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爱上秦皇岛”专题连载(第9集):
《爱上秦皇岛》
(摘录第9篇)
名关之首 龙振山海
——山海关区
主播:牧 歌
山海关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五千年前,中国的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两千年前,秦始皇第四次东巡,在这里设下国门;六百多年前,明开国元勋徐达奉命在此建关设卫,在山海之间构筑雄关,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东与辽宁接壤,距历史上的盛京——沈阳400千米,西与海港区毗邻,距北京300千米,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
山海关区总面积193平方千米,下辖第一关、石河、孟姜3个镇和古城、西关、南关、路南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人口14万。山海关城市空间形态优美,层次感强,特色明显。地形呈阶梯状分布,东北高,西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中部为古城及道南新城区,南部滨海,城区西侧为山海关的母亲河——大石河,另有潮河及万里长城南北贯穿城中,空间轮廊富于变化,韵味十足。
山海关位于华北、东北和环渤海、京津冀四大区域交汇处,区位优越。山海关公路、铁路、水运等立体交通网络便捷,可进入性强。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穿境而过,京哈、京沈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新建动车所开通始发沈阳、上海等地的高铁动车及开往全国各大城市的旅游专列105组。引入京城水系海上巴士项目,打造自山海关到北戴河新区的旅游海上大通道,形成以景点观光为主题的海上观光游线路,开启了一种以动感海岸为主题的亲海旅游新模式。
山海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和日丽,秋高气爽,四季分明,宜人宜居。这里山环水绕,天蓝海碧,因山地植被和海洋气候的调节,城市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4000 - 7000个,是一般城市的10 - 20 倍,被誉为“天然氧吧”。作为中国三大名关之一、三大最具特色古城之一的“山海关”,自古便是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拥有长城最精粹的地段,堪称万里长城的缩影,被誉为 “天然的长城博物馆”。山海关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遗存厚重,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被授予“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大樱桃之乡”“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等多项国字号桂冠。
山海关风光绮丽迷人,名胜古迹荟萃。春看山野百花齐放,春意盎然;夏赏海岸沙软潮平,远离酷署;秋观湖畔红叶漫山,松涛阵阵;冬览长城银装素裹,安谧祥和。这里山、海、关、城、楼、湖、洞、庙种类齐全,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关、巨龙之首的老龙头、万古流芳的孟姜女庙、养生福地的长寿山、“北方桂林”的燕塞湖、鬼斧神工的悬阳洞、惊险刺激的乐岛海洋王国,绘就了一幅雄关扼险、长城览胜、海天相融的壮美奇观。
山海关拥有星级宾馆、疗养院、快捷宾馆、农家院、渔家院和特色民宿等高、中、低档住宿设施260余家,接待床位1.5万张,可作为出席大型会议的领导、嘉宾休闲体验的最佳场所。其中有海盛花园酒店、山海假日酒店等高档酒店,具有园林特色的望海度假村,以历代传统家具和驿站文化为特色的中国长城艺术酒店以及具有山海关古城特色的民宿。
山海关小吃种类繁多,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民俗美食。历史上有瑞德园、庆和居、三盛居、宝林园、壹人馆、三路居、四海春等餐饮老字号,现存的餐饮老字号有老二位、四条包子等。目前流传较盛的民间小吃有:桲椤叶饼、花生糕、回记糕点、浑锅、牛腱子火烧、鲜花饼、豆馅烧饼、艾糕、煎焖子、压饸饹等。丰富的旅游特色餐饮,通过舌尖上的感受,品味不一样的山海关。
雄关名中外,长城壮古今。山海关区委、区政府带领14万关城人民,以山一样的坚强意志、海一样的宽广胸怀、关一样的严谨作风,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快建设 “沿海强区、美丽关城”,山海关正以崭新的姿态奋勇前进,继续书写不朽的篇章!
城市之光书店推荐提供用书
朗诵:郑宝琴,网名永恒的微笑、牧歌。中共党员,秦皇岛市教科所退休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市教育学会、宏观教育科研和《秦皇岛市地方志》、《秦皇岛市教育志》、《秦皇岛教育》(季刊)编辑工作。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获奖,曾荣获河北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省市教育志编修先进工作者、省市学会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酷爱朗诵,在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佳组织者奖”、“最美诵读者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