所缴纳的官饷物资改运西安,数量如前,不得有误。”
唉!天朝的地方大员们对与列强宣战的旨意不理不睬,对加征民脂民膏命令却万分积极,且实施有方。史载,接到老佛爷懿旨的各地官员迅速加紧了对民间的横征暴敛,搜刮的民脂民膏源源不断地流向西安(当然不是全部,原因你知道的)。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全国各省运往西安的银两达到500万两,粮食近1000万石。负责筹集粮饷的布政使岑春煊等人,四处敲诈勒索,向地方官强行摊派数额极大的粮饷,使各地基层小官叫苦连天,甚至多有被逼自杀者。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9月7日,被留在北京与列强谈判的李鸿章接受了十一国代表提出的全部条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的庚子赔款共计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2亿两,加上“地方赔款”总数远超10亿两以上,折合人民币50万亿元。这笔巨款相当于大清帝国财政收入的12倍以上。
天啦,这么大的赔款数额,听起来都吓死人,但这些钱对老妖婆慈禧算什么?她得知各国列强并未将她列为挑动战争的祸首,不由大喜过望,遂以光绪帝名义发布了所谓的“罪己诏”,称这十亿两白银的“庚偿”是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值得。不久,要求得到满足的恶狼们开始陆续撤军,慈禧一行人也于10月6日正式结束了在废都长达347天的“艰苦流亡”生涯,坐着六十四抬大轿,在大批武弁的保护下,耀武扬威地离开西安,出发返回北京。其排场比当初到西安之时,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慈禧从西安启程返回北京的场景
在返京前,妖婆还不忘再最后再捞一笔。搜刮70多万两白银,动用了大大小小的3000多辆车辆,满载名贵宝物启程。这一趟开支达到近200万两的白银,仍然全由陕西人民承担。
上面的这些数字,你现在看的是触目惊心,可在当时却是国家的机密,谁要泄露是要掉脑袋的。至于大清子民,他们知道的就只有老佛爷的恩典和伟大,还有艰苦与朴素,为了大清国的子民们在西安蒙难啊!
这就是康乾盛世用文字狱开创的舆论一律的作用!
可怜的大清子民啊,被榨干了血汗,披着破衣烂衫,吃着草根糠麸,尽管面黄肌瘦有气无力,但还在欢呼大清的老佛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2022年10月1日修改稿
作者简介:
刘彦强,网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坡刘村志》等书,并主编或参编多种教辅读物,有杂谈散文以及诗词散见于多种刊物。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767344.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