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人作家网》特别推出:著名诗人(奥梁)之作《笔中情》
作者:奥梁(朱良国)
总编:玫瑰(沈春丽)
编辑:珊珊(张勇)

笔中情/朱良国
我是“三年困难”时期父母“生产”的“次品”,小时候骨瘦如柴,无捉鸡之力,村人戏称“葵花杆”、“风吹倒”,十岁才读书。
五年级时候的班主任陈老师,字写得工整、漂亮,一下吸引了我,从此在校、放学后都模仿练习,很快小有气色,陈老师就推荐给学校出黑板报。我校是小学与初中联办的七年制学校,校长说:初中生中也没有字这么好的,就让我负责了这项工作。
上级检查组路过校门口的黑板报,指着正在出板报、那时才十五岁的我,问校长:这学生是哪个班的?字写得这么好,如大人似的。校长说:五年级班干部,是学的班主任的字。班主任听说后大喜,此后上课时竟当众不时指着黑板上的字:良国,这一笔要这样这样写,那一笔要那样那样写……并在课间休息时让我翻阅他的备课笔记,甚至帮我订学生难订到的中午菜,俨然师如父了,使我大受鼓舞,从此学字练字如痴如醉,无论在校还是后来踏上社会,看到好的字就学,特别是某个字造型漂亮就吸收过来。

过春节,父亲让我写春联,尽管字缺乏毛笔基本功,但由于有钢笔、粉笔基础,村上人看了也觉得可以,不少找上门来让我帮写。
我虽长得瘦小但无病,19岁时参了军,但体重只有98市斤,体力训练和执行体力任务跟不上别人。那个年代,时兴学农,每个中队都有小农场。领导只得把我暂安排在农场种菜、养猪。我想,照此下去,不久退伍是肯定的了。
我父母知道后十分后悔:不应把我送到体力为主的部队服役。我自己也非常着急:我本来就是农村娃,参军是为保家卫国的,不曾想还是老样子。
休息无聊的时候,我就在农场房子的墙上办了个小墙报。有一天,支队领导在中队领导陪同下,来农场检查工作,当走到墙报跟前时,不朝前走了,在那里看了又看。
没过几天,中队居然通知我归队,领导告诉我:支队调你到支队机关防火二科工作。
什么是防火工作呢?就是消防部门监督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预防火灾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和口头语言表达等能力,由于要经常书法律文书和宣传材料,字相对要写得漂亮些。开始我以为听错了,心想能改在中队写写画画就不错了,哪知一下“上天”了。我父听说后说:终究是部队,人尽其才。

从此,我如鱼得水,先后在防火工作岗位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成为我踏上社会最新奇、最风光和最快乐的时期。防火工作也引起了我对公文写作的兴趣,我参加秘书工作大学函授学习,并不断在工作中结合实际自学,后来终于又先后在部队和公安机关从事更需要一定书法水平的秘书工作十四年、法规草拟和宣传指导工作三年。同时在部队相应提干,官至中校副团职,在地方担任科职领导干部。如今我已退休,上了老年大学书法班,并时不时写点“豆腐块”、作些诗歌,丰富、快乐老年生活。
所以,笔是我的初恋情人,笔是我的救命恩人,笔是我的终身伴侣。

诗人风采
➭【作者简介】奥梁,名:朱良国,原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法制支队退休干部,先后在部队和公安机关工作四十年,通讯报道和公文写作多次获部队军师级和公安部、省公安厅奖励,爱好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摄影、诗歌,有许多作品在刊物和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