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母亲
明建平
手机里,存着几张母亲的遗照。每一次翻看,母亲总是默默地看着我这个被她留在世上的儿子,不嘱托,不劝告,也不呵斥。我只好一边盯着她,一边捂紧自已的嘴巴,生怕流露出,一丝丝我活在人间的坏消息。
我的母亲李玉莲,1940年农历4月18日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白马嘶村一个贫苦人家,有兄妹6人,母亲排行第三,上有两个兄长,下有两弟一妹。母亲2021年11月10日去世,享年八十三岁。5月8日母亲节那一天,是我过的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我心情很是伤感,母亲养育我们的一言一行,母亲教育我们的点点滴滴,仿佛一幕一幕呈现在我眼前。
我的母亲是天底下最勤劳的母亲。她的这一辈子,为了养活我们兄妹5人,为了我们兄妹5人的衣食无忧,和我的父亲一起,勤劳了一辈子。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鞋子,总是母亲为我们做布鞋。那时候,我们兄妹5人正是好动长身体的年龄,特别费鞋,一双布鞋往往穿不到一两个月就磨破了鞋底,穿破了鞋帮。母亲为了给我们兄妹5人做鞋,总是白天在生产队下地干活,干活回家后做饭喂猪养鸡,晚上挑灯纳鞋底缝鞋帮,一双又一双,双手被索子勒出一道又一道红印,眼睛因昏暗的煤油灯光不亮熬出一道又一道血丝。有时候,深更半夜我起床尿尿,母亲还在灯下纳鞋底。有一次,我的鞋底磨破了,母亲实在赶不赢纳鞋底,急中生智,把别人家穿坏了的球鞋底剪下来,在球鞋底上缝上布鞋帮子给我应急。母亲常说,寒从脚下生,保护好脚就不会得大病的。母亲就是秉承着这样一个信念,再忙再累,用她那仅有的一双手,都要让我们有鞋穿,从来没有让我们兄妹5人在冬天打赤脚片子走在冰天雪地上。
勤劳是我母亲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母亲常常教导我们,人勤地不懒,人勤百事兴。只要人勤快,贫穷就穷扎不下根子。我的父母亲是这样身体力行的,我们兄妹5人也是这样勤勤快快的。我的大哥大嫂,每天凌晨4点钟就起床,精心打理武汉热干面馆,现在荣获“襄阳市放心早点店”金字招牌。我的大姐和大姐夫,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北风呼呼,生怕塌一天功夫忙着做石匠和帮小工。我的二姐和二姐夫,经营学校超市进货卖货,整天忙的晕头转向服务学生,赢得师生好评。我的三姐和三姐夫,在县城做豆腐,凭着祖传技艺和自主创新,在县北打出一片天地赢得市民好口碑。我帮着妻子创办凤凰印务广告公司,我们夫妻同心,广开财路,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精心安装,为襄阳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总之,在勤劳的父母引领下,我们兄妹5人,人人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过着自己充实幸福的日子。勤劳,是父母给我们兄妹5人上的人生的第一课。
我的母亲是天底下最善良的母亲。我的母亲始终是一颗善良的心。她从来没有真正打过我们,或者说从来没有狠心打过我们。有时实在磨不过发脾气,也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举得高打的轻。因为,她的心里是真心爱我们的。有一次我的二姐上学要买一支铅笔缠着母亲要5分钱。那时家里穷的叮当响,遇到急需用钱的时候总是三舅周济些。那天母亲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二姐看到鸡窝里有个鸡蛋,拿起就跑。母亲正在切菜,拿着刀子在后追,一边追一边喊:“那个鸡蛋要换盐,你要敢买铅笔我一刀把你杀了。”母亲那样子,把在我家做木匠做博士的石和金手中的斧头都吓掉了。二姐一边跑一边回头看母亲,一不小心扑倒一跤,手中的鸡蛋摔破了,手掌和膝盖都蹭破了皮。母亲看到二女儿摔倒了,连忙甩掉刀子把二姐抱在怀里,把手掌上和膝盖上的沙土拂掉,赶紧吐点唾沫涂抹在伤口上,心痛的我的心肝我的宝贝的哭泣。还有一年春节,我和妻子带着大半岁的女儿明一村回老家过年。农村过年很单调,没有多少文娱活动,吃肉喝酒后大多就是打打麻将消磨时间。那天早饭后,我跑到隔壁家打麻将,妻子哄一村累了,也怕我输钱,把我从牌桌上拽下来,我觉得丢了面子就和妻子大吵。母亲听到后,拿起扫帚骂骂叫叫的来打我,说我不成器的东西,只知道打麻将。母亲把扫帚举的高高的,轻轻的在我后背上打了几下。妻子说我母亲姑息我,教育儿子不严厉,纯粹是做样子给她看,一气之下抱着一村朝县城一村外婆家跑。唉,当妻子的怎能理解一个当母亲的心呢?一个当母亲的怎么会真正打她的儿子呢?这就是我慈善的母亲。她爱她的每一个孩子,她舍不得打骂她的每一个孩子,因为,我们5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
母亲的善良,不仅体现在她自己的5个孩子身上,也关爱在左邻右舍那些可怜的孩子身上。因为,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她的眼里看不得别人受苦,她的心里装不得别人可怜。我家在村西头住的时候,与六秃家相邻。六秃从小母亲去世的早,全靠他父亲既当爸又当妈把他拉扯大。俗话说:有妈的孩子是块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六秃和我大小差不多,只小我半岁,我们从小就粘在一起,是真正的光屁股长大的。六秃经常在我家和我一起玩耍。我母亲可怜六秃是一个没有娘的儿,从来没有作估他,总是力所能及关爱他。那时候家家都穷,没有什么好东西。早饭红薯蒸熟了,就是我一个红薯也给六秃一个红薯。晚上做了米饭,就是我半碗六秃半碗的。过年的时候,六秃到我家来拜年,我母亲总是把糍粑果红薯片把他的口袋装的满满的。六秃慢慢长大了,很有自尊自强。六秃大概上小学三年级九岁或十岁时,放学回家就开始自己做饭。我母亲看到六秃家里冷锅冷灶的,就教他从生米开始煮饭,并不时送他一把白菜两颗茄子三根黄瓜四五个辣椒什么的,好歹炒个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成人有出息。现在六秃参军转业安居广州大城市,但他很有孝心很感恩,从来没有忘记儿时的一粥一饭,每次回家探亲总是给我母亲带钱带糖果,也算是善良之心有善报吧。
我的母亲是天底下最热忱的母亲。不管是谁到我家里来,我母亲总是热情相迎,热茶相待。我家从村西头搬到村东头后,很多乡亲清明节的时候到大路坟山和小河口去上坟。比如从黄石回来的兴祥爷县城回来的绪智爷保安哥七里回来的黄毛哥元平哥等等,只要从我家门口过,我母亲都热情招呼他们过来喝茶。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在平时,我母亲都是这样热忱待人。有时候,湾上湾下的人过来串串门,比如东娥娘青梅娘还有杏娥娘国兰爷喜祥爷珍嫂等等,我母亲总是把我从襄阳带回来的好茶叶一个人泡一杯,泡的酽酽的,说是酽茶解渴。还让我父亲把我从襄阳带回来的好烟每个人发一支,如果运气好,还把她在黄石的侄女建华侄儿闰生送的港饼每个人发一个。我感觉到,母亲泡茶发烟给饼时,是最热忱的是最开心的是心甘情愿的是不图任何回报的。
我的母亲的热忱,对全湾老少都是这样的,对亲朋好友也是这样的。大哥的一个朋友,曾经在典明农村信用社当主任的赵继发,前年到襄阳出差,我陪他喝酒时,他还念念不忘说我母亲是天底下最热忱的母亲。有一次赵继发快吃中午饭时来到我家,母亲先是安排大哥给他泡了一杯茶,然后就在厨房忙活开了。大概三四十分钟,我母亲不出厨房门端出了七八个菜。五花肉烧萝卜、青椒炒瘦肉、韭菜炒鸡蛋、煎小麻鱼等等。特别是油炸蚵蚂头,金灿灿的一大盘,外焦内酥香气溢人,配着又酸又辣脆蹦蹦的爆炒腌江豆,那就是一个爽字了得!我的同学袁红波、孟爽耐、李国元、戴红玲、尹胜胶,还有卢建军,我的同事王云峰、胡江林、陈再骞等等,都曾品尝过我母亲的热忱和油炸蚵蚂头。王云峰还赞叹我的母亲很嘹亮。是的,母亲的油炸蚵蚂头,无论是大哥大姐怎么尝试,无论红安的饭馆怎么配料怎么制做,我感觉到都没有母亲炸的香,都没有母亲炸的好吃。唉,再想吃一次母亲亲手做的油炸蚵蚂头,怎一个难字了得!
我的母亲,是天底下最勤劳的母亲!我的母亲,是天底下最善良的母亲!我的母亲,是天底下最热忱的母亲!这辈子,能为你的儿子,我就是那个天底下最骄傲最自豪最幸福的儿子!
作者简介:
明建平,男,1971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大屋明家,1990年6月毕业于红安县第一中学,1992年6月毕业于黄冈工业学校,同年8月毕业分配到襄阳腾飞化工有限公司,1999年6月毕业于湖北大学秘书专业。现任襄阳市襄州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自参加工作以来,明建平有多篇文章发表于《工人日报》、《中国化工报》、《湖北日报》、《当代老年》、《襄阳日报》、《襄阳文艺》等报刊杂志。其中,《焊花朵朵并蒂开》荣获《中国化工报》现场新闻一等奖,《回家的路》荣获中国统计杂志“致敬祖国”征文三等奖;《大别山下大明家》荣获“毛铺玉荞杯”散文大赛优秀奖。出版《真情集》《东东结婚记》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