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爱上广场舞——走近现代城“翩翩起舞”舞队
邓才升
壬寅夏秋很特别,高温持续之长久,乃六十多年之罕见。时令虽过中秋,天气依旧炙热,只是早晚已有些微凉。金鹰与现代城广场上,每晚来休闲和锻炼的人们越来越多,或遛弯,或散步,或下棋,或太极等,五花八门,难以列举。若论规模与影响,广场舞尤以“翩翩起舞”舞队为最。
一贯爱好运动的娇妻,就是“翩翩起舞”舞队的中心成员之一。自从妻子爱上了广场舞,已退休两年多的她,生活节奏似乎比上班时期,还要紧张忙碌,早起晚归奔赴俩舞场,却是雷打不动。
对于跳舞,大学期间的我,绝对算得上是个不折不扣的狂热者,正规舞厅,正值韶华,遥想当年几乎“舞”不缺席,“舞翻”校园。工作后,俗事缠身,浪漫殆尽,已多年忘了此等“雅兴”。重“返”舞“坛”,还要从半年前说起。那时我因“脚肿”疾病治疗近一月,天天囚困在家或医院,吃了不少苦头,为此我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痊愈后,我对健康有了深刻的思考。当然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我也知道自己的身体,遗传与底子是可以的,只是缺乏锻炼以至体重超标了,换言之都是肥胖惹的祸!好锻炼的妻子,借之大力开导,半拉半拽,把我“逼”上“运动”大军!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绝对不行,自己必须开始戒口与锻炼,必须坚决戒烟与运动。于是,我每天早晚,都花半小时到广场转圈,溜达,在减肥的同时,就想找个有欢声笑语的地方。而恰巧妻所在的“翩翩起舞”舞队,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外加妻之喜好,在锻炼与运动上,我很自然地选择了散步或广场舞。

据百度百科称,广场舞是人们普遍参与的健身舞,舞蹈元素多种多样,包括民族舞、现代舞、街舞、拉丁舞等等。广场舞起源于平民生活,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专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系统,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广场舞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民间艺术之花深根于民生广众之中,必将广泛传承久盛不衰,它更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项目,甚至可以说,广场舞的活跃高低,很大程度上可以窥见社区的完善度与民众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而我,历经三个月的“追随”广场舞,已深深地爱上了“翩翩起舞”。
毋庸讳言,广场舞之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是广场舞场地需较大,故舞者大多数在广场及居民区跳舞;二是由于广场舞节奏强,分贝大,音箱噪音很是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常常干扰居民日常生活,也给居民带来困扰;三是男女跳来扭去,把握不好度,容易整出一些“故事”。从辩证法角度看,广场舞的弊端性客观存在,但我在实践中,也发现有误解与偏差。广场舞是一种全民运动全身运动,由于是伴着音乐进行,故参与和锻炼的效果,远远高于跑步。长期坚持至少四大好处:一曰强筋健体,增强免疫力;二曰柔美体形,保持好身材;三曰愉悦身心,获得美享受;四曰扩充视野,提升高境界。

你瞧,每当华灯初上,附近的居民便从四面八方,三五成群结伴而来。女人们衣着光鲜艳丽风姿绰约,男士们穿戴整洁得体风度翩翩。早早到场的“翩翩起舞”舞队,音乐悠扬始起,整齐的队列开始有节奏地行进,大家婀娜多姿的身子也规律地转动,扬秀发于轻纱,折纤腰以微步,慢三快三交替,点四慢四轮番,只是歌声笑声相拥,微风微香撩人醉心。轻柔的月光或灯光下,有年逾花甲、精神健硕的老者,有穿戴时尚、朝气灵动的帅男靓女,有老成精炼、气质动人的白领。大家身随曲动,风度优雅,身姿美妙,款款而舞。一曲下来,你会感到浑身筋骨舒展,神清气爽。置身其间,俗世的繁杂和无奈,身心的疲惫与焦虑,好像都瞬间跑得无影无踪,你有的只是快乐和潇洒,兴奋与陶醉。

舞“休”间隙,远远的,我看到妻子所在的“翩翩起舞”舞队,队长漆文清正在讲解新舞,示范做着动作,舞友们跟着专心比划。舞队这些年,队员的挑选与组建,沟通与协调,音响等工具来来回回的摆放与充电,搬运与应用,事无巨细日复一日,风雨无阻难能可贵。尤其是漆队长,每一个新舞,得先自己反复揣摩苦练学会了,然后再姐妹间磨合十遍八遍,直至自己满意为止。“翩翩起舞”的大姐大妈们,为了共同的爱好,大家走到一起,不计付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偿劳动,温馨和谐,暖暖感动。
漆文清,瘦小超劲足,外号“舞疯子”。与她结识,纯属偶然,缘于十几年前一次广场舞。因妻常参加“广场舞”活动,加之我们家都在同一小区的前后屋缘故,初识时彼此间拉近了距离,后与妻成了好友。
随着时间推移,广场舞日益增多,漆文清及妻姐妹们的活动愈练愈精,曾引起过在当地居委会供职领导的关注,建议她们组建“舞队”,以此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经酝酿与报批,取名“翩翩起舞”舞队,并建群建制。其宗旨,对于业余爱好团队之推广发展,颇有启示:给广场舞爱好者提供一个缓解疲乏、保持活力、减脂瘦身、高雅气质的平台;其精神为:修身养德,修心养性,放飞梦想,超越自我。
知行合一的漆文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来,她的“翩翩起舞”队伍越来越壮大,从开始的几个人到目前的五六十人。舞队之所以如火如荼,还得益于她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漆文清退休前,在芦溪县各地近10个幼儿园担任过音乐老师多年,这些经历,无疑为其顺利进入广场舞行列垫定了良好基础。熟悉她的舞友评价说:“‘翩翩起舞’舞队的姐妹们都很棒!团队氛围浓厚,令人向往;团结友爱,温馨和谐!”
“翩翩起舞”舞队曾率团,为当地居委会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献舞”助阵,反响非常好。一次交谈中,我欲探究舞队佳绩和效果之原因,“翩翩起舞”舞队的姐妹们道出了真经:“漆文清不嫌累苦,狂热执着,乐于助人,甘为人梯。”
疫情三年间,生活影响大。日前的教师中秋双节同至,节前傍晚,漆文清带着口罩,还在坚持播放广场舞音乐,舞间,她用一只“小蜜蜂”大声宣布:“姐妹们,过节放假休息一天,十六日早晨六点正式开始,祝愿各位中秋阖家幸福,节日快乐!”时日我破天荒起了大清早来到广场,果然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天刚蒙蒙亮的大清早,小区广场人迹罕见,只见漆文清习惯性地安放着舞具音响,真的做好了一切准备,一如既往接上了电源。
“翩翩起舞”舞队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到如今的声名鹊起,着实不易。面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好前景,“舞疯子”漆文清说:翩翩爱上广场舞,今生今世不虚度!

作者邓才升,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江西芦溪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著书法专著《硬笔书法教程》、诗词集《情落人间》《煮诗蒸词》、散文集《拨响尘封的心弦》。
编辑:一帘幽梦
吴丛军,网名一帘幽梦,医务工作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萍乡辞赋学会副会长兼诗词主编,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楹联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爱好文学,有散文和诗作见于《长江诗歌报》《中华辞赋》《河南科技报·百花苑栏》 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学习网》《世界名人会》《丝路诗刊》《北京头条》《慈善中国书画院网》《中华时报》《上海文艺网》《江西新闻网》《萍乡日报》《中华诗词学会女子工作委员会》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等级奖。获第九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大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有古体诗入选《世界汉语文学大观》及美国2020年《六月荷诗历》诗集书中。

