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上刊诗人:
穆女 微云 叶亚杰 李秋丽 原上草
下期上刊诗人:
李富强 汝颍波润 孙银河 一程山水

前世今生话黄河
穆女(郑州)
在离天很近很近的青藏高原
有一群星星在这里醒来又甜蜜地睡眠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它们用清澈的眼眸
定格这里的白云、雪山和草甸
有谁能够想到
就是星宿海里的这些蓝色湖水
带着在河之洲的关关雎鸠和窈窕之女
一路寻寻觅觅磕磕绊绊
走过九曲也走过一十八道湾
汇成一条巨龙
从世界屋脊舞进了海的怀抱
也流进了世代华夏儿女的血管

这就是黄河
是孕育了炎黄子孙 生生不息的黄河
从猿人到智人
黄河流域 经历了沧桑巨变
从半坡文化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
黄河文化开始了中华文化的汇集
让一部辉煌的历史
在奔腾的河水里凝练
从夏商周到大统一的王朝秦汉
黄河文化 形成完整的体系
历经千年不断发展
才有了今天的中华文明
伟大的中华文明啊
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积淀和璀璨
然而
自然就是自然
黄河也有自己的属性
也会顺势而行
无奈地把运行的轨道改变
而它的每一次改道
都会为沿岸百姓留下惨烈的灾难

让我们打开历史的画卷
一座座地下城堡
掩埋着怎样的过往
累累白骨
早已在咆哮的河水里
化作冤魂飘散
还有一场场争斗一次次恶战
血流成河 尸骨两岸
一曲黄水谣啊
谣不尽老百姓的苦痛和辛酸
治国就是要治河
黄河宁则天下安
纵观华夏的文明史
历朝历代
都留下了治黄的不朽章篇
如今
新时代的号角 响遍黄河两岸
一幅长远的蓝图
为黄河的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我们讲好黄河的故事
一茬接着一茬干
如今的黄河儿女啊
修渠筑坝引水浇灌
在荒漠包围的高原上
创造出一个个秀丽的塞外江南
黄河两岸绿树成荫良田成片
小浪底卷起排沙泄洪的巨浪滔天
如今
这条盘桓在头顶的悬河
正走在更好地造福人类的航线
那是因为
黄河九曲十八弯的坚韧
早已深深地烙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田
如今
天不荒地不老黄河正当年
它以一泻千里的气势滚滚向前
黄河儿女用历史的担当
回报母亲河的大爱和恩典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定会沿着历史的文脉
从这里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作者简介:
回族诗人 ,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河南演讲与口才学会艺术指导、河南语言艺术大讲堂专家讲师团讲师。出版诗集《心海》、《掌心里的沙》、《冬来无声》,《闲花落》。多次成功举办线上线下诗歌作品专场朗诵会。作品入选《中国最美爱情诗选》。

河边散步随笔
微云
汝河畔,
脚步随着草色蜿蜒
笙歌在空中舞动旋转
灯光忽明忽暗
欢声笑语
此起披伏
绵续不断
像梦境
如梦似幻
曲径通幽处
情侣随处可见
健步如飞的男女
神采飞扬
步履矫健
爱意笼着头顶的月光
直把秋光换了流年倒转
春风无限

秋 雨 思
叶亚杰
你真的觉得不好意思,
就这样打扰了秋意?
本以为宁静的 秋天,
却泡在连绵的雨水里。
以往你的狂妄,
无非是漂泊的黄叶,
无非是枫树下的老人,
无非是那座桥,
还有一对凝望的眼神。
今年你变幻了颜色,
对失约的人狂风暴雨,
我猜想,
只有那颗桂花树里,
有你舍不得的别离。
你很眷恋,
所以彻夜不眠,
嘀嗒,嘀嗒,
多少温柔梦乡破碎。
既然是秋天的雨,
和冬天的雪就是姐妹,
你一定能看见,
高原雪莲的思绪。

千户苗寨
李秋丽
多少个文人墨客
来到你的心脏
聆听你脉搏的跳动
带走你的肖像
为你讴歌
为你吟唱
数不清的木楼
穿着古老的衣裳
像古诗新韵
永载着历史的模样
凸现着苗族人的风尚
层层叠叠的吊角楼
像梯田
在山坡上排放
述说着古老的民族
在这里繁衍生息成长
一场场演出
复制着苗族人的婚嫁习俗
吸引远道而来的客商
朴素的苗族儿女
把古老的传统文化
传承发扬
潺潺流水
像白色的丝带
一路欢歌蜿蜒流淌
汇成小溪
流进苗寨人的心房
走出苗寨
有种无尽的遐想
苗歌僚亮
笛声悠扬
吊角楼里
站着苗族姑娘
用美丽和善良
写下千户苗寨的诗行

颍水之上·临颍访友有感
原上草
湿地四五 河水清透
街市繁荣 高楼林立
四方通达 百姓安居
一派蓬勃生机
衣宽体 食无忧
车代步 居无虑
万象更新
小城今非昔比
入民宅
寻不见鸡猫狗跳
分不清城镇乡村
品茗饮酿聊天
吮花香 闻鸟鸣
敲窗听雨
厚德载物
百善孝为先
八方昌盛
伟人挥手致意
祈安赐福无比欣喜
谢主隆恩浩荡
亚洲雄狮勇立
军威国強民富
好梦悠然在即
中秋月圆 初心不忘
别将他乡当故乡
故土哦,故土难离 
沙龙简讯——
古今诗词一脉相承,秋夜相约互融抒情。适逢周末,9月17日晚八点,【现代诗沙龙】举行一场以“秋”为主题的五言/七言顶真格接龙线上笔会。诗群里各位文友才思敏捷,兴趣盎然,点秋成金。在九十分钟时间里,即兴创作百余妙诗佳句。
☘️☘️☘️☘️☘️☘️☘️☘️
编辑:泊岸 紫云岚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