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需要被驯养
文/心语
“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狐狸对小王子说。
这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书中的一段经典对白。本书作者的墓碑上刻着“一个诗人、小说家、飞行员,1944年7月31日执行侦察任务时失踪”。想起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中文简短而又层层递进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给予患者的这份尊重与关爱。

仅有8.3万字的《小王子》,翻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只是一个小孩子的科幻童话故事。在同书友一起共读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视角不同,从各个层面和角度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故事,延展性更为宽泛,每一次的讨论让我们都意犹未尽。第三次再看这本书,每一个字的美都凝聚了翻译者树才的精心打磨。尤其是看了美国导演斯坦利·多南1974年拍摄的电影《小王子1974》,在原著基础上,编剧修改添加的内容是以音乐剧为故事做了一些铺垫。画面感,美式英语,更治愈的是主人公小王子纯真的眼神,铜铃般的笑声。让人们感受到了一颗星星在笑,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快乐地颤抖。当然还有导演独特的舞蹈造诣,飞行员、“蛇人”的舞蹈,充分展现了狐狸说的,一旦建立相互连接,对彼此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份快乐与信任。

这部小说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职业是飞行员,他每一次头顶浩瀚星空,从三万英尺的云端俯瞰广袤的大地时,他的视角,他的文字,就有一种带我们冲出迷雾俯瞰人生的深邃和辽阔,文字的优美和蕴含的哲理,这种洗尽铅华的纯净感,可以带我们轻盈地飞起来。
当看到作者的飞机出了故障,降落在撒哈拉大沙漠里,千里之内荒无人烟,孤零零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请……给我画一只绵羊吧!”他猛地跳了起来,好像被雷电击中,瞪圆眼睛,吃惊地瞧着一个小人儿。“但这个小人儿,既不像迷了路,也没有饿得要死、渴得要命、怕得发抖的样子。他的表情,一点也不像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里迷了路的一个孩子。”在一个荒漠里,突然而至的声音让大人惊恐万分,在一个荒无人烟生命都有危险的地方,成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到了极致。
而当作者经历了曾让无数大人确认,他的画是一顶帽子,而小人儿一眼就看懂了,是大蟒蛇肚子里关着大象时,作者惊呆了。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寻合适的寓所,寻理想的寄托,寻那个懂自己的人。第一次见面,一个小人儿读懂了一个大人,他能看见你的脆弱,懂你假装的坚强,知道你画的是吞吃了大象的蟒蛇,那个更真实、更美好、更值得被爱的自己。当这个人突然站在你面前时,是不是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漠然相见泪阑珊的惊喜?作者开始渴望了解小人儿,一个从遥远的星球来到地球的小王子。
在随后的8天时间里,作者聆听小王子讲他在6个星球分别看到了一个傲慢的国王,一个任性的酒鬼,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一个死守教条的地理学家,还有一朵脆弱又倔强的玫瑰花,一只渴望被驯养的狐狸的故事……在孩子眼里,星球上有好的植物,也有像猴面包树这样,用它的根须把星球扎穿的坏植物,所以小王子很忧伤。说到人类,小王子说,风吹得他们到处跑,他们没有根,就像柳絮,不过嫁与东风,好则上青云,差则委芳尘,当然还有其他更多蕴含的哲理故事,孩子觉得成人世界是多么荒诞。
电影把地理学家非常巧妙更换为历史学家。因为历史是人写的,所以历史是为胜利者服务的。电影镜头里历史学家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拿着放大镜搜寻……千百年来,历史学家以政客们的喜好,拿着放大镜任由自己的打扮,描述并评判着他们书写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恰好是作者在万米高空俯瞰,全视角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就像皇帝的新衣迷醉在恭维声中洋洋得意,而书中告诉我们的是只有爱,才是最高的哲学,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小王子》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是直接的,又是暗示的;是孩子的,又是大人的;是法国人写的,又是全人类的;是浅显的,又是深邃的;是散文的,又是诗的,是故事的,又是心灵的……
我们做大人太久了,居然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我们的梦想也会长大,但是朝着童年的方向,所以孩子问父母:为什么风可以温柔地对树说话,而你们却怎么学不会对我温柔地说话呢?
让我们学会闭上眼睛,打开心灵,仰望天空,听小王子那铜铃般纯净的笑声……

马雅萍,陕西凤翔县人,公司职员,喜欢运动健身,爱好文字,书法。曾在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等作品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