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75)
诗║李耀文
第九章~第十节
史可法洒血染扬州
大清军灭明小朝廷


崇祯自缢后,阉党马士英。
及其阮大铖,拥立朱由崧。❶
在南京为帝,建立南明廷。
小朝更腐败,君臣贪享宁。
吃喝又玩乐,不顾民死生。
国家之安危,抛到九霄中;
时隔没多久,南明起内讧。
阉党与东林,倾轧又相争。
朝中两大派,水火不相容。
阉党引江北,四镇之马兵。
以之做后盾,彼此成针锋。
东林借武昌,左良玉之兵。
和江北对峙,两党相抗衡;
一六四五年,左良玉东征。
率大军十万,由武汉出兵。
扬言清君侧,除马阮奸佞;
江淮史可法,接马士英令:❷
立即去救援,撤出江防营。
导致准空虚,难抵敌军攻。
此时左良玉,已无扺抗能。
气极呕血死,全军投降清;
可法返扬州,继续抵清兵。
体恤众将士,治军又严明。
深得将士爱,有令无不从;
一六四五年, 农历五月中。
豫亲王多铎,率领清重兵。❸
浩荡旌旗猎,围困扬州城。
可法传檄号,召集诸镇兵。
应者寥无几,扬州危机重。
尔衮劝可法,率军投大清。
可法严词绝,多铎遂攻城。
双方战数日,死伤数不清。
清用红夷礮,最后才破城。
多铎再劝降,可法终不应。
壮烈就大义,千古留英名;
多铎攻城时,清军伤亡重。
心中生恼恨,下令大屠城。
屠杀十余天,血染河水红。
杀死八十万,冤魂满星空。
史上称之为,“扬州十日”名。
南京被清破,灭了小朝廷。
注:❶朱由崧(1607年9月5日-1646年7月1日),汉族,小字福八,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东城区)人,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忠王(明恭宗)朱常洵长子,南明被拥立的首位皇帝(1644年6月19日-1645年6月15日)。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生于福王府(京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袭封福王。崇祯帝自杀殉国后,即位于南京,史称南明,年号弘光。沉湎酒色,内政不修,政治腐败。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攻入南京,朱由崧逃亡芜湖,押往北京处死,时年四十岁。
顺治十四年(永历十一年,1657年),朱由崧堂弟永历帝朱由榔为其上庙谥,庙号安宗,谥号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简皇帝。
❷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大兴籍,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崇祯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5),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监江北诸军堵截农民军。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光州等府县,提督军务,扼李自成军。后由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❸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清朝名将。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
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晋和硕德豫亲王。
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