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朝两位著名文学家
赋记汉川儒学宫
文║吴雷
汉川儒学宫在县治东北。元朝至元二十二年,自大赤(刘家隔)与县治同迁至长城(城关)。明朝洪武初,知县张敬重建,正统七年,知县陈惠修。嘉靖元年,知县王元佐重修。嘉靖二十五年,巡抚姜公、巡按高公、守巡邹公、米公议行知府贾公,改迁于伏龙山开天观之址。嘉靖四十三年,知府刘廷梅、知县昌应会,复迁旧址。万历十九年,知县安其善重修。万历二十五年,知县沈立敬,横创屏墙二十余丈,东西各建坊。万历三十八年,知府舒体震属知县桂生芝、掌教周化鼎新旧制,多方助费。邑士人德之,各立一祠,与黉宫并峙。
学宫置官:教谕一员,训导二员。
敬一亭,明伦堂后文会堂旧址,嘉靖十一年,知县皮英建。
射圃、射学、兴贤街、文水沟,俱奉督学窦子偁、推官吴遇协力清查,复其丈尺弓口。
阴阳学、医学在县治南。置官:训术、训科各一员。
学宫内置“敬一箴”是明代嘉靖五年至六年,明世宗朱厚熜为教化天下,宣扬儒学而立。注释《程子四箴》及《范氏心箴》。
在历史上,元朝著名文学家程钜夫、黄清老两位先生在汉川儒学宫建成后曾各赋记此事,为提振汉川学风抒写了浓墨重彩的妙笔。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名文海,号雪楼,又号远斋,郢州京山人,元朝重臣、文学家。历任翰林文字朝列大夫、翰林修撰、春中顺大夫秘书少监、中议大夫、集贤直学士、少中大夫、嘉议大夫、正议大夫、福建闽海海肃政廉访史、江南湖北到肃政廉访史、翰林学士、山南江北肃政廉访史正奉大夫、资善大夫、荣禄大夫、光禄大夫、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著有《雪楼集》三十卷。
黄清老(1290年—1348年)字子肃,又称樵水先生,福建邵武人,元朝泰定四年进士,历任建阳学官、三山书院山长、翰林院典籍官、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官、湖广行省儒学提举等职。著有《樵水集》《春秋经旨》《四书一贯》等书。
考元代程钜夫《雪楼集.卷十三》《汉川县学记》
九泽既陂云土梦作乂然后其地始有人汉川其域也土夐水长人之归者以佃以渔耳有能兴爼豆之事视之当如卿云景星固不易遇也予尝行春斯邑焉顾谓邑教季国珍曰庠序不饬不兴如政教何乃示以宫墙之制俾与邑吏谋新之士寡而吏媮莫尸其事大徳十一年邑令郑国惠君来士诵前言令慨然率邑教李孝纯相与徙旧庙为讲堂而作新庙至大元年秋庀役二年春礼殿成深四十二尺广加四尺崇杀十尺庑列四斋中敞防门庖库内备缭以尺垣三千立櫺星门以出为工万余糓石六百缗楮四万有竒皆取诸儒与富而贤者然邑儒之籍户九耳是诚不易矣甫成而予以使复来武昌孝纯国珍率诸生来言曰今之庠公之教也令之功也不可不识敢告予语之曰邑于民最亲教于民最急学校若无与而实功也且玺书相望下劝敢有弗钦声教与土同敷讫于四海其可自鄙今尔令长士民务所当先宜矣美矣然立教之基为学之地乂有在也令长士民盍亦分任其事乎治化学业之成视栋宇之成孰愈归而见贤令长士民试以斯言告之且识不忘焉令名政字舜卿董役者直学曹谔知书张至道林文瑛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