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既读唐浩明的《曾国藩》
必读肖仁福的《李鸿章》
没了“老佛爷”和“李中堂”,
大英帝国会不会完?
煮酒论剑
最近,我偶然在网上搜到一张照片,内容是201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六十周年皇家海军阅舰式。照片中,没有威武雄壮的大国海军阵列,只有女王的豪华游艇带领一群荡着双桨的民船在搞嘉年华式的巡游。当时,我就发表评论说,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个大国的没落和一个时代的远去。可马上有人反驳说,这照片表示西方人爱好和平,不喜欢炫耀武力,根本代表不了什么。英国不需要靠秀肌肉来彰显自己,它仍然是发达国家,世界的领袖之一。


201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庆典,女王游艇与千艘民船共游泰晤士河
我为此又去网上搜了几张照片。第一张是1897年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165艘铁甲巨舰在泰晤士河口排成浩大阵列接受女王检阅,此时的英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国,皇家海军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海军;第二张是1911年庆祝乔治五世加冕而举行的阅舰式,万顷碧波中数不清的英国战舰排到了天际,场面蔚为壮观;第三张是1935年纪念乔治五世登基25周年的阅舰式,彼时正是二战前夕,英国的舰队依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军;第四张是1953年,二战后元气大伤的英国仍然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举行了盛大的阅舰式,他们勉强凑出了九艘航空母舰,试图维持住自己作为曾经的第一海上大国的脸面;第五张是1977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25周年的阅舰式,规模已经大幅缩水,如果没有美国等一众盟友派舰来捧场,场面会非常难看。

图一:1897年,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英国皇家海军举行阅舰式

图二:1911年,为庆祝国王乔治五世登基,英国皇家海军举行阅舰式

图三:1935年,为庆祝国王乔治五世登基25周年,英国皇家海军举行阅舰式

图四:1953年,为庆祝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英国皇家海军举行阅舰式

图五:1977年,为庆祝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25周年,英国皇家海军举行阅舰式
这几张照片,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大国雄风需要靠秀肌肉来彰显,至少这是彰显的重要方式之一,不管东方西方都一样;第二,大英帝国正在肉眼可见地走向衰落,如今的皇家海军早已没有了当年打遍全球无敌手、在海岸线架起几门炮就能威胁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东方大国的威风了,竟然到了连维持一个基本规模都困难,阅舰式为了省钱只好用民船巡游来凑数的地步。
还有一个事情更有意思,2019年英国海军因为没钱,放弃了新导弹采购计划,而英国财政部却拨款3亿多英镑,给女王修葺白金汉宫,为此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会想起当年的大清国,李鸿章的北洋海军急需军费补充装备,可朝廷却为了慈禧老佛爷的六十大寿,拿军费去修了颐和园,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甲午战争中国的大败。从此大清朝廷在末路狂奔,任谁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拉不回来。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白金汉宫

慈禧太后

颐和园石舫
1908年,大清国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老佛爷去世了,那个挪用巨额军费修建的颐和园,她终究带不走。在她去世后的三年,她东修西补、拼命想要维持的大清朝廷也在革命浪潮中轰然倒塌了,中国就此进入了四分五裂、军阀混战不休的乱世。自1861年辛酉政变慈禧登上政治舞台算起,她实际掌控这个东方大国最高权力长达47年。实事求是说,在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死在“北狩”路上)的双重煎熬之下,慈禧太后能够迅速摆平政敌,控制住局面,将原本这时就应该断气的大清朝又续命了50年,不容易!当然,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本事,而是一群政治精英的本事,尤其是她陆续重用的那些汉臣名相——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本事。而其中,又以曾李二人作用最著、功劳最显。曾之功主要是在镇压内乱,平定太平天国上,而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也是他事业上的接班人,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他既有为朝廷戡乱之功(创立淮军平定东南,又北上剿灭捻军),更擅长与外国打交道,最为外国人所尊敬和忌惮。他搞内政也是一把好手,主导的洋务运动虽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中国政治腐朽、经济孱弱、军事无能的局面,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使中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后人称这段晚清历史为“同光中兴”。这也是风雨飘摇的大清朝还能再续命几十年的重要原因。当然,李之过也颇著。私德上,他固然不如自己的老师曾国藩;国事上,他挨的骂也比老师多得多。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几乎都与他有关。但如今看来,恐怕大多数都是他不想背,但又不得不背的黑锅。他也在想尽办法为大清朝补救损失,挽回尊严,为此脸上还挨了日本浪人一枪,那颗子弹一直跟着他进了棺材。可战场上打不赢的、自身实力不允许的,在谈判桌上想拿回来又何其难也!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国家如此,时事如此,人心如此,又岂是个人之力能够挽回的?说句不好听的,他就是一个大清的裱糊匠,在有限的条件下修修补补,尽量维持着这幢腐朽的大厦晚一点垮塌下来。应该说,这个活儿,他和他的老佛爷都算干得还不错。

李鸿章

李鸿章颇通洋务,为洋人所尊崇和忌惮
这篇文章,本来是我在看到那张2012年英女王阅舰式照片,心生感触,想对比一下当年大清帝国的崩溃和今天大英帝国的没落而写的。不料尚未写完,就听到了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病逝的消息。女王的离世,在世界范围内都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在中国,更是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赞亦有之,谤亦有之,有为之痛哭流涕的,也有对之破口大骂的。单从这方面来讲,似乎伊丽莎白二世不仅仅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的女王,是英联邦中15个国家的女王,还是全世界的女王;大英帝国仍然是当年称霸世界的那个“日不落帝国”。
其实不然。正如我前面所说,大英帝国的衰落,在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前就早已经开始了。一个靠着全球殖民和掠夺而崛起的霸主,天生就不可能永远维持霸权。而霸权的衰落就一定带来国家的衰落。这在人类的历史上已经无数次被验证过了,英国只是又验证了一次而已。这是历史规律,谁也违反不了。当然英国自己的各种作死,也是加剧它衰落的原因。限于篇幅,我就不展开去说了。一战后,虽然英国仍然名义上保持了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但其实国家实力从各方面已经被美国、苏联超过了。二战后,英国虽然成为了联合国五常之一,但已经沦为了二流国家。它只能靠着自己原先的小弟,现在的新老大美国来帮它维持着一些可怜的尊严。可这个从前的小弟上位后表面客气,其实经常在后面阴自己的前大哥。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爆发的“苏伊士运河事件”,就是美国导演的一场好戏,彻彻底底宣告了老大位置的交接。当然,作为一位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这事跟伊丽莎白二世的关系不大。但是,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元首,却成为了国家衰落、尊严扫地的见证人,女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跟当年慈禧老佛爷眼见得大清的屏障朝鲜成了日本的保护国;眼见得倚重的李中堂倾半生心血建立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眼见得列强纷纷上门讹诈,不答应就打进京城,逼得自己只好带着小皇帝跑路之类,也没什么不同。慈禧老佛爷掌权47年,伊丽莎白老佛爷在位更长,达70年之久。两位老佛爷虽然在所处的历史时期、世界环境,所遵循的国家体制、拥有的权力大小等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在这方面的共情,我可以理解。
慈禧老佛爷在失去了自己最后可以依靠的相臣李鸿章后,朝政越发不可收拾,大清十年后而亡。耐人寻味的是,伊丽莎白老佛爷去世之前,刚刚任命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任首相特拉斯。而这位新首相的口碑,也许是所有她任命的首相中最差的。不但世界上大多数的政论家对她多有讽刺和批评,即便本国内,认为她上任能带领英国越来越好的民意也只占12%,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并不看好她。事实上,她上任后,带领英国在向作死的路上疾走,不但是美国制裁俄罗斯最激进的打手,更把矛头对准中国,不断叫嚣。而国内能源短缺、物价高涨等民生问题,却丝毫没有得到解决。在一个王朝走向没落时,常常会出现各种反常和作死的事情,冠狗高居庙堂之上,政府与民间呈现脱节之态。当年的大清如此,今天的大英似乎也有了这种味道。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前刚刚任命特斯拉为新首相

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
对于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我是严肃以待的。即便作为一个纯粹的看客,对一个逝者也得保持起码的礼敬吧。何况抛开国家利益和政治立场,只从个人道德形象来说,伊丽莎白老佛爷可比慈禧老佛爷要光辉得多。英国其实多年来不乏对君主制的批评和要求改制共和的呼声,女王最后任命的首相特斯拉,曾经就是一个强烈的批评者。但女王的个人魅力以及70年在位形成的威望,使得她受到了多数臣民的拥戴和外国首脑们的尊敬。但吊诡的是,这份丰厚的政治遗产,很有可能成为继位的查尔斯国王和英国的累赘。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个国名我们一听就知道是一个凑合起来的国家。北爱尔兰被强行从爱尔兰割裂出来,早年就闹过,好不容易消停点,英国脱欧给北爱带来的损害又让他们深为不满,你脱欧那我们就想脱英;苏格兰历史上是被英格尔兰打败并征服的,既是世交也是世仇,一直就在搞独立运动,几次公投都是以惊险的票数勉强落败,多数政治观察家认为这是因为有女王在位,她的形象和威望征服了不少人心,如今女王过世,人心的天平已经明显向独立倾斜;威尔士目前也在蠢蠢欲动。而国外呢,澳大利亚政坛多年以来就在讨论脱离英联邦,搞共和国选自己的国家元首,只是碍着英女王而一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而如今女王去世,继位的查尔斯国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差母亲很远,威望无以服众,恐怕澳大利亚就不再只是说说,要付诸行动了。在英联邦这个大家庭中,澳大利亚就相当于大儿子,大儿子都动心思了,其他的小弟恐怕也坐不住了。

王储查尔斯继位为英国新国王
历史何其相似,历史也总是在轮回中兜兜转转。一百多年前,中国的李中堂死了,老佛爷死了,继位的小皇帝和一帮庸碌大臣根本撑不住,大清国三年就完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英国的“老佛爷”死了,继位的老太子查尔斯心不在焉,主事的首相特拉斯又特别拉胯,大英帝国会不会完?
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2022.9.19)

(配图由作者提供)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肖仁福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