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酒话
偶然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先民就发明了“曲”,研究出“复式发酵”法,并开始大量酿制“黄酒”,掀开了华夏酒文化光辉灿烂的一页。
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据《史记》记载,杜康是夏朝国君、酿酒始祖,号称“酒圣”。
酒的发明有些意外,即:取之剩饭,置之空桑,日久发酵,芬芳四溢,取而饮之,爽,继造“秫酒”。歌曰:三更装糟糟儿香,日出烧酒酒儿旺,午后拌料味儿浓,日落拌粮酒味长!可见,早在数千年前,祖先们已频懂酿酒之法。
山东酒文化渊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大舜”和“仪狄”是华夏酒祖。舜之故里为龙城密州(今诸城),后耕历山,掌天下;而仪狄则是夏禹时的司掌造酒官,虞舜之后人。由此可见,齐鲁酒文化自古就引领风骚,甚至比杜康还早。
酒,历来被各朝君主所推崇,经常举行“酒祭”活动,并设了“祭酒”之职,祭酒官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祭酒器也分三六九等。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鼎分“三足鼎”和“四足方鼎”,故有“一言九鼎”、“三足鼎立”之说。
鼎,是祭神的礼器,更是权力的象征。将这种权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要数宋真宗,年年搞祭酒活动不说,还跑到泰山脚下的岱庙里建了个“天贶殿”,要多气派有多气派!
山东人喜欢造酒,数千年前就有“龙城酒都”“景芝古酿”和“兰陵王”。
山东人最会做酒广告。大唐盛世时,长安街的酒馆都挂“兰陵”的幌子,李白也不失时机地“郁金香、琥珀光”的吆喝上了;后来,“枣花香香飘万家”“孔府家让人想家”“三碗不过岗”闪亮登场,“趵突泉”也开始咕噜冒泡儿,“秦池”当标王虽栽了跟头,“青啤”则当仁不让,别看“张裕”不慌不忙,一不小心,却步入了国际市场。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齐鲁大地处处飘香,浓香、清香、芝麻香应有尽有,云门酱酒也很上口,即墨老酒回味悠长,青岛啤酒实在爽口。
山东人喝酒豪爽,动不动就“三碗不过岗”,不缺李魁、武松,也有不少孙二娘。哥几个一坐下,不论斤,就论箱。人高马大是本钱,关键咱有量,虽说德州、淄博人一顿才喝二三两,济南、青岛人一坐下就是半斤八两,不信你去菏泽试试,那可是无上限的量!
山东人多,即使人均喝二两,一天就喝两千万斤。两千万斤哪,得多少车拉?难怪众多厂家都瞅准了这个大市场!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大事小节处处酒场。孩子出生就与酒结缘,第三天摆酒谢送生娘娘;七至九天娘家来送主米;出满月婶子大娘来祝贺;穿百日七姑八大姨来蹭场;抓生日只是开了个头,无论寿命长短年年隆重。出生时剪脐带用酒消毒,然后与酒共度一生,即使死后,儿女们也得祭奠亡灵。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色、财、气”酒为大,干啥都离不开酒。升学要摆“升学宴”,工作要摆“升迁宴”,结婚摆“喜宴”,生日摆“寿宴”,还有“同学宴”“战友宴”“文友宴”,无处不宴。诸如“谢师酒”“庆功酒”“谢罪酒”“友情酒”“送礼酒”“请节酒”,无处不酒。
酒壮英雄胆,因酒误国者有之,因酒失身者有之。然,因酒成事者不乏其人,借酒消愁者大有人在,醉生梦死者乐在其中。
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滴何许到九泉?不喝则已,喝就喝个小辫朝天!“喝”字太柔,山东人便将“喝”改成了“哈”,直接大口灌!“一心敬、哥俩好、三结义、四平安、五福寿、六六顺、七升官、八财发、九常有、十实在、双桥好走、十二分满意”,若碰上闰年,还得加杯“闰月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都说“好酒不上头”,可酒劲却缠住了腿,东倒西歪说胡话不知天高地厚,攥拳撸胳膊大打出手不在话下!第二天酒一醒仍称兄道弟,接着再喝。
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近些年,拼酒的少了,品酒的多了,开始讲究生活情趣、注意身体健康了,可革命小酒天天有,无酒不成席。有些农村老人甚至喜喝卯时酒,特别是百岁老人,个个抽烟喝酒,号称“吃香喝辣”,也许这就是他们的长寿秘诀。
山东人喝酒讲“酒风”,酒风不正者生存空间不大。在家老婆管儿女嫌,在单位遭冷落难升迁,整天跟丢了魂似地到处晃悠,一往酒桌蹭就遭白眼。
山东人喜欢说“既开店,就不怕大肚汉。”穷也好,富也罢,只要有客人来,肴不讲究,酒一定管够。冬春喝烧酒,夏秋喝啤酒,谁说俺喝醉了?再来半斤!瞧不起是吧?来两杯扎啤!!
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伴随着小康生活的滋润,山东人开始注重酒文化传承,酒场不再是战场。天天能吐真言,已用不着借酒发挥;个个以车代步了,犯不上酒驾罚分;别看平时喝的少了,人人车屁股后面都塞着酒;遇上特殊场合说干就干,反正有代驾伺候!家家的酒柜里都摆着几瓶陈年老酒,平时舍不得喝,可一旦有贵客光顾,则顷其所有,一醉方休。
哎,酒啊酒,俺一辈子好这口。这辈子伴你过冬夏驱寒消湿,下辈子接着喝再话春秋!黄河流淌了亿万年也没流干,泰山被酒泡了几千年也没见醉。
什么,戒酒?开玩笑吧大夫,除非阎王这就拉我走!
喂,你说什么?晚上同学又聚会?!好,不醉不归!!
前几年出差,一说自己是山东人,外省人立马肃然起敬:噢,山东人啊?能喝!其实,山东人也不是个个能喝,是喝酒的气势压倒了一切。大街小巷处处酒场,划拳行令豪情万丈,对酒当歌醇香四溢,看着闻着不喝都醉。
酒后话多,言多必失。不当之处,万望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