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娘烧的热炕头永远温暖在我的心间(外二首)
靳连福
老娘早早已经仙逝去了天堂那边,
我如今也已经满头白发步入了老年。
但是那个年月老娘烧的热炕头啊!
至今始终温暖在我的心间。
我从胎儿呱呱落地的那一天,
睁开双眼慢慢地步入童年丶少年丶青年、乃至中年,
无论是天高云淡的秋天,
还是寒冷难忍的冬天。
只要我在老家栖身夜宿,
每个傍晚老娘都将土炕烧的无比温暖,
我的老娘,我的老娘啊!
总是一贯地让我躺卧睡眠在热炕头那边。
也不知道有多少个漆黑的夜晚,
我的老娘每当望见,
儿子在热炕头酣睡的是那样静若安然,
她老人家情不自禁眉开眼笑啦!
她笑如蓓蕾盛开的花朵那样鲜艳,
她笑似光芒四射的太阳那样灿烂。
当我步入青年乃至中年那个阶段,
每当节假日回家探望老娘。
觉得老娘已经步入了晚年,
只要我夜宿家中劝说老娘,
恳求她自己夜间到热炕头那边休息睡眠。
老娘每次都没有听从我耐心的劝说,
一旦当我提出这一话题时,
老娘她就不由自主的泪流满面。
她老人家总是眼含热泪喃喃地对我这样劝言:"
儿啊,难得你在家中住上一天两天,
难得你闲暇时间在家中与娘培伴。
让你睡在热炕头那边,
是老娘对儿子始终如一的心愿"!
我见状老娘她如此这般,
只好无可奈何地顺从了老娘的心愿,
乖乖躺卧睡眠在热炕头那边。
此时此刻啊!老娘望见儿子在热炕头上入了眠,
她老人家,她老人家啊!
也已缓缓的缓缓的闭上微笑的双眼,
她老人家也慢慢的慢慢的,
在微凉的土炕头那边入了眠。
此时此刻的老娘呀,
她酣睡是那样舒展;
此时此刻的老娘呀,
她酣睡的是那样坦然;
此时此刻的老娘呀,
她酣睡是那样芳香;
此时此刻的老娘呀,
她酣睡的是那样甘甜。
此时此刻的老娘呀,
她酣睡的是那样甘甜!
★母亲、儿子与油灯
我由过去的幼童、小学生.......
如今已变为满头白发的老翁。
但母亲、儿子与油灯的厚意深情,
至今依然铭记在我的心中。
母亲丶儿子与油灯,
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是过去的那个年代而促成,
如今回想起来啊!
叫我千言万语难述清。
曾记得过往的那些日日月月春夏秋冬,
每当夜晚苍穹拉开乌黑的天幕,
此时我故乡的小村庄里,
家犬不吠翠鸟不鸣,
村里人也都睡眠已入了酣梦。
整个村庄东南西北中,
处处都是那样朦朦胧胧宁静无声。
唯独我家房舍里依然亮着油灯,
母亲有时坐在油灯下,
一针一线在儿子破旧衣服上缝补着已裂开的窟窿。
母亲有时坐在油灯下,
一针一线给儿子赶制缝做着新衣裳。
母亲有时夜晚坐在油灯下,
陪伴在我身旁眉开眼笑的看着儿子读书或者写字。
母亲有时夜晚坐在油灯下,
陪伴在我身旁眉开眼笑的看着儿子作文或者朗诵。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
母亲伴着油灯操劳儿子的事情至三更。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
母亲伴着油灯操劳儿子的事情至鸡鸣。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啊!
日日月月春夏秋冬每个夜晚,
油灯一直陪伴着母亲,
母亲始终陪伴着油灯。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啊,
日久天长母亲与油灯结为难离难分的伴侣。
天长日久油灯与母亲结为难以分割的挚友。
母亲对我这个儿子的厚意深情,
我千言万语更加难以表明。
母亲对我这个儿子的厚意深情,
我万语千言更加难以形容。
这就是啊,母亲赐给儿子与油灯的厚意深情,
我一生永远把它牢牢记在心中!
这就是啊,母亲赐给儿子与油灯的厚意深情,
我一生永远把它牢牢记在心中!
★袅袅炊烟腾飞上苍天
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
老家房顶烟筒上的袅袅炊烟。
春夏秋冬总是频频不断的,
晃动脑袋摇摆着尾巴,
一缕缕一缕缕,
一团团一团团飞上天。
老家房顶烟筒上的袅袅炊烟,
是母亲亲手用柴火在炊堂里点燃。
它是母亲锅台旁烧饭的呼唤,
它是母亲对全家人操劳的心愿。
老家房顶烟筒上的袅袅炊烟,
是儿女心中幸福的摇篮,
是儿女心中喜悦的乐园。
是儿女心中起航向前的帆船,
是儿女心中归来平静的港湾。
老家房顶烟筒上的袅袅炊烟,
似母亲与儿女间的琴弦。
母亲心与儿女的心,
一直在血肉间紧紧的挂牵。
老家房顶烟筒上的袅袅炊烟,
似母亲与儿女间的锦绵。
母亲心与儿女的心,
一直在血肉间密密的卷缠。
游子虽身在遥远的天边,
与老家相隔着重重叠叠的沙漠高原,
与老家相隔着重重叠叠的绿水青山。
老家房顶烟筒上的袅袅炊烟,
却近在咫尺就在眼前。
老家房顶烟筒上的袅袅炊烟,
是游子梦里梦外的翘首以盼
老家房顶烟筒上的袅袅炊烟,
是母亲亲手用柴火在灶堂里点燃,
儿女一旦望见它,
心中感觉是那样的芳香甘甜,
心中感觉是那样吉祥平安。
老家的袅袅炊烟啊!袅袅炊烟
你永远是儿女心中的期盼;
你永远是儿女心中的眷恋;
你永远是儿女心中的奢望;
你永远是儿女心中的思念!
作者简介:
吉象(靳连福),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小品曲艺、话剧、歌剧、情景戏剧、诗词、杂文的业余创作。擅长抒情故事诗歌的创作。部分作品被一些刊物、网络公众号平台刊登。一些抒情诗歌改编情景剧后,在部队或地方较大的舞台展演,受到群众好评。作者力求以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为载体赞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