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圆月如盘,银光播撒,月光如水水如天。这轮明月,映照过西出阳关的征人,映照过独上西楼的李清照,映照过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映照过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王安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轮曾经映照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明月,在这个秋天的夜色里依旧熠熠生辉。
岁岁中秋,思念如钩,年年今夜,月华如练。此时的人们,无论身处闹市,还是寄身乡野,都共拥着一轮皎月;不论你漂泊天涯海角,还是身在异国他乡,都把思念汇聚在这一天。山水重重,关山阻隔,白云深处是故乡。在月光下唱着思念的歌,远眺面貌模糊心中却依然清晰的故乡,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记忆中,儿时的中秋佳节是美食相伴,是庭院赏月,是其乐融融,是无忧无虑。长江以南、黄河以北,我至今都不知道这世界有多大,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出发地。黄土地上的西北风吹红了乡亲的脸,梦境里依稀有清晨故乡的炊烟。这里有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期盼;有同学清澈的笑脸、单纯的祝愿;有梦想启航的痕迹、有人生初次分别的眷恋;有挥之不去的记忆、有年少懵懂的伙伴。从父母离去的那一刻起,便失去了那个养育过的地方。一株草,一棵树,一片瓦,一盏灯,一轮明月,一座庭院,那些个饱经沧桑远去的背影,成为我余生的回忆,只有用文字来温暖自己。
窗外,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脉脉清辉默无语,内心充满了眷眷温情,满绪柔肠,我不禁想起了小儿子第一次不在家过中秋节的情景。上世纪90年代,孩子考上了大学,去北京求学,开学没几天,中秋节便如期而至。望着盘子里的月饼和水果,心里感觉空落落的。婆母一边流泪一边唠叨:“这么多好吃的,我娃吃不上。嗯……这吃什么都没有味道。”除了有团圆的盼望 ,还有难以抑制的酸楚,那份思念与不舍,越来越强烈。
今年中秋节前,小儿子跟我视频。报告了北京最新疫情防控消息:当时,他的母校和另一所中学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50多例,尚未发现社会面外溢情况,总体可控。全市认真执行国家防控方案,坚持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织密织严疫情防控网,最大限度防范疫情输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言外之意他们就不回来了。
“妈,给您和爸寄了两箱好吃的猕猴桃哈,您关注一下。”二儿媳的微信里弹出了两行字。原来她为了让我们吃上正宗的猕猴桃,特意从陕西产地定了两箱,我收到消息的时候,这些礼物正在路上。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不能团聚的人们,就用一份快递以解思念。孩子们的心里一直装着我们,不是买衣服就是寄食品,远方的亲人总是不断地温暖着我们的心。
中秋节中午,大儿子一家热热闹闹地过来了,还带来了刚出锅的包子和红彤彤的苹果。重孙女小嘉然的到来让满屋生辉,滔滔不绝地亨唱着在幼儿园学会的歌谣,还张开双臂,作出欲飞的姿势。她不时地盯着我的平板电脑,再瞟一眼宝妈,好像在问:“我能玩游戏吗?”哎呀,真是可爱又可怜。小孩子好哄,被我用一杯酸奶转移了注意力,而我也被宝贝儿哄得晕晕乎乎,不知道天南地北。
我和儿媳妇手搭手,让嘉然坐上,玩起了抬花轿的游戏。看着孩子跟着节奏晃晃悠悠,上下颠簸,所有的劳累、疲惫、苦闷和忧愁,都忘得干干净净。“手拿老头乐,怎么也不乐,孙儿一伸手,乐得没法说。”这句话似乎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宇宙万物中,都有一种奇妙的回应,在孩子的身上也不难找到自己的模样,因此劳动才有了意义,也就有了舍己的爱,这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情感。
当晚,浑然无缺的月亮挂在东边的天幕上,遥远而明静,把碎银般的光芒毫不吝啬地洒满大地,照得院子里明白如昼,让人觉得恬静温馨。我站在阳台上,痴痴地望着十五的月亮,顺便拍了张照片,让病中的老伴欣赏。
有人说,中秋这个词,有点像石榴,太多的思念,是包也包不住的,时辰一到,就鼓胀着身子,咧开了小嘴,颗颗透亮莹润的石榴粒儿,都是思念的牙齿,咬得你生生地疼。中秋也像一张火车票,自己在这个站台,亲人在另一个站台,意味着千里迢迢之后的团聚。无论过去多少年,总有一轮故乡的明月,在心中高悬。
诗人艾青说:“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头顶的月亮,圆了千年万年,依然是李谪仙、苏东坡、后主李煜们曾经看到过的那一轮,没有改变的还有“但愿人长久”的那份祝愿,和人们对团圆和幸福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作为月亮派出的大使,我感到月光里的味道比思念更圆。在这样的夜晚,倘若没有月亮,中秋节就成了一篇没有标题的文章。
倚窗望月,品尝月饼,看不尽的阴晴圆缺,道不尽的悲欢离合,月圆、秋思、乡愁,夜空,交织成一首悠扬的夜曲,回荡在离愁之后夜色阑珊的深处。
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是时间的旅人,在漫长的旅途中修得一颗清透豁达的心,不计较物质上的得与失,不纠缠感情里的聚或散,惟愿我们,心如明月,淡然处之。
大千世界,扰攘红尘,有多少人背井离乡,四处漂泊,一直在默默守护的,便是那轮心中的满月。游子之远在天涯,乡愁之近在心间,每逢佳节凝望秋月,内心便有了一份美好的寄托。在向往中期盼,祈愿锦绣山河,安然无恙。
秋夜寂寂,月光溶溶,月在杯中,亦在心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 ,有爱自团圆。
2022年9月15日
编审: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