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心未泯”是幸福的
王 剑
有人总是笑口常开、乐观开朗,大人小孩都愿亲近;而有人整日心事重重,显得愁肠百结,难以交心。前者被认为是“百岁不成人”,做不了大事,后者被认为是“心机重”“神秘莫测”,也未必是好事。
最近我得知八年前的一位党校同学,这次又到党校深造去了,不禁与她开玩笑,“这次培训,肯定要连升三级哈!”她笑着说:“我早看穿了,晋不晋级无所谓,只要活得开心就好!”我说她凭实力完全可以搭“最后一班车”,弄个正科轻而易举!她分析说,自己性格像个孩子,不是当官的“料”。
我知道她一向谦虚低调,比较稳重。记得八年前住党校期间,小雅她当班上的文体委员,她非常负责任,也有创新精神,经常组织大家开展新颖的文娱活动,既增强体质,又活跃气氛。而且她多才多艺,一般活动都由她带头示范。小雅能歌善舞,普通话标准,幽默风趣,所以老师同学们都喜欢跟着她一起,有她在的场合,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有时候小雅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足以让大家笑好几分钟。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美女同学小雅不光才艺备受大家认可,就连她的得体穿着、举手投足、为人处事之道都是有口皆碑。在单位工作,能力突出,责任心强,面面俱到,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好评。如果她升职的欲望强烈一点,说不定正科职早就到手了,可正如她所说,自己没有“官瘾”,早已淡泊名利,有时候像个小孩,没有神秘感,所以职位上的进步不是很快。
当然小雅说的是谦辞,扪心自问,我才是真正的“童心未泯”。平时不喜欢与领导打交道,除了汇报工作之外,很少与领导一起,而且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与仿佛年纪的同事之间也很少来往,除了开会、吃饭,其余基本很少交集。在机关单位工作,这种个性、作法肯定不可取,因为性格大大咧咧,不勉强、不迎合,像个未成年的孩子,职务必然是“原地踏步”、级别也是“涛声依旧”。
我记得父母在世的时候,父亲总是责怪我:“别孩子气了,学成熟一点,嘻嘻哈哈的,成何体统?”母亲也劝告我:“一个男孩子,要学会有点城府,受得了委屈,扛得了压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不要总是嘴巴关不住话,更不宜随便外露情绪!”
我知道他们说的都是逆耳之言,若学好并付诸行动了,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但我生成就是这种性格,如果模仿别人勉强而为之,估计会非驴非马,所以干脆顺其自然,正如小雅所说:“不模仿别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不勉强、不攀比,不要把“官瘾”当初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机关单位工作,肯定少不了要分“三六九等”,也少不了与领导、同事和群众打交道,我们都想做得恰到好处,在领导面前游刃有余,但事实上说话说不到一块儿去,或许兴趣不同、或许话不投机,与其强行融入,不如尽快抽身,选择独走,只管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人评价我们性格孤僻,有人说我们不擅交际,情商太低,当然更多的人嘲笑我们是“一根筋”,老实巴交。他们说的都没错,可是我们只想保持简单、纯真,没有功利心,没有伤害意,不愿丢弃那颗童真的心!
岁月如流水,转眼之间我们已是人到中年,马上就是奔五的年龄了,圆滑也好,老实也罢;成功也好,失败也罢,繁华过后皆云烟,生活终归平淡如水,没必要为性格纠结,也没必要为晋升伤神,继续努力做文字的耕耘者,写出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感知,用朴素的童真与后起之秀们一起成长,未必是坏事,因为生活越简单,感觉越轻松。否则心理负担重,欲望无止境,最终心灵扭曲,迟早会压垮自己。
童心未泯是幸福的,朝着向善向上的目标前进,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结交有缘的朋友,无愧于心,物质上的得到顺其自然,精神世界能得到释放抚慰,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贫,让生活保持充实安祥......走自己的路其余的让别人去说吧!正如《童年》那首歌谣:“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心中初恋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