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甜甜 情长长
作者:袁祥贞
八月中旬,外甥从北京打电话来说:“姨,快中秋了,我给您买了月饼,您品尝品尝北京稻香村的风味。”我急忙回话:“别,千万别。你刚换了房子,每月都要还大笔的房贷,经济压力很大,现在物资丰富,我们这儿也能买到稻香村的月饼。你别再破费了。”外甥接着说:“姨,您别再说了,这是我的心意。”说完就挂了电话。
第二天上午,我正忙家务,电话响了,是快递员打来的。让到门口接快件。我让老伴赶紧下楼去接。一会儿,老伴抱着两个大纸箱回来了,他说:“邮件太大,邮箱放不下,人家送门口来了。”我一看,上面写着“稻香村 中秋御礼”,是北京寄来的。我明白了,是外甥寄来的。没想到这么快。我赶紧打电话告诉外甥:“两箱月饼到了,放心吧!”
听说是两箱月饼,两个小孙子非打开吃不行,我说:“这是你们的大伯从北京寄来的,这是咱们中国最好吃的月饼,要等到中秋节才能吃。”两个小家伙问:“那什么时候才中秋节 呀?”我说:“再过半个多月就是中秋节,你们等着吧!”
我把两箱月饼放在阴凉通风处,两个小家伙每天都去看看,摸摸,盼着中秋节的到来。
中秋节终于到了。那天晚饭时,全家聚在一起,等上齐饭菜,我搬上一箱,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下慢慢打开。最上面是一个大红色的纸提袋,看起来,那么喜庆。下面是一个枣红色的大盒子。我慢慢把盒子从大箱子中取出,仔细地观看,盒的上面印着金色的大字:“稻香私房”、“中秋御礼”。看着这精心设计,高档豪华大气的包装,大孙子不禁“哇塞”一声,让我赶紧打开。我一边掀起盖子,一边仔细观看,大盒上下分三层,上面两层各装着六块用大红硬纸独立包装的不同风味的大月饼。第三层是一个金色的长方形大纸盒,里面是一块直径足有六寸的特大月饼。看着这块特大的月饼,小孙子伸手就去抱,我急忙说:“乖孩子,别急,一会儿,奶奶切开再吃。”我把月饼切成小块儿,全家人各拿一块儿仔细品尝。我咬了一小口,慢慢咀嚼,是传统五仁的,馅里有玫瑰丝、核桃仁、花生仁等,都是上等食材。味道是那么纯正,那么的可口。我年年都吃月饼,可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月饼。称“稻香私房、中秋御礼”名副其实。儿媳妇说:“吃了这月饼,再吃别的月饼就没胃口了。”亲家母说:“真开眼了,咱们也看了、吃了皇家风味了。”儿子说:“俺哥又为咱家破费了。”
看着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品尝着美味,我百感交集,多年来外甥一家关爱我的往事涌上心头。2001年,我搬了新家,上班离单位远了。当时在兰州读研的外甥怕我冬天 骑车上班,身体受寒,特地从兰州给我买了一件厚厚的牦牛衫寄来。直到现在遇到冰雪天我都会穿上这件牦牛衫挡风御寒。第二年冬天,外甥又给我买了一件波司登牌的加厚长羽绒服。2003年春节,天气很冷,我穿着外甥买的这件羽绒服,围上一条大红的长围巾,到邻居家中拜年。邻居们都夸我的羽绒服质量好,我得意地向邻居夸耀:“这是在兰州读研的外甥买的。”邻居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外甥女也像哥哥一样宽厚善良,2005年她大学毕业后到攀枝花参加水利工程建设。年底放假回家时,她不怕劳累特地为我带了一箱特大芒果、青枣儿等南方水果。那一斤左右重的金黄色芒果,都是熟透了才摘下来的,吃起来特别的甜,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芒果。这次外甥女还带我到邯郸市最好的商场,给我买了一件时尚的纯毛毛衫和一件黑色的纯毛呢子大衣。外甥女刚参加工作,还没有多少积蓄,为我破费这么多钱,我心里呀也实在过意不去。再三阻挡,可她执意非买不可,盛情难却,我只能收下。
多年来,他们兄妹每逢从北京回来,都会为我带北京风味的食品,带衣服。他们为我买了棉服、毛衫、帽子、绒裤,从头到脚,无所不买,有时还给我钱。他们不仅关心我,还十分关心我的家人。为我老伴儿买羽绒服,买毛衫,买礼物。我儿子上学时,不仅为他买衣服,还经常邀请表弟到他就读的学校去开阔眼界。现在我有了孙子,他们家人又为我的孙子买衣服和玩具。
我出生于五十年代初,是吃糠咽菜,忍饥挨饿长大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观念在头脑里根深蒂固。长大后参加了工作,每月都有工资可领,但与生俱来的节俭习惯一直改不了,平时穿戴一直很朴素。我有时猜想,外甥和外甥女不会是看我生活简朴,误以为我困难就格外关爱我吧?于是我经常对他们说:“我什么也不缺,儿子、儿媳也很孝顺,你们不用老接济我。”他们兄妹回答我说:“姨,我们知道您不缺钱,也知道表弟两口子十分孝顺,我们给您买东西接济您是我们的心意,我们愿您生活更幸福一些,心中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让我激动不已,老泪纵横。其实,我与他们一家并无血缘关系,我与他们母亲只是四十多年前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我们一家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而外甥现在则是国家科研战线的专家,外甥女也是京城大型国企的高管,两家地位相差甚远。而他们却不忘旧交,一如既往地敬重我,关爱我和我的家人,他们这种宽厚的品质,除了源于良好的家教外,也源于良好的个人修养。
作者:袁祥贞,热爱生活,喜欢写作,在职时曾在几家刊物发表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