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津县文艺精品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陈部长,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够参加本次会议。我代表故道文化社,向大家阶段性汇报一下工作。
在各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各位文友的热心支持下,我们《故道文化社》自成立升级以来,已经顺利运行了半年时间,正刊推送了105期,关注将近330人,副刊推送了450多期(含参赛),推送作品超过2800余篇(首),阅读总量超过1000万。故道文化社在群成员120多位,涵盖了我县大部分文化部门领导和行业的文化才子,男女老幼都有,最大80岁左右,最小20岁左右。
我们故道文化社,扎根于黄河故道,立足于夏津本土,本着“扎根故道沃土,繁荣基层文化“的创办理念,鼓励社友们的参与热情,已经成为县里影响力较大、互动气氛活跃、创作热情较为高涨的文化社群之一。这里我特别提到两位值得敬佩的老人,刘昭元老师八十岁,几乎每天发表一篇作品;老教师张荣岐七十八岁,每天创作古诗十余首。今年暑假,我们组织了首届“消夏”作品大赛,参赛作品60余篇,有15名作家获奖,获得证书和奖品。前段时间,我们还组织了庆“教师中秋双节”作品大赛,都取得圆满的成功。
只有不忘初心,才有源头活水;只有锐意创新,才能行稳致远。我们对前期取得的一点成绩,从不骄傲自满,裹步不前。今后,我们将积极响应县委文化宣传部门的号召,提高政治站位,紧跟时代步伐,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进一步激发社友们的创作热情,多出佳作,多出精品,不断提层次,上档次。我们平台将逐步扩大编辑团队,推出长篇系列;力争汇总部分优秀作品,付梓印刷成册珍藏;举办网络平台作品征集活动,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我们群体虽小,但志向远大,理想丰满。我们深深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有各位领导的关怀,有多位社友的大力支持,我们只要认定的路,就一路走下去,初心不改,砥砺奋进,直到取得最后的成功!
热切期盼我们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多多关注来自基层的草根文艺群体和大众文艺爱好者,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采取措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动力,鼓励他们的创作热情,为我县的文艺事业大发展增光添彩!
(张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