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心声
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瑰宝。诗词之美在于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诗词是凝固的旋律、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诗人用情怀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诗词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对诗词的再创作的真情流露,是用心仔细品味作品后,通过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的旋律、真挚饱满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和艺术美感,不仅能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能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云超天
九一八事变九十一周年感吟(通韵)
孙士彪
侵华日寇罪滔天,炸轨轰营挑事端。
掠宝劫财夺土地,杀人放火毁家园。
黄河咆哮浪涛涌,赤胆昂扬情志坚。
鏖战驱倭终胜利,壮歌忠烈梦重圆。
欣赏郝林海先生
“酒莊葡萄酒收藏暨水彩画展”有感
冯忠刚
清风送爽月中秋,淼淼干城汇俊流。
紫陌葡萄千客赞,陈年玉液万民酬。
季真和景赋诗兴,道子豪情绘碧洲。
古韵山青添画舫,墨香水彩醉丹楼。
(注:道子,指画圣吴道子,季真,指吴道子挚友诗人贺知章)
菊颂
张建忠
塞外阵凉天气爽,登高赏景又思春。
芳菲落眼情穷志,绰约消魂菊凝神。
坦荡幽怀风韵致,清新雅态味香醇。
平分秋色不争席,傲立霜寒献此身。
枣园丰景
耿宝福
身根漠岭抗风霜,刺树横枝画意祥。
靓影凝烟生绿翠,新园映日吐馨香。
朱颜枣润灵光缀,紫塞林芬硕果扬。
远眺银州丰景醉,金秋感发赋诗章。
潇潇红叶秋零乱
张玉双
人间烟雨几多程,偏恨西风不解情。
摇落桂花销蝶影,吹残柳线绝蝉声。
潇潇梧叶秋零乱,漠漠云天雁断行。
新字旧题红湿处,未曾执笔意纵横。
教师颂
王祥
讲台三尺即为家,德厚才高众口夸。
娓娓道来思有路,谆谆教诲学无涯。
春蚕丝尽织成锦,红烛泪干化作霞。
甘做人梯终不悔,流云岁月著芳华。
建筑工程四大工种
赵云超
架子工
谨慎攀爬登半空,蜘蛛结网制钢笼。
支撑防护依标准,谁敢轻蔑架子工?
木工
鲁班智慧受推崇,建造楼房技艺雄。
模板锯开钉子固,钢筋商混木材中。
钢筋工
披星戴月现场中,制作加工配合匆。
架设铺调为一体,梁台柱板上高空。
混凝土工
泵车鹅颈送灰充,商混飞溅入两瞳。
振捣收光担责任,勤劳勇敢建奇功。
秋日即兴
阎学军
天高云淡见征鸿,枫叶如霞醉老翁。
把酒疏篱陶令忆,笑看金菊傲霜风。
深秋闲吟
秦瑞娟
露白觉风凉,秋高百草黄。
荷残寒碧水,叶落瘦山岗。
蒲苇摇霞落,归云逐暮苍。
凭栏桥畔望,独自黯神伤。
大公鸡
李岚
昂首炫英姿,鸣钟破夜曦。
心知责任重,奋进不宜迟。
采桑子•秋光醉人
刘艳娟
清风送爽秋光醉,百草含霜。菊蕊芬芳,万里山河稻穗黄。
层林尽染群峰美,蔬果飘香,粮食归仓,农户丰收笑语扬。
西溪子•周末典农闲走(新韵)
薛锋
周末典农闲走。苍苇老荷垂柳。近秋池,依堤望。水无浪。野鸭叶中游荡。见有客投食,尽争吃。
临江仙•中秋节有怀
黄支全
自古思乡多墨客,凭窗满目离愁。孤身异客度中秋,望空凝玉镜,独赏月光流。
而今思乡非墨客,胸怀家国情仇。执持坚盾与长矛,边疆多少士,万里守金瓯。
(注:金瓯指国土)
摸鱼儿•中秋节三关口游记
李玉民
贺兰山、喜看苍翠,天高云淡通透。中秋节气花香溢,携侶又来关口。搔白首,赏美景,纵然热烈情深厚。松声守候,望古老长城,蜿蜒起伏,壮阔出奇秀。
初心在,能比根深红柳。遥思军旅依旧。人生难得从头越,如梦沙场争斗。辛劳受,小家弃,忠诚报国巡边堠。精神抖擞。便狂饮三杯,挥毫泼墨,重赋曲长奏。
东风第一枝•中国梦
李建敏
百载沧桑,千秋变换,横空出世豪杰。奋身冲破迷茫,领导众生除孽。工农唤醒,共产党、张开新页。反外辱、斩寇驱妖,百姓喜迎昭雪。
圆国梦、万千傲骨。承使命、纵情真切。九州林立东方,意志沸腾穿越。维和航母,更有那、飞船巡月。福亿众、不改初心,壮志赤诚如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摘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德甫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创作背景】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而后其父李格非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李清照(约1084—1155年),自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少年时即以才藻见称。18岁时与诸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俩酷好金石图书的搜求考据,收藏极富。靖康元年(1126),金军攻陷汴京,他们避乱江南。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病逝。绍兴二年(1132),再适张汝舟,不久离异。晚年她便只身漂泊越州、杭州、台州和金华一带,境遇极为孤苦。整理完成赵明诚所著《金石录》,上表于朝,卒年约七十余岁。
李清照的诗、词、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其散文构思精妙,辞采俊逸,文笔曲折生动,尤善于借叙事以状情,因而颇受推崇。著有《李易安集》,已佚。后人辑有《漱玉集》,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主办:宁夏银川黄河诗词学会
总编:张美玲
主编:余丽萍 赵云超
副主编、编审:张青
本期作者:孙士彪 冯忠刚 张建忠 耿宝福 张玉双 王祥 阎学军 赵云超 秦瑞娟 李岚 刘艳娟 黄支全 薛锋 李玉民 李建敏
本期朗诵:何玉华 张宝莲 丁建华 谢传明 陈银兰 夏丽 张淑华
本期制作:张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