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52——闲话“从容”
荣玉奇
我有位朋友,性格急躁,办事毛毛糙糙,总是爱出乱子。事情过后他也很后悔,但是总是改不了。我觉得这除了性格外,也有个个人修养问题。如果他喜欢读书,平时静下心来多看点书,也许对他有所帮助,可惜这位朋友,不喜欢读书。
突然想起一篇旧作,是专门谈论“从容”的。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闲话“从容”
当今社会,随着商品大潮的涌动,很多人为了急于挣钱,发财致富,不免有些急功近利,热躁疯狂。然而也有的人,不慌不忙,从容淡定,颇有些儒商风度,令人肃然起敬。
何谓“从容”?我个人理解,就是沉着、镇静,遇事不着急,忙而不乱,处事有方。
在这个到处都充斥着铜臭的浮躁时代,面对金钱美女,面对声色犬马,面对各种诱惑,能做到从容淡定,的确需要一定的涵养和定力。
窃以为,所谓“从容”,首先要做到内心镇静,沉着地面对社会和人生。记得某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从容,是一种聪明的糊涂”,这话不无道理。其实,自然界万事万物皆有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状态,我们大可不必事事问个究竟,事事闹个明白。正如雨有雨的润泽,雪有雪的悠然,冰有冰的晶莹,春有春的生机,夏有夏的炽热,秋有秋的丰实,冬有冬的冷峻。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惯看秋月春风”,一切不妨“都付笑谈中”。
每当夜晚到来,仰首太空,面对宇宙的浩瀚,星空的无限,我常常陷入沉思。想到世间纷繁的万物,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真的不必要事事弄清楚,凡事问个究竟。其实,认真想一想,不少苦累与烦恼都是自找的。在你个人能力范围内的努力,也许是积极向上的,而超乎能力的欲望,只是一种臆想和渴望,很难实现。因此,我们只有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界,才能摆脱纷纷扰扰所带来的烦恼和不安,才能从容善待自己,善待人生!
记得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有一篇《留侯论》,被收入《古文观止》,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我觉得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从容,是一种大境界。我认为苏轼说的这种从容,不是那种故作姿态的镇定,更不是矫情刻意的悠然。真正的从容是骨子里飘逸出的袅袅低吟,是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自如应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是潺潺小溪、小桥流水间,闲庭信步时流溢的悠闲自得。
从容,的确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它可以把一切苦与悲看成顺其自然的常态,因为有了“悲欢离合”,才可能“天长地久”;因为有了“落残雨寒”,才可能“人间温暖”;因为有了“酸甜苦辣”,才可能“丰富人生”;因为有了“风风雨雨”,才可能见到“七色彩虹”。
(原载2018年8月28日《牛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