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191)
顾炎武《山海关》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顾炎武《山海关》
芒芒碣石东,此关自天作。
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
东支限重门,幽州截垠堮。
前海弥灝溔,后岭横岞崿。
紫塞为周垣,苍山为锁钥。
缅思开创初,设险制东索。
中叶狃康娱,小有干王略。
抚顺矢初穿,广宁旗已落。
抱头化贞逃,束手廷弼却。
骎骎河以西,千里屯毡幕。
关外修八城,指麾烦内阁。
杨公筑二翼,东西立罗郭。
时称节镇雄,颇折氛祲恶。
神京既颠陨,国势靡所托。
启关元帅降,歃血名王诺。
自此来域中,土崩无斗格。
海燕春乳楼,塞鹰晓飞泊。
七庙竟为灰,六州难铸错。
【垠堮(yín è)】 边沿;边际。
【灝溔(hào yǎo)】水无涯际的样子。
【岞崿(zuò.è)】山深险的样子。
【狃(niǔ)】 因袭;拘泥。
【化贞】即王化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
【廷弼】 即熊廷弼,万历四十七年,以兵部右侍郎任辽东经略,在职年余,后金军不敢进攻。魏忠贤专权,他被排挤去职。天启元年辽阳、沈阳失守,再任经略,与王化贞不和。次年王化贞兵败溃退。他同退入关。后被魏忠贤冤杀。
【骎骎(qīn)】 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也形容事业等进展得很快。
【杨公】 即杨嗣昌,崇祯十年任兵部尚书。
【氛祲(fēn jìn)】 比喻战乱,叛乱。
【七庙】 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
【六州难铸错】系用典。比喻对失策的悔恨。
诗大意是:
在广大的碣石山以东,天成兴起这座雄关。
由明初大将徐达所筑。
京城东面大道重叠的关门险阻防守坚固,幽州截住危岩边际。
渤海浩浩荡荡、漫无际涯,角山群峰高峻横亘。
长城环绕,苍山像锁和钥匙,使之成为军事防守重地。
遥想开创之初,设置险要成为控制东面边患的一道绳索。
明朝中期正德至万历年间,皇帝沉湎于太平欢乐,不理朝政,以至于建州女真族兴起,与明廷分庭抗礼。
在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率兵攻占抚顺,守将李永芳投降。天启二年,广宁(今北镇)巡抚王化贞大言轻敌,广宁失守,六万明军覆灭。
王化贞败阵狂逃,熊廷弼同退入关。
马很快地跑向大凌河以西,明军放弃关外锦州等40余城,退守山海关。后金兵随之占领。
蓟辽督师孙承宗修筑宁远、大凌河等关外八城,他以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山海关。
巡抚杨嗣昌主持建筑山海关南翼城(今南营子)、北翼城(今北营子);管关主事王邦俊等建东罗城,巡抚朱国栋建西罗城(未竣工)。
当时山海关是雄关大镇,在很大程度上挫败了敌人入侵的凶恶气焰。
都城北京已经颠覆,国势没有所托。
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得到后金摄政王多尔衮封王的许诺,剃发降清,开城门献关。
于是出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此后长驱直入,入主中原;明朝在全国之内溃败不可收拾,没有抗拒阻遏。
清统治巩固了。
明王朝全化为灰烬。

这首诗共36句。前十句写山海关的始筑及险要的地理形势。中16句写明清之战及名将对山海关防务的经营。后十句写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及明亡后环境的悲凉。抒发了对守边名将的怀念之情,并对民族败类予以鞭挞。古雅平实、苍凉悲壮、慷慨生哀。

顾炎武生当乱世,诗歌创作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十分强烈,形成了沉郁刚健古朴的艺术风格和史诗特色。精神骨力,接近杜甫,成就很高。从这首《山海关》里,可见一斑。有感于此,得句如下:
如椽巨笔雄关咏,
沉郁苍凉意蕴浓。
锁钥洞开丢社稷,
甲申耻辱警钟鸣。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