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言排律(平水韵)·礼赞牵牛花
作者‖ 周大策
历夏经秋多灿烂,花群界别甚奇葩。
嫣红姹紫支支艳,晚谢晨开日日嘉。
北国南疆无择地,城乡陌野有哀家。
无人种植无人养,倚己繁生气自华。
仰颈笑颜从不语,只吹喇叭向天涯。
牵牛故事存佳话,远古传今赞翠霞。

附文
民间故事: 翠霞的化身
牵牛花,这个富有乡村气息的名称是有来由的一一
据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某地大山沟里的一小村庄,沒有耕畜,耕地不多,土质瘠薄,产量低下,口粮不足,村民食不裹腹,生存十分艰难。
村里有个纯朴善良的姑娘,名叫翠霞。她为了全村人的福祉,在神仙的指引下,带领村民来到一个大山洞前。她让大家在洞外等候,自己却冒着风险钻进洞里去寻找金牛。
她进入洞口,发现洞里漆黑,可一瞬间,看到洞内一片光明。她高高兴兴地向前走去。当走到尽头时,果真看到一群牛,她急冲冲赶着牛群向洞口走。到了洞口,把牛群全都赶了出去。当最后一头牛走出洞口时,封闭洞口的时辰已到,“咕咚”一声关闭了洞门,而翠霞却被活生生地困在洞内……
一头头金牛被乡亲们牵走,从此村民耕地有了畜力,粮食多了,生存条件得到改善。
后来村民在洞口前发现一片从未见过的野花,就联想到了翠霞姑娘,猜测这花一定是翠霞姑娘的化身,于是就管这种花叫牵牛花。再后来,这花越繁衍越多,直到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处处开放……

牵牛花虽然无人栽培莳养,但人们对它却十分爱惜。在乡下,小孩子见了此花很喜欢,总要摘一朵欣赏,而大人却说“别摘,摘它好打碗!”所以人们又管它叫“打碗花”。其实,这花与打碗无关系。人们如此欺骗小孩的初衷,就是出于保护这种花。
这个凄美的民间传说,无法考证,但我宁愿相信,牵牛花就是那个翠霞的化身,要不这花的生命力怎么会如此坚强,花朵怎么会如此艳丽多姿呢!
22.09.19


作者简介
周大策,出生于1939年。念书、务农各5载。1958年参加工作。自2020年初,进入井冈山二群后,开始习练近体诗。我的诗观是: 力求书写贴近生活,并让人能读懂、有共鸣、有情怀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