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 博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今年安徽烟草公司录用100名一线操作工,竟然都是清一色的硕博研究生。并调侃地说,以后抽支烟,空气中会弥漫着知识的芬芳。此事在我看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因为搁在十年前,烟草公司的一线工人,学历已经是大专生以上。之后,随行就市,年年水涨船高,学历不断提升,以至于今年变成高学历的硕博研究生。
莘莘学子为什么会对烟草公司的岗位趋之若鹜呢?首先,反映出我们国家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本科生遍地开花,硕博研究生已不是凤毛麟角。其次是学历高,图得是好就业;好的岗位,有高收入。烟草公司就具备了这个诱人的条件,公司的生产流程,随着设备自动化的升级,更容易被高学历的人掌握。还有生产车间整洁,劳动强度不是很大,供求双方各取所需,各有所得,皆大欢喜。加上公司的产品,有广大烟民作支撑,不愁销售。企业效益好,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亦好,自然受到高学历者的青徕和追捧。
在我们国家,一个是香烟,一个是酿酒,烟酒不分家,可谓是一对好兄弟,在人群中春风得意马蹄急,分外吃香。尽管在烟盒上提示警告:吸烟有害健康;在酒瓶上标注:过量饮酒,有害健康。但说归说,听归听,仍然是我行我素,烟民不见少,无酒不成席。国家亦不会用行政手段,强行禁止和取缔,因为烟和酒是政府的利税大户,在地方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吸烟和饮酒,到底好不好?我认为,属于个人的嗜好。烟酒不沾的人,不一定长寿;烟酒不分家的人,不一定短命。我议论烟和酒的得失,无非是在说烟草行业基础深厚,不会轻易衰退。想加入的人很多,硕博研究生参与竞争理所当然,结果被录用,也是凭高学历取胜。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跟上全民教育的节拍,乃是莘莘学子们必走之路。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的理念,也要适新应变。前几年,曾听到清华、北大的个别毕业生,承包山林和卖猪肉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一时间,众说纷纭,对名校高材生提出质疑。而高材生不负重望,事业做得风声水起,非常成功,这就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良性转化的结果吧。
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忧愁书读多了过剩,更不必担心学非所用而浪费。知识的丰富,有个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一定会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中得到拓展和发挥。经过系统学习的人,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蕊。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是英雄,必然有用武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