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愁三章】
马诗途
一
《故乡那山》
仲秋时节,愚行走于故乡龙池山。山岭含黛,绿意隐隐,草木欣然,有风过,携着飘落空中的桂花香扑面而来。片刻怔忪间,觉得那风,那云,那绿,那香,甚至那份辽远的寂静都在漫漫浸染着自己。
刹那间,满身的嘈杂与尘埃似乎都被一点一点涤荡净了,身与心都变得澄澈轻盈起来,与山一同呼吸着……
人看山,游山,但人与山之间不是静止的、分离的、“我在山之外”的关系;而是回环往复的流动,观望之间,便生出万千情思的交织。正如“我见青山多妩媚”不是结语,而终于要回到“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回应。
人赏青山之貌,山亦怀着人的情思,总要回返于心,才能体味到入于微处的悸动。
行在山中,便似行在时间之外,身心如洗,空空寂寂。见广大,见微渺,见天地,见自己……
不知不觉,眉间心上似乎都染上故乡那山的欢喜与从容,呼吸之间,吐露山花一样的芬芳……
二
《故乡那味》
愚少小离家,一直工作居住在城里。多少年过去了,但在心里总萦回着一丝丝眷念之情:山村年关的欢聚时刻,除夕夜桌上的十碗八扣美食,这些构成了记忆中那道浓浓的乡味。
乡味,是一种传承久远的生活习俗和饮食风尚。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年代特征。每个人一生下来,就与乡味结下不解之缘,同生共长,相伴流年,毕生难忘,至死方休。在缠绵的乡思情怀中,除了想念亲人,便是儿时那些垂涎三尺的家乡美味,以及与美味有关的成长故事。
乡味,是乡情中最直接、最能感知的原味,是乡土文化最丰厚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不了解浩若烟海的乡土历史,或不懂得繁文缛节的乡土习俗,但是,每一个人对家乡的传统美食,却津津乐道,记忆犹新,并且大都会与至亲挚友的生活往事或童年意趣相链接,互融成典,终生回味。
三
《故乡那夜》
山村的夜,静静的。没有车辆喧嚣声,没有人流嘈杂声,有的只是一条小河的流水声。
昨夜,雨下得酣畅淋漓,有节奏的敲打着屋顶的雨蓬和窗帘…
微风吹过,悸动着难以平复的心迹;雨点敲击,撩拔着心中不舍的记忆…童年的乐趣,青春的热烈,中年的沉浮,渐老的淡定,一切一切犹在眼前,栩栩如生。
在这富氧粒子极为丰富的小山村,无论是童趣的甜蜜,抑或是人生的风波,都在记忆的时光机中打破了这份夜的宁静……
夜,静静的。我审视着自己的心情和往事,柔情地与自己心灵交谈,一点一滴地深入。而今,早已褪去了职场的光环,甩开回忆的思绪,真实面对明天的美好。我不再徨恐,不再孤单,心田中盛装着亲人的温暖和陪伴。
每当我沿着乡间的小路走向繁华的都市,却猛然间发现有那么多难以割舍的情感。是家乡的景,还是家乡的人,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作者简介】马诗途,生于土家佷阳。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世界作 家协会会员。喜文学书画,喜风光月霁,清新俊逸,于白驹过隙,流年似水之日,轻划兰舟,与朋友们相逢在人生渡口。惟愿静谧世界,兀自风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